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信号一出现,说明血管堵塞 信号一:突发胸闷——警惕肺动脉栓塞 如果久坐或卧床后站起时,突然感觉胸闷、气紧,甚至突然晕倒,就要警惕是下肢静脉血栓出现脱落,堵塞肺动脉引起的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危害很大,严重时可以导致猝死。 信号二:胸痛——可能是冠心病、心梗 冠状动脉是为心脏供血的血管,如果出现了堵塞、狭窄,心脏供血就会受阻,缺血严重从而导致胸痛的产生。 如果是持续性胸痛就更凶险了,这提示冠状动脉已完全堵住,血流几乎中断,持续20分钟以上就会出现心肌梗死。 信号三:一侧肢体无力——当心中风 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上肢或下肢)无力,提示脑动脉或颈动脉发生了堵塞。 同时还可能伴有说话含糊,一侧口眼歪斜、视物模糊等表现。 出现这些症状,不论能否自行缓解,都需要及时就诊。 信号五:水肿、尿量改变——提示肾动脉堵塞 肾动脉主要完成肾脏的血液供应,如果斑块出现在肾动脉,就可能让肾脏动脉血供应减少,影响到肾功能,患者也会产生食欲下降、乏力、尿量改变、水肿等肾病症状。 随着肾脏缺血加重,其排毒功能会受损,甚至发展为肾衰竭,就要透析治疗了。 信号五:走路腿疼——下肢动脉堵了 当下肢血管缺血时,走路的时候可能会腿疼,休息后减轻,再次行走又疼,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 如果忽视下肢动脉堵塞,任由病情进展,就可能导致下肢严重缺血,随后出现皮肤温度下降,足背脉动减弱或消失,不行走时也会下肢疼痛,肢体破溃,伤口很难愈合,甚至组织坏死,最后只能截肢。 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病变的可能性更高,一定要格外重视。 “疏通血管”,你可以这样做: 一:饭后一杯酸奶苏麻饮,清血液,防止血管堵塞 可以每天5ml的苏麻油加入到100ml的酸奶中搅拌食用,苏麻油中的α-亚麻酸和酸奶中的蛋白质,结合后形成一种易被人体吸收的“水溶性的脂蛋白”,帮助清除血管垃圾,加速脂质转运和排泄,以及调节脂肪代谢。 苏麻油富含67%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很多实验得出α-亚麻酸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二:每天一杯茶,清洗血管,防止血粘稠 多喝水有利于血管血液健康,可以防止血粘稠,帮助身体代谢出更多的垃圾毒素,喝水时候加点茶,效果加倍!
绿茶中含有的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它能帮助人体及时排除体内的垃圾,缓解血液凝结状态。蒲公英清热解毒,去火消炎,并且可以排肝毒,预防肝损伤,肝藏血,肝脏健康血液才更健康。桂花香味清新迷人,能够止咳化痰,养声润肺、舒缓肠胃不适、除口腔异味、并可滋润皮肤。 三:积极锻炼 适当的锻炼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肥胖、控制体重、增加循环功能、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均有益处,是防治脑血栓、脑栓塞、脑梗塞的积极措施。 脑中风患者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应进行适当适量的体育锻炼及体力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不宜做剧烈运动,如跑步、登山等,可进行散步、柔软体操、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四:每坐1小时活动10分钟 国际研究发现,久坐是诱发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久坐会减缓机体新陈代谢速度,一些物质消耗不掉,便会在血管壁沉积下来。久坐者大部分是脑力劳动者,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导致血管长期收缩并由此带来伤害。 10:30处于上午工作时间的中段,此时活动10分钟可以放松情绪、减轻久坐的影响。 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每坐1小时,起来活动10分钟,眺望远方、拉伸四肢、散步等舒缓运动均可。 五:摄入多彩蔬菜 午餐在一天饮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建议最少吃够5种以上的蔬菜,能强健血管。 中医讲“五色”入“五脏”,分别是红色入心、黑色入肾、白色入肺、黄色入脾、青色入肝。
现代营养学认为,不同颜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且含量不同,摄入蔬菜的种类越多,吸收的营养越全面。 蔬菜中含有机体不能合成的维生素C、花青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于抗氧化、排出肠道垃圾,保持血管弹性。 六:按揉公孙穴,疏通血管 预防血管堵塞,平时常按揉公孙穴对疏通血管有帮助。 公孙,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 血管堵塞可以常按揉公孙穴,可有健脾生血的功能,调节气血盛衰,加强益气活血,疏通血管的作用。 【公孙穴的位置】 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趾关节)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在弓形骨后端下缘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 【按摩方法】 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公孙穴,按压时要注意力度稍重,每次按摩5到10分钟,每日按摩2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