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道德经》的“无为”智慧之我见

 入出有致 2017-08-17

【原作者】:张俊
【编者按:作者从“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一句出发,既分析了《道德经》的写作手法又阐述了《道德经》的核心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在对“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文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演绎并与自己的切身经历和社会现实相联系。发之于微,见之于大,虽部分观点还需商榷,但不失为读书佳作。】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产生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共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本文所要论述的主题是“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语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为了使得本文的论证充分而有说服力,笔者将在下文中从以下几点对文题进行展开,浅谈自己学习《道德经》过程中的心得。
一、《道德经》的表达技巧和文法介绍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要准确理解道德经中的思想和内涵,有必要对道德经的文体结构和写作章法进行研究。由于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春秋时期,这与形成于周朝,诞生于春秋的文学著作《诗经》的历史时代不谋而合,故而,在表达技巧上,老子亦同诗经中一样,采用了大量的赋比兴等修辞手法。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得赋比兴,他就不可能客观地去理解《道德经》。
在《道德经》中,当老子以递进的方式表达思想时,由于没有使用明显代表递进的字词,人们便不知道这是“赋”,故而把一段完整的话割裂开来,予以互不关联的解释。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很多章节的表述中都用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没有领会到这种意思上的递进关系,便容易对《道德经》所表达的思想产生误解。
当老子在《道德经》中以比喻的方式表达思想时,由于没有使用代表比喻的字眼,人们便不知道这是“比”的修辞手法,其实是意在言外,他们便容易望文生义地把“言”当作“意”来理解。例如,《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大曰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逝,逝曰远,远曰反。”在解释“道”的“大”时,运用的是比喻,好比一个人离开起点向前走去,这叫“逝”;走的看不见了,这叫“远”;忽然又回到了起点,这叫“反”;意思是走完了一个圆圈。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大”是包容一切的大,也就是最大,即他所说的道包容天地万物。可是,通常的解释,说“逝”就是运动,“远”就是广大,“反”就是循环,这样,“大”的含义就被掩盖了。
当老子以衬托的方式表达其思想时,由于没有使用明显代表衬托的字眼,人们不知道此处使用的是“兴”的修辞手法,便把“起兴”之物与所要兴起的“主题”相混同,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攻击老子讲话不科学,缺乏逻辑,与现代人的生活生活经验以及科学公理相抵对。这种错误的解读思路所得出的结论为他们提供了责难先贤的口实。殊不知,这种境况的出现,不是因为经典中出现了谬误,而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掌握研究这些文化的要领所致。
此外,很大程度上还因为人们不熟悉老子所处的时代,不熟悉那个时代的语言习惯与表达方式。在老子所处的时代,他无疑是知晓《诗经》抑或是相类似的诗文典籍的,耳濡目染于这种文化氛围之中,久而久之,他的语言中总是蕴含着诗的韵味,他的表达中总是隐藏着诗的模式。因此,要准确理解老子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十分有必要去了解诗歌中的赋比兴的修辞手法。在此基础之上,对《道德经》中的每一章进行准确分段,明了其结构,据此去理解每一章的内容。这样才可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状态,“拨开云雾见青天”,正确解读《道德经》,领略先哲的伟大智慧,并且在此基础上运用其理论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指导!
二、对“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原文的解释
(一)“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取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内容如下,按照本章的意思表达,对其作如下结构划分: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3、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5、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二)对上文的解释:
1、最有德的人并不自恃有德,往往不表现出有德行,这才是真正有德行;最没有德行的人,往往刻意求德,总是要表现出有德行,这才是没有德行的表现,所以还没有达到有德的境界。
2、崇尚道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无为而无以为”。他并没有用道德来对待别人,也没有这样做的动机和理由。他对别人有恩德,但是别人表面上却看不到对其有恩德,骨子里,他给予别人恩德是不求回报的。
崇尚仁爱的人,“为之而无以为”。他是有所为的,他用仁慈来对待别人,对他人施以恩惠。但同时,他又是无以为的,他这样做完全是发自内心而出于无意,是不求别人回报的。
崇尚忠义和信义的人,“为之而有以为”,有所作为而出于有意,用忠信来对待别人,是希望别人会回报他的忠心耿耿,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报酬”。
崇尚礼仪的人,“为之而莫之应也”,故而在他的言行举止中,他为了得到别人的回报而表现出彬彬有礼,他用礼仪来对待别人却没有人来回应他。这样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他之所以“为之”,是希望别人回报,一旦别人没有回报,他便会对抗他们,扬着胳膊使人强从。
3、所以,丧失了道德,人们就会很崇尚道德,十分怀念道德。达不到有道德的境界,人们便会退而求其次,追求仁爱。达不到仁爱的层次时,人们就又会退而追求忠义。然而,还是达不到忠义的话,人们最后就又会退而追求礼仪。
4、礼,标志着忠信的不足,而祸乱的开端。预设的种种规范,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老子在这里所讲的礼仪,是指社会已经没有了忠义和信义了,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内在的仁义,而只有表面的礼仪,那么,社会离动乱也就不远了。“我”(指代老子)在前面所说的和所记载下来的(即有关仁义的观点),如果一个社会只知道崇尚这些仁义,那么它离道德就会越来越远了。一言以蔽之,老子在此处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德行越低,其危害性就越大。
5、因此,大丈夫要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浇薄;存心笃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薄华而采取厚实。意即告诫君主,真正想把天下治理好的君主,要努力使自己处在德的境界,而不处在仁、义、礼的境界,故应该去仁义礼而取道德。在这里,老子并不是绝对地反对仁义礼,而是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德”,贤明的君主所要做的便是竭力立身修德。
三、对“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实证演绎
(一)《道德经》的核心理念和哲学基础
《道德经》既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又是道家和道教的传世经典。在全书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道”的思想,老子以“道”作为全书的哲学基础,在第二十五章中,老子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的就是人要效法大地,要效法天,要效法地.然而,最重要的,还是要效法自然,也就是要保持本性和自己原来的样子,做到本自其然.因为,道是无所效法的,故而效法的只有自己本来的样子.
老子认为,道不仅为天地万物制定法则,而且是对天地万物有恩德的,它是不求回报的.因此,最高的德行便是'道',就应该做到”无为而无以为”.老子所说的道是形而上的实存之道,并且结合人生方面立论,既体现了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又体现了对现实政治和人生的关怀.因此,形而上的道如果不与人生发生关联,那么它只不过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当它向下落实到经验界时,就对人产生重大的意义.这层意义上的道——即作为人生指标的道,它所呈现的是“自然无为”、“虚静”、“柔弱”等特性,这些特性可以说是为了迎合人生和政治的需求而立说的。
基于此,《道德经》的核心理念便是“自然无为”。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状去发展,不必掺杂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因而,当人们运用《道德经》的思想去为人处世的时候,就应该做到“无为”,对人对事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也就是要求人们不要去不必要的作为,甚至强作妄为。老子一直在强调无为的思想,主张“道法自然”,是说“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的其他原因。老子所认为的“自然”并不是一种具体存在的东西,他实则用此来形容“自己如此”,“本自其然”的一种状态。
《道德经》是一部讲述治国之道的智慧大书,它的受众十分具有针对性,主要是君主和统治者。道德经中所阐述的“无为”思想也是对君主或统治者提出的要求。君主治国应该讲求“无为”的智慧,应该努力去做到“无为”,追求“道”的境界,成为有德之君。在处理国家大事和对待百姓的问题上,要以“无为而无以为”为最高追求。并不是要求君主事事无为,该有所作为的时候还是要积极作为,只不过应该掌握适当的“度”,要有“无为”的理念常常萦绕于耳。
此外,由于君主和统治者具有最大的权威,他们往往是最高权力的掌握者。如果他们独断专横,对自己毫无约束,常常任由自己的意志去“作为”,肆无忌惮地追求和满足自己的“欲望”。也许其动机和初衷是善意的,是好的,但结果也难免会事与愿违,给老百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给自己惹来祸端。所以,有德之君常常会给老百姓施以恩惠,同时也会鞭策和反思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必要的约束。他施舍恩惠,发挥自己的治国才能,使国家更富强,人民生活更美好。但这一切都是“润物细无声”的,老百姓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身生活的改善,并不知晓这是国君施舍的。在老百姓的骨子里,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作为一个有德之君所应该做的,是他履行职责的必然结果,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绝无所谓感恩戴德之义。而以此反观君主,他亦是如此认为,他之所以做这些事,是自己身处其位的一种理所当然的“本分”,他为民施予恩德,是不求百姓回报的,绝不存在任何要求他人回报的动机。
当然,作为一部道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和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法”的典型代表,老子的思想是普世性的,并不仅仅囿于君主和统治者。普通的平民百姓亦能通过对道德经的学习和理解,更好地去为人处世,明白了道德经的“无为”思想,就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去理顺自己的人际关系,梳理自己的学习生活,对国家大事和社会政策保持清醒的认识,不为他人的思想所左右和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这便是道德经的“无为”理念对其受众——君主和统治者的要求,君主应该修身养德,体恤万民。所作所为应该“无为而无以为”,以道为最高追求,追求最高层次的道德。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对道德经的“无为”理念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解,对道德经的哲学基础“道”进行更好的逻辑演绎,藉此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二)对“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实证演绎
理解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下一步要求便是结合古今中外的案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对这些现实素材的反洗,从而加深对“无为”思想的理解。如不能如此,学习道德经也就没有多大现实意义了。对于道德经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认知,而没有以此来分析和指导实践,那么道德经的也就被束之高阁了。缘于此,笔者将在下文中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几个案例的简要分析,浅谈自己对“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理解:
春秋时期,晋文公有一次外出打猎,追逐野兽到了砀地,在一片很大的沼泽地中迷失而找不到出路。碰巧这时,在沼泽地中有一个打渔的人。晋文公便对他说:“我是你的国君啊,出去的路怎么走啊?你给予我帮助,我将给你很丰厚的赏赐。”渔者回答道:“我愿意为你做出贡献”。晋文公对他说“我走出这片沼泽地之后就会兑现诺言。”渔者于是就把文公一行送出了沼泽地。
出了沼泽地之后,文公便问道:“现在您想教导寡人的是什么道理啊?我愿意听取。”渔者说:“鸿鹄在河海之地得以保全性命,如果它对此有所厌倦而迁徙到小泽,就很有可能受到矰丸的攻击而又性命之忧。鼋鼍在深渊中得以自在生活,如果对此厌倦而来到浅水之地,就会因为可能被钓射而受到伤害。现在您作为君王,追逐野兽到了砀地。竟然到了这么小的一个地方,是不是出来得太远了?”文公说:“善哉。”吩咐随从记下渔者的名字。渔者说:“国君您因为什么要记下我的名字呢?您作为国君,敬奉天地和社稷,保护好国土,对百姓施以慈爱,减轻租税和赋敛,我也会因此而受到恩惠。如果您作为国君,没有做到这些,不尊奉上天,勤侍大地,没有使国土牢固,在外对诸侯们失礼,在国内违背民心,一个国家就会败亡,到那时,我这个打渔的人即便是有很丰厚的赏赐,恐怕也很难保全呀。”于是他便坚决推辞掉了国君的赏赐。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作为统治者和国君,以及身处领导岗位上的人,应该洁身自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应在自己所应该在的领域,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思考问题。而不应该过多地去侵夺老百姓的“地方”,这样的“作为”太多了的话,不仅会使自己受到伤害,甚至性命不保,更有甚者,百姓也会受到侵害。所以,有德之君应该“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以“道德”要求自己,不要过分去作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够了。
还有一个例子,讲的是春秋时期,在楚国和梁国的边境交界之地,两国士兵都种瓜以补养军需。楚国士兵瓜种得不好,就常常去偷梁国士兵种的瓜,并毁坏了梁国的瓜苗。后来,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个情况,他们于是就每晚深夜悄悄潜进楚国的瓜地,对瓜苗进行灌溉。楚国士兵白天查看瓜地,就又灌溉了一次,楚国的瓜长得越来越好,楚国士兵觉得这件事很奇怪便开始着手调查,发现了这些都是梁国的士兵悄悄做的,楚令听说了这个情况十分高兴,把详细情况报告给了楚王。楚王听说后,感到十分惭愧,明白了梁国士兵这么做的意思。便对官吏们说:“骚扰瓜地的行为,难道就没有其他的罪状可言吗?这是梁国士兵暗地里在忍让啊。”于是就让使者带着贵重的礼物去酬谢梁王,楚王此后常常称赞梁王为人讲信义。因此,梁楚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便由这件事而发端开来。
由上例可知,治国和执掌政权的人在处理对外事务和他人关系上,要做到对他人施以恩德同时又不至于招致对方的反感和误解,最重要的方法便是施恩于无形,并且把这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不要过分去炫耀。简言之,就是动机要单纯,行动要合理适当,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以无为之心而为之”的所作所为在他人看来,表面上施恩者考虑到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面,虽然施给了自己恩惠,却不过分张扬,他的行为甚至在别人看来都不曾发生过,这样做才会得到受予恩惠的人真正的感激。这便是“上徳无为而无以为”所要讲述的道理。
时至今日,这样的例子亦不鲜见。在法国、西班牙、巴西和西方其他国家盛行狂欢节,这一天人们完全打乱日常像机械一样的生活秩序,把长期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撕下一本正经的假面孔,使大家暂时恢复本来面目。这时,人们说话可以不讲礼貌,行为也允许有失体统,尽情尽兴地狂欢,像发了疯似地放纵。虽然,巴西等国家每年狂欢节总要死几百人,但是政府和人民宁可死上几百人也要保留这个节日,如果一年到头不狂欢一下,那可能大家真的就要憋得发狂了。
试想一下,在常人看来,像狂欢节这样的节日,虽然带给了人们巨大的欢乐,但同时也须付出每年几百条人命为代价。在个人快乐和人的生命两者之间比较,生命的可贵自不待言。以牺牲每年数百条人命换来的短暂欢愉未免显得太过血腥了,是不可取的。然而,这些国家的政府却没有这样想,虽然每年会有不少人为了这个节日而丧生,他们也没有采取措施禁止这项节日的开展。如果我们运用道德经的“无为”理念对此予以分析,很容易看出其中的端倪。虽然这个节日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成了盛大喜庆中的不和谐因素,但是,这项节日的开展自有其有益之处。在节日其间,人们尽情狂欢,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得到最大释放,本性得到有力张扬。同时,长期以来,庆祝这项节日已经成了一种人所共知的惯例,很多传统文化也因而通过狂欢节得到传承和发扬。如果政府采取严厉措施禁止这项节日的开展,不仅会招致老百姓的强烈反对,导致人们心中沉疴已久的压力没有合理的方式得到释放,就会转而采取非理性的方式进行发泄,到那时,国家所面临的损失就远远不止死上几百号人那么简单了。此外,依托这个节日流传已久的传统文化也会因为节日被取缔而湮没。
总而言之,这样一来,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将会是更加混乱的社会秩序,精神的迷失和传统文化的消灭等等,合计起来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明白个中缘由的政府所要做的就是顺任这个节日的自然发展,做到“无为而无以为”,不要过分地去干预,只需在节日期间进行必要的治安管理,为节日提供稳定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即可。诚如此,政府的所作所为就真的合乎于“道”了,百姓将会生活在更加和谐的社会中,他们的幸福指数必然会得到巨大攀升。
国外如此,当今中国社会也很容易找到这样的例子。目前,在中国频频出现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的地位。从最初的地沟油问题到2009年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添加问题,直到目前的双汇瘦肉精事件,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问题着实让大家揪心!人们不免感到困惑:“中国目前的哪些食品是安全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政府也加大了打击力度。除了罚款,摘牌之外,还追究主要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人员的法律责任,其打击力度之大和惩办此类案件的决心之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然而,劣质食品和违法生产致害食品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为什么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如此低效呢?这值得我们反思。然而,我们若明白了道德经的“无为”思想,便不难对此作出这样的理解。政府表面上的确采取了大量的政策措施打击违法食品生产行为,这无疑体现了政府对此事的重视和对公共食品安全的关注。然而,真正有效的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却是应该防范于未然,在食品问题还没有发生之时就采取措施大力加强监管。而等到问题严重的时候才想到要严厉打击,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因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管好食品领域,本来就是政府的职责,政府理所当然地要采取措施去治理好这些问题,而不能把对待此事当做是一种爱民形象工程,期待以此作为就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和颂扬。
分析了上述案例,本人对于《道德经》的“无为”已然做了简要的实证分析。然而,要是道德经在本章的观点得到更好的阐发,还有必要结合笔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此进行逻辑推演。反观我自己,在十几年的岁月里,我所经历的事件可谓多矣!从小到大,在传统的道德熏陶下,我便懂得了做人要诚实守信,要助人为乐,待人处事要施之以礼。然而,我的动机固然单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受过我帮助的人不仅没有怎么感谢我,认可我。反而,戏谑我,挖苦我,乃至把我描述成一个“心胸逼仄,为人精于算计的小人”,人际关系惨淡足可知矣。
然而,通过对道德经中本章相关义理的研读,我豁然开朗,明白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和“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道理,这大概可以对自己这么多年来所作所为常常事与愿违的“可悲遭遇”作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在以往的实践中,我对他人的关怀和给予的帮助,往往是有形的,常常忍不住人前人后自夸,虽然没有希望他人一定要回报的动机,但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由于没有考虑到他人的自尊和面子等感受,往往在谈吐间伤人于无形。因而,即便是我对别人施予了莫大的帮助,也很难唤起他人的感激之情。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之前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这可算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吧!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处境而不能真实地表现自我。见到了势利小人,很少有人公开表示轻蔑,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得面带微笑地去和他应付敷衍;许多公事实在令人生厌,但谁也不会拂袖而去,还得耐着性子把它干完;自己平时有了沮丧失望的情绪,很少在脸上表露出来,在人前人后还总要装出一副自信抖擞的样子;当自己在学习和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更不敢在脸上露出兴奋得意的神气,否则必然会招来“翘尾巴”的指责;即使是在自己的至亲面前,也免不了说违心的话,表违心的态,干违心的事。这个世界上已经很难见到真实的面孔了,人们露出来的大多都是伪装后的虚假的“德”。因此,我们更要去发掘诸如道德经等古代经典中的哲理,领略先哲为人处事的智慧。通过对本章道理的演绎,我们务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有德不是装出来的,是一种真正内心的体现,真正的有德之人绝不会矫揉造作的表现什么。作为莘莘学子,我们更应向“德”看齐,经常用“道”来鞭策和勉励自己,把“无为而无以为”始终作为一种价值追求,竭力去践行!
四、尾论
在这一章里面,老子提出了“德”的概念,并辅之以“道”作为“德”的最高要求。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的体现,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是不可分离的,真正的“德”无疑该是“道”的体现,老子所说的道在我看来就是“无为”。同时,老子对德做出了划分,“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的。“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对于君主而言,则体现在他处理日常政务的一言一行里。“道”是客观规律,“德”对于君主的要求便是按照客观规律的“道”活动,把“道”运用到治理国家的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自己修身养“德”。
老子向我们揭示了“德”与“无德”的概念,指出有德者,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一切顺其自然;反之无德者,从来都不放弃追求形式上的“德”,希望人为地加以施为。因此,我们从中可以明白这样的道理,“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具有高尚德性的人,心中根本就没有有德和无德的概念,也从来不去追求表面上的“德”。因为“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大道是无声无名的,而以“道”为最高追求的“上德”也同样应该是无声无名的。有德之人,其所作所为,一切都是自然而为,没有丝毫的做作。现实生活中,有德之人的行为举止所表示的意思就像一些真正有钱的人所展示给我们的道理一样。像比尔·盖茨和李嘉诚等富可敌国的豪富们,钱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数字的积累,所以他们不用采取任何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富有,而别人都知道他们很有钱。反之,不具备高尚德性的人,就会不断地去刻意修饰,以各种方式来告诉人们他是有德之人,但往往适得其反,招致人们的厌恶。就像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一样,丑恶的嘴脸总是要暴露的,再怎么乔装打扮也不会变得美丽,反而会因为过多地“妄为”而迷失自己的本性。因此,老子在这一章里,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深刻且不容回避的问题,那就是作为君主和统治者,抑或是我们这些普通的平民百姓,在人生中该怎么做人,该如何自处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即是“有心为善,虽善而不赏;无心为恶,虽恶而不罚。”
如今,道德经已经传遍大街小巷,台湾歌手吴克群有过一首歌《老子说》,在各种影视作品中也常常援引《道德经》中的文句以粉饰门面,真正明白《道德经》的人又有几个呢?对于《道德经》的研究亦应在原有误解的基础之上有所突破,结合《道德经》的文句章法等写作手法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去解析《道德经》,这样才能对其哲学本体和核心理念进行准确把握,知晓孰为《道德经》的受众。
当然,《道德经》的智慧远远不是仅靠通过上面几个案例的实证分析就能全然明了的。笔者在这里也只是开了一道口子,对于《道德经》“无为”思想所昭示的微言大义仅仅是冰山一角罢了。
最后,我想对《道德经》做这样的描述:有一种声音,划过时空的隔绝,流传至今而历久弥香;有一种义理,震撼寰宇,传递着无为的处世哲学何其微言大义;有一个名字,透露着跨时代的普世关怀,名之曰《道德经》并传递着先贤的智慧······
愿《道德经》春风化雨,开众生之心智,给予你我以智慧的启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