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春生原创 ︳连山、归藏、周易与先秦文明

 伟天英 2017-08-21

李春生原创 ︳连山、归藏、周易与先秦文明

中华上古易学有三易行世。如《周礼·春官》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九筮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咸,三曰巫式,四曰巫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参,九曰巫环。——以辨吉凶。”郑玄于周礼注称:“连山似山出内(纳)气也。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贾公彦疏曰:“连山似山出内(纳)气也者,此连山易,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纳)于山,故名易为连山。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者,此归藏易以纯坤为首,坤为地,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中,故名为归藏也。郑虽不解周易其名‘周易’者,连山、归藏皆不言地号,以义名易,则周非地号。以周易以纯乾为首,乾为天,天能周匝于四时,故名易为周也。”

李春生原创 ︳连山、归藏、周易与先秦文明

周易既表“天能周匝四时”,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先天八卦以纯乾为首表万物之体,后天八卦则以离日代天,行四时之用。如此,易经虽仅有八经卦,但其排列方式却有四种,且六十四卦卦名、卦象、卦理近似而卦序各有异。

众所周知,先天八卦乾上坤下,后天八卦离上坎下,但对于连山、归藏的具体内容却众说纷纭。实际上,三易之说,虽见之于周礼,却不被录于《汉书·艺文志》,在近代疑古之风盛行的情况下,早有人怀疑二者系后人伪作。自然,万物皆有命运,连山、归藏之失传与周易之成为六经之一的传世自有其定数。然连山、归藏虽失传却未曾泯灭,它一方面在“礼失求诸野,易失求诸民”的民间术数中暗藏形迹;另一方面,伴随着近代以来考古的兴起,出土文献的纷至沓来它们亦开始渐露其真容。更为重要的是,“易与天地准”,天地正是以无言之教将连山、归藏之卦象昭然于天地。

李春生原创 ︳连山、归藏、周易与先秦文明

李春生原创 ︳连山、归藏、周易与先秦文明

如本文开头所引《周礼·春官》之言所揭示,连山、归藏、周易皆是古代筮人所运用九种占筮方法的理论依据。既然事物吉凶一定,那么三易之间必然彼此相通,只不过在由部分推至全体的过程中所立足的事物发展阶段有异罢了。

李春生原创 ︳连山、归藏、周易与先秦文明

李春生原创 ︳连山、归藏、周易与先秦文明

我们知道,人为天地之心,万物皆备于我,事物的吉凶皆是围绕人的坐标点来判定。以我之所悟,既然人生在世,于空间言即头顶天脚踩地,于时间言白天红日当头夜晚明月高悬,由之才有了周易中先天八卦的乾天坤地、后天八卦的离日坎月作为上下之中轴,那么连山易很可能描述的是人死后艮山居上为坟头、兑泽位下为墓穴之象,而山泽上下相连所通之气潜在地影响人世间的福祸吉凶,所以连山易实是地理堪舆之术;而归藏易很可能描述的是神识入母体和胎儿孕育的状态,在作为母体的坤卦中,胎儿惟有头部冲下才能颠倒而出,人若保持此坤上乾下的地天泰状态,则必然能生命力鲜活,根深蒂固,可以长久,所以归藏易应是长生久视之术。人与阴宅、母体是一种相对静止体用合一的关系,而人在世间行则有动静体用之分,所以,“连山易、归藏易用七八,以不变为占,而周易用九六,以变为占”。

连山、归藏、周易三易环环相扣,形成事物发展的环形链条:山泽相感生气,气入母体孕育而生出有形之物,有形之物经过发展最后灭亡重归于山泽。三易如三坟将事物发展之易理囊括殆尽,“三皇太古书亦谓之三坟,一曰山坟,二曰气坟,三曰形坟”。三易又作为夏商周三代政纲之本在中华文明的历史沿革中先后展现。

李春生原创 ︳连山、归藏、周易与先秦文明

按照史记所载,夏以禹改造山河地理为始,自然其礼乐刑政以连山为则;夏宗人统,尚忠,忠者,一心也,正是艮卦为万物始万物终之意。商朝始祖契是其母简狄吞燕卵怀孕而生,正是乾圆入坤体之象(此为从八卦角度的解释。从五行角度的解释见我的《“天命玄鸟”与“蚩尤蛊乱”》一文。),自然其礼乐刑政以归藏为则;商宗地统,尚质,质者,朴也,人从母体中赤裸裸地来到世间,朴之极也。周朝始祖弃是其母姜原脚踩巨人脚印而觉身子震动后怀孕生之,此正是后天八卦“帝出乎震”,震为足动之象,自然其礼乐刑政以周易为则;姜原始觉婴儿不吉而弃之,后见牛马飞鸟呵护之而复捡回,故名之以弃,此传说暗喻人脱离母体后需于天地间自强独行的状态;而周宗天统,尚文,离日丽天,光照世间而生斑驳的纹像。

李春生原创 ︳连山、归藏、周易与先秦文明

三易由三代政纲又进一步下潜为先秦诸子墨道儒思想之源头活水。连山易中上兑下艮为泽山咸卦(本文的研究建基于连山、归藏与周易之间在卦象卦理上具有相似与相通之处的认知。在连山、归藏文献不彰的情况下,只能以周易的卦象卦理来解释墨家的连山思想和道家的归藏思想。),咸者表达的是人伦肇始,少男少女间自然的无等差的感应之爱,上升到政治则为“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之象。墨子则将其解释为“兼相爱、交相利”,咸卦中下互卦为巽风为往来为兼,而上互卦则为所兼之爱与利,即乾阳也。而咸卦感应的结果则是上下一心兴利除弊,故墨子又有“尚同”之说。

李春生原创 ︳连山、归藏、周易与先秦文明

与泽山咸卦相反的则是上艮下兑的山泽损卦。损者,减损也,墨子以“节用”、节丧”释之;又损卦上艮为止,下兑为杀伐为乐,故墨家又有“非攻”、“非乐”之说。

连山易本在描述人死后的状态和对于人世间的影响,所以墨家思想当然“明鬼”,认为鬼神能赏贤罚暴、无所不能,祭祀实有必要,“上以教鬼之福;下以合欢聚众,取亲乎乡里”。

而墨家思想中的天志、非命学说其实并不冲突:一方面,艮为止,代表事物之界限范围,既然连山易以艮居天位为首,所以所划之界限自然为天志;另一方面,人在天志范围内又不是无所作为,徒以命运行事,而是如艮卦所示相的返身修己、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动静不失其时。由之,墨子言:“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实因归藏易中以坤居天位为首,上坤下乾,坤性本顺,地天交泰而能小往大来。而道家形神兼养,知雄守雌,复归于婴儿又是意在将自己置身于作为母体的道之中,受其孕育。

当孔子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之时,其所表达的则是周易后天八卦的天道流行的境界。而孔子之“仁”实本于后天八卦“帝出乎震”的生物之德,而震木生离火,此离火外化为礼,内化为心,又是荀孟思想的自然之源。

李春生原创 ︳连山、归藏、周易与先秦文明

儒家思想的天人境界是朗朗乾坤、昭昭日月,与墨家的山陵、道家的母体所代表的幽明世界殊异。当中国历史行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儒家和周易之阳气大盛,自然逼得道家退隐、墨家消亡,乃至连山、归藏二易也不得不隐遁于历史的幽暗之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