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老齐2005 2017-08-18


一键式做面包很方便,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忽略了做面包的基本知识,对面团状态不了解,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下面就用图文的形式,简单说一下我们做普通甜面包和吐司,面团需要达到的一个状态。

揉面的时间会因为气温、湿度和酵母种类(普通酵母,速发酵母,耐高糖酵母,添加改良剂酵母,天然酵母)产生变化,因此揉面时间,只能作为参考。面团的状态才是不会骗人的。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揉面

除黄油外,加入材料进行搅拌。(面团温度控制在26.5度为宜,夏天宜用冰水,冰蛋,冰奶)

1.最佳顺序是先液体,后粉类,这样比较不容易有死角。

2.酵母和糖,盐要分开放,不要接触,避免让酵母失效。(如果是立刻进行搅拌的话,就无需担心,混合也是没问题的)

3.面团搅拌至成团,筋度出现,表面光滑,即可加入黄油。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4.用手检查,发现筋膜出现,但容易破裂。这个就是需要加入黄油的状态。揉面到这个状态,我们可以有两种方法处理面团,直接法中种法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直接法:加入黄油继续揉面至起膜(下图)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中种法:发酵至2-2.5倍大后,加入黄油揉面至起膜(下图)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5.启动揉面程序, 等软化的黄油慢慢吸收至面团后,面团就会变得光滑。不粘手。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6.用手检视面团,发现面团面筋具有延展性,可以拉出透明的薄膜,这个状态的面团可以做小面包和一般的软式面包。继续揉面,面团更加光滑,可以拉出大片薄膜。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7.破口光滑,圆润。这样的状态适合做体积大的吐司。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8.可以轻易拉出手套膜,不容易破裂,这就是做吐司最佳的面团状态。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Tip1. 揉好面团温度最好控制在26.5度左右。比体温低哟,感觉是冰冰凉的。

Tip2. 不能拼命揉,需要及时检查面团的筋度,夏天揉面的时间需要注意把握,揉面过渡的面团,是会断筋的,断筋的面团粘手,烂泥状,难以整形成品没有弹性,长不高,组织粗散。

Tip3. 温度不一样,揉面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经验的烘焙者,基本上查看一眼就能清楚面团的状态了,无需拉膜。

注意:若使用100%中种法,可进入步骤三 ,直接整形,不需要再进行基础发酵。

基础发酵

发酵最重要的因素是温度。低温慢,高温快。懂得原理,发酵时间更容易把握。

5-10 度 ------- 超慢速发酵

15.5-21 度 ------- 慢速发酵

26.5 度 -------- 正常发酵

32-38 度 -------- 快速发酵

59 度 ------- 酵母活性失效

9.搅拌好的面团,滚圆,放温暖湿润的地方进行发酵,注意保湿,可覆盖保鲜膜。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10.发酵至2-2.5倍大。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11.手指粘面粉,戳洞不缩小,不塌陷。发酵好的面团,光滑有弹性。

(洞口缩小 ---- 发酵不到位;面团塌陷 ---- 发酵过渡)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分割,排气,松弛,整形

有助面包组织均匀,好看,拉丝。

12.排气使用排气擀面杖会效果更理想,把发酵的气体全部排出,避免面包出现大洞口。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以下是各种整形,各位按照自己想要的效果进行。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最后发酵

成型之后的面团,还要进入最后发酵至2-2.5倍大,才能进入烘烤。

13.很多人说自己做的面包像石头一样硬,或者说不够松软,除了揉面搅拌不到位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最后发酵不到位。没有发酵至理想的大小(比整形后大2-2.5倍),就进入烤箱烘烤,造成发酵不足,影响了成品的外观和口感。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为什么你做面包总是失败,你真的会看面团状态吗?

烘烤

面包烘烤温度,一般在180-200度之间。时间长短根据面包的体积来计算。

环境会对做面包产生影响,温度和湿度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同样的配方,冬天做和夏天做,成品会有很大的出入。

揉面和发酵,方子上给出的参考时间,说明不了很多问题,还要结合状态,才能更加具体和清晰。

学会看面团,懂得做面包各个阶段的状态,也是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会的关键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