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我们为何如此多“焦”

 太阳出来晒被子 2017-08-19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网络

1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

算一下,你这个暑假给娃花了多少钱?

 

前段时间,朋友给我发了一篇文章《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他说想听听我的看法。

 

当时我看文章的时候,刚刚给儿子讲完诗经的一个小篇。

恰逢周三,是我俩约定读点古书国学的日子。

整个暑假,我们就是在家里和周边转转。

在家里读书玩耍,准备9月入学去读幼儿园。

 

看完文章后,心里是五味杂陈。

特别是广州一位企业高管妈妈晒出了自己在女儿暑假的支出账单:

 一趟美国行,10天20000元

暑假需请阿姨照顾,5000元

钢琴考级,每周2节钢琴课,2000元

游泳班,2000元

英语、奥数、作文培训,6000元

以上几项开支总计35000元。

 

相比之下,儿子太省钱了。

没有报任何一家培训,也没有请人照顾。

没有花大价钱去游学、夏令营啥的。

 

有时一比,我也有一点点“心焦”

我现在没这样做,那我将来会不会这样做?

这样做对吗?到底该怎么做?

 

还记得我的一个朋友,他儿子出生后,说坚决不让孩子去参加早教班,也不期望孩子能考第一啥的,只希望陪伴孩子快乐地成长。

但是,他有一天碰到我说,“我家亮亮去报了一个早教,感觉不错,你也去看下么?这几天打折”

我当时一惊,“你不是不报这个么,怎么?”

“没办法,我们办公室四五个同事,都劝我去,甚至我手下的几个业务员都给儿子报了。”

“都说些什么呢?”

你现在不给孩子好好培养培养,小学跟不上。”

“孩子是要快乐,但是不多学点东西,上学了还是要吃苦呀”

“孩子的教育是最值得花钱的,不给孩子花钱给谁花钱啊,不能小气。”


每天被狂轰滥炸之后,他还是去给孩子报了。

他说不报会让人觉得自己小气。不管自己怎么说,别人都觉得是舍不得花钱,好像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一样。

 

在整个父母圈都被焦虑占领了的情形下。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父母有多少?

又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和强大的内心呐!


2



看到上面这个账单,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很多普通家庭的年收入也不过六七万。

花费一半在学习上都不现实,何况只是一个暑假。

 

所以,这里面也有教育炫富和攀比的影子。

这种心态是比焦虑还要可怕的。

 

我们会看到一个又一个疯狂的夏令营计划和游学计划。

之前有一个公司找我,说计划招募夏令营活动。

一个孩子一个星期收费是8888,还不包括去那边的一些附加费用。

算下来就是一个星期1万出头。

如今看来还是便宜的。

 

而且现状是,不仅仅有钱人才这样花钱。

焦虑的普通父母更多。

有一个小学同学前段时间在群内给我们算了一个帐,说他在外边工地做事,就是租住在工地附近的城中村。

很多都是一些准备拆除的房子。

生活的质量极差,就为了每个月能省一点钱。

可是暑假来了。

周围好几个家庭都花了不少钱去给孩子报好几个培训和游泳班。

有一个游泳班8天是2000元。

而附近一个家庭房租是每月600,两室一厅。

这样的房租在一个省会城市,就算是城中村,也是非常简陋的。

 

但他们就是每个假期都义无反顾地把钱花出去。

一家人就是过的再苦,也一定不能苦孩子。

再不花钱,也要给孩子的教育花钱。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是一条好的出路。

给孩子的教育进行投资是对的。

 

只是要防止自己迷失了方向。

很多人不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而花钱。

而是为自己的焦虑和盲目跟风买单。


3



记得一本书中有一句话“我们当前的教育过于急切地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希望‘立竿见影’,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少闲心。”

 

焦虑,已经成为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

而焦虑产生的根源是父母自己“内心缺乏安全感”以及“攀比心理”作怪。

 

已经出人头地的父母,期待孩子能够稳住自己的社会地位,甚至能比自己更好,所以焦虑。

而没有混出来的父母,期待孩子能混出来就好,也焦虑。

 

没有孩子的时候,也许只是焦虑没钱。

而有了孩子,就怕孩子受委屈。

所以要花钱买一个安心,缓解一下自己的焦虑。

至少,我们给孩子报班了啊,至少已经采取了行动。

 

可这是孩子需要的吗?

 

如果你的心态无法摆正,就是月薪30万也还是会被教育焦虑包裹。

养孩子,跟钱的关系一般,跟父母本身的素养有关。

好的父母,给了孩子好的品行、习惯,孩子通过努力,也能成就自己的价值。

 

而你给孩子的陪伴与爱极少,而只是用一堆钱来给孩子上好的学校、名牌加身。

这样的孩子就能成才?

 

金钱无法直抵人的内心,反而只会勾起一些无端的欲望。

而你看孩子的那一眼,给孩子做出的榜样,父母的人格魅力,你手心的温度,你怀抱的温暖。

这些才能穿透我们的肉身,直抵人心。


4



孩子的教育,我们常常会盯着孩子。

而实际上,父母往往是问题的关键。

 

比如焦虑的父母,必定会将焦虑转移到孩子的身上。

我为什么要这样对你,就因为我爱你。

很多父母用自己的方式,控制着孩子,自以为很高明,其实早就离偏离了正轨而不知。

亲手把孩子的思维禁锢,把他的童真掐灭,剪掉孩子的翅膀,却怪他不能飞。

 

父母的层次高低、品格优劣、心胸宽窄,不仅仅决定了他自己过的如何。

更会对孩子有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父母勤读书,多学习,跟孩子一起成长。

可以看看皮亚杰、蒙台梭利、温尼科特、卢梭等名家的书。

思考教育的本质,去了解孩童。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在用心的陪伴中了解自己的孩子,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跟实际教养对比一下。

不能尽信书,而要择其善者而从之。

 

当我们跟孩子一起成长的时候,彼此间会形成一种紧密认同。

而这种紧密认同的产生跟父母与孩子之间共同兴趣的认同有关。

比如爱读书的父母,培养了孩子爱阅读的兴趣。

这时彼此就会通过亲子共读建立起这种亲密关系。

 

有不少的父母,直接加我微信就问,怎么养好一个男孩?有什么绝招吗?

养孩子,哪里有什么绝招可言啊。

还不是摸着石头过河,战战兢兢。

从教训中得经验,从实践中获得感悟呢。

 

作为一个爸爸,我常常惊讶于孩子的成长。

我没有奢求他成为一个多么成功的人,而只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希望我陪他的每一步能不违天性,不忘初心。

每个孩子有他自己的成长规律,父母要去努力发现。

找到一种适合孩子的方式,唤醒孩子的内心。

而父母,是那把钥匙。

而给孩子花钱,也考验着父母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