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学宏词科

 拥抱寂寞与狐独 2017-08-20

  博学宏词(或作“ 宏辞”、“弘词”)科,据 《辞海》“ 博学鸿词科”条解释说:“ 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为制科之一种。始于 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鸿’本作‘宏’,至清代乾隆中以音近清高宗名而改。”此条释文不够准确。其实,博学宏词科并非始于宋代,而是始于唐玄宗时;宋代此科仅偶尔实行且较冷落,清代也只于康熙十八年(1679)和乾隆元年(1736)开科两次,而唐代尤其是唐后期的博学宏词科不仅经常举行,而且内容丰富多彩,选拔了不少著名的人才。
  与宋以后各代不同,唐代 科举及第并不能立即入仕,而是仅获得一定的出身品第,即 任职资格,还需经过吏部的铨选考试方可释褐当官,即真正受到任命。唐代进士及第以后, 雁塔题名、曲江宴会、 杏园探花,以至风流于 平康里,确实是“ 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许多人也因此而平流进取,坐至公卿。但因为尚未入仕,故也有人及第后发出“犹着褐衣何足羡”的慨叹。按一般情况,唐代进士及第后少则一年,多则几年,个别甚至十几年才能通过铨试获得官职。于是,不少进士在“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喜悦轻快一番之后,便面临着寂寞的 守选日子,或是奔走于权贵间求取官职,或长期沉浮于人间,有的甚至生活困顿。为了解决科举出身后等待入仕所产生的问题,唐代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其中之一便是设置 科目选,而博学宏词便是其中的重要科目。
  宏词科的考试内容是“试文三篇”,包括诗、赋、议论各一,因此宏词科有时称为“三篇”,如太和九年及第进士次年“捷三篇”(《唐摭言》卷4),朝鲜来华进士崔致远在 《桂苑笔耕集》卷18《谢职状启》中说自己“望 应宏词”,卷17《初投献大尉启》中却说“欲应三篇”。韩愈经过四次拼搏考中进士后,也去吏部“应博学宏辞选”,他认为宏词科所试文章“亦礼部之类”,跟进士科考试内容没有多大差别。应考两次皆失败后,韩愈心中非常郁闷不平,认为宏词科考试“乃类于 俳优者之辞”(《昌黎先生集》卷6《答崔立之书》)。

  实际上,博学宏词科要求很高。顾名思义,“博学宏词”既要“博学”,又要有“宏词”,一是渊博精深的学识,二是优美恢宏的文词。关于博学方面,李商隐《与陶进士书》说:

  夫所谓博学宏辞者,岂容易哉?天地之灾变尽解矣,人事之兴废尽究矣,皇王之道尽识矣,圣贤之文尽知矣,而又下及虫豸、草木、鬼神、精魅,一物已上,莫不开会。此其可以当博学宏辞者邪?恐犹未也。设他日或朝廷或持权衡大臣宰相问一事、诘一物,小若毛甲,而时脱有尽不能知者,则号博学宏辞者,当其罪矣。(《樊南文集详注》卷8)

  如此则似乎有关社会、自然的百科知识都应精通才能称得上博学。李商隐在应考后等待发榜,心理处于“私自恐惧,忧若囚械”的焦虑状态,因而对博学宏词科的难度可能有所夸张,但从他的议论中也可看出博学宏词科在学识方面是要求广博贯通的。

  关于文词方面,博学宏词科的水准也不低。《文苑英华》和《全唐文》保存下来的唐代博学宏词赋、论试卷,大多辞藻宏丽。与祖咏省试《终南望余雪》诗二韵便止的著名典故类似,《唐摭言》卷10也记载了一则应宏词不捷而声价益振的故事:乾符中,蒋凝应宏词,为赋止及四韵,遂曳白而去。试官不信,逼请蒋凝完成全赋,凝如实告知情况。既而评卷,其试卷更佳,试官长久叹息,因不合规格而未能录取。此事顷刻之间,传遍京城,以致有人称道说:“臼头花钿满面,不若徐妃半妆。”宏词科试诗也很严格,其对偶押韵必须合格,一般情况也不允许用字重复。大中十二年(858),中书舍人李藩知举。当时博学宏词科考定陈琬等三位前进士的名第,及将诗、赋、论试卷送给宣宗皇帝过目后,宣宗召李藩问道:“所赋诗中重用字,何如?”藩答道:“钱起《湘灵鼓瑟》诗,有重用字,乃是庶几?”宣宗说:“此诗似不及起。”于是三人都被落下(《唐会要》卷76《制科举》)。可见若非特别优秀,宏词试诗也不允许用字重复。

  如果说吏部科目选的性质是科举与铨选考试的结合的活,那么,其中的博学宏词科却兼有一定的制科举性质。一方面,宏词科确是吏部科目选的一种,另一方面,我们又很难将宏词科与制科截然区别分开。博学宏词科可以说是吏部铨试与制科举的结合,或者说是介于铨试与制科举之间的一种选举科目。《唐会要·制科举》将开元十九年博学宏词科列为制举的一科,并收入了大中元年和十二年宏词科试的有关内容。唐后期博学宏词科常被称作“吏部科”、“博学选”,但有时也称为“宏辞制策科”(杜牧《樊川文集》卷12《上宣州高大夫书》)。柳宗元在其文集卷36《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中说自己“应博学宏词之举”,而题中却云“应制举”。并且,宏词登科第一名也与制科榜首一样称为“敕头”。因此,博学宏词这个吏部科目颇为特殊,兼有一定的制科性质。至于宋代以后的博学宏词科就更加贴近制科,清代的己未词科和丙辰词科则已属于制科了,与唐代的博学宏词科差异颇大。从总的发展变化历程看来,唐代至清代博学宏词科经历了从科目选到制科的转化。

博学宏词科简称词科,也称宏词或宏博。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唐开元年间始设,以考拔能文之士。宋神宗后,因考试重经义、策论,考生语文水平降低,朝廷甚感起草诏、诰、章、表等应用文书乏人。遂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置此科。清代康熙与乾隆时曾两次举试,不论已仕未仕,皆可应考。所试为诗、赋、论、经、史、制、策等。得人颇多,甚有影响。因乾隆名弘历,“鸿”本作“宏”,故改为博学鸿词。
  博学鸿词科,制科之一。是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它不限制秀才举人资格,凡是督抚推荐的,都可以到北京考试。考试后便可以任官。
  清朝一共在北京举行过两次。清初康熙十七年,为了笼络明末隐居的知识分子,举行博学鸿词科令在京官员在外督抚及学政,推荐举行兼优文词卓越的人,不论有无官职,是否秀才,一律到京考试,结果全国推荐一百四十三人,考取十五人。
  雍正末年,下诏举行博学鸿词科。令各省督抚推荐,但未及举行考试雍正就死了。清乾隆元年(1735)才在京考试,各省推荐的一百七十六人,取十五人,次年又举行,取四人。吴敬梓三十六岁(1735)安徽巡抚推荐他去应考,就是这一次。这次距上次已五十多年,当时读书人都认为是难得的机会,最光荣的事情,可是吴敬梓却断然拒绝,这也说明他和当时科举制度绝不妥协的态度。

  由于博学宏词科注重华美的文词,而明经科长于经术绌于文学,因而唐代明经出身应宏词科者甚少。以新、旧《唐书》有本传和附传的科举出身的官员为统计对象,终唐一世,在102名明经中,仅有玄宗朝李季卿1人,而且旧传说他“应制举,登博学宏词科”,还并非后来科目选的博学宏词科。唐代应博学宏词科者多为进士出身,玄宗朝已有萧听、李华二人,而在唐后期的344名进士出身者中,有34名是以宏词登科入仕或宏词登科后再从辟署入仕的,占了总数的百分之十,在唐后期进士入仕途径中已有相当的比例。应博学宏词科举者远比录取的人数多,唐后期此科每年仅录取数名,多者也不过十数名,经常只取三人,仅相当于后世科举殿试一甲之数。而应举者通常有三数十人,《韩昌黎文集校注》外集上卷为宏词试《上考功崔虞部书》说,贞元九年(793),“凡进士之应此选者,三十有二人”。按《登科记考》卷13,贞元九年正好录取进士32人。每年应宏词科考试者往往是一年以前便进士及第者,不过也不排除当年及第进士,如宝历元年(825),柳璟“擢第首冠诸生,当年宏词登科”(《因话录》卷3《商部》下)。以《登科记考》所录人物为统计资料,现在姓名可考的唐代博学宏词登科者仅45人左右,当时全部录取的人数也不多,因此博学宏词科是在已淘汰过大量人选的科举录取者中的择优考试,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唐代规定已仕的在职官员也可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词美者得不拘限而授职”,但已仕者考中的占的比例不多。

  正是因为博学宏词科地位崇高,为“大国光华”(《唐摭言》卷13《无名子谤议》),所以在后唐时被称作“重科”(《五代会要》卷22《宏词拔萃》)。宏词登科者也往往受到人们的企羡,喜悦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进士及第。何扶于太和九年及第后,次年宏词登科,因以一绝寄旧同年云:“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得意欣悦之情溢于言表。唐代有不少著名人士应宏词科试一再受挫,如韩愈、欧阳詹等文学家皆失望而归,白居易因为避祖讳而不应宏词,但唐后期博学宏词科也选拔了不少人才,有许多还当上了卿相重臣,其中尤为知名的宰相如陆贽、裴度,文学家如刘禹锡、柳宗元等。因此,唐代的博学宏词科虽有过于严格等局限,然而设置此特殊科目还是对选拔和任用人才起过积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