分享

【戏曲文化】唱要像说 说要像唱

 yuanwoo 2017-08-17

传播:京剧知识 | 京剧曲谱 | 京剧唱段 | 京剧全剧

  大师的相继离世或息影养老,无疑同时使得前辈们与身俱在的舞台规范、代代遵循的尺度传统,亦和今人渐行渐远,才导致妄自尊大、良莠不分之乱象出现。尤其菊坛不知何时起风行演唱会,演员身着西服旗袍、手持话筒上场,欲与乐坛的独唱音乐会形式比肩,即便演戏,人人怀揣一个“小蜜蜂”无线扩音器,有时声响如雷,举座纷纷掩耳,此景象在四大名旦、马谭张裘鼎盛时期,是从未有过,难怪有的青年演员靠“小蜜蜂”可以少练功偷着乐,就是偶患感冒演出也能混过关,而在一些年轻观众的认识中,会产生“有一付好嗓子就可以唱京剧”的无形误区。有一回某名角台上正唱到一半,无线音响控制系统遇突然故障,该名角声音真如同蜜蜂一般轻微,全然露了馅,说明演员离开电声寸步难行陷入的窘境。京剧的移步又换形之势,难道不是和梅兰芳先生的主张在背道而驰吗?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四功”,又有“千斤说白四两唱”之说,人们一般总认同张君秋的唱是旦行中的一绝,其实他的念白也有独到魅力。粗听他的《诗文会》《西厢记》《银屏公主》等,人物丰富的音乐形象,变化不定的长短板式和摇曳多姿的旋律线条,似有将旦行声腔朝盖过歌剧之势方向引领,原以为梅兰芳先生的念白与唱腔均字字如玑、声声悦耳,可算首屈一指。后读有关艺术记录文字,知梅先生晚年特地嘱咐葆玖,“要注意多听君秋的唱念”,吸取他新创造新突破的成功经验。大师的视野开阔、感觉敏锐,彼此心有灵犀惺惺相惜,确非常人可比。

  尤其在张先生编创的新戏中,可以听到大段的唱与念,是根据角色情绪、剧情发展,互相夹杂交替着进行(举例《诗文会》中西皮唱腔里,居然还有自然地轻声莞尔一笑,巧如点睛之笔),这一特点保存与发展了民族戏曲唱腔固有的抒情与叙事兼长的功能优势,区别于欧洲古典歌剧中咏叹调和宣叙调明显分开的特点,强调以塑造人物第一而调动唱念等所有外在艺术手段,由于内容决定了形式,才使得每一个人物形象,俱能真切生动,感人至深。

  有机会分别与京剧张派名家老师交谈中,她们都提到跟君秋老师学戏时,他反复告诫学生,越是有条好嗓子,越要善于巧用,能够经久不疲。“会唱”的意思,指除了游刃有余地用对气、找准共鸣腔,还要将唱与念白很自然地融合一体,始终保持娓娓道来般的松弛自如,主张“唱要像说,说要像唱”,笔者理解,眼下听有人的唱,貌似很“艺术化”,待到念白时,(在不带上口的韵白)说普通话又很突兀地“生活化”,这就教人觉得乏味扫兴,究其原因“小蜜蜂”的搅局才真误了大事。

  真想对那些声嘶力竭、让人手捏把汗的京剧“歌唱家”说一句:唱要像说,千万不要吼哦……


京剧爱好者的精神家园!为京剧爱好者提供最全的京剧名段、京剧教学、京剧视频、京剧音频、京剧伴奏、京剧曲谱、戏曲、脸谱等信息,让我们一起弘扬国粹振兴京剧,为京剧爱好者及戏迷票友之间的学习交流搭建更好的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