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脸买香肠

 王浩然 2017-08-21

清朝末年,成都的金锣湾菜场有个卖了30年香肠的李二哥,他店里的生意一直不错。

给李二哥家打冬季工的罗老汉也有30年工龄,每年来肉案帮忙时间也不长,前后也就两个月。罗老汉的专业特长是洗肠衣,附带晒香肠,这两件事看上去不算什么技术活儿,只要不嫌脏和累,谁都能干下来。

这年大雪一下,罗老汉又来给李二哥帮工。可是今年情况有了变化,因为李二哥店的对面换了一家新开的店,叫“多多腊货店”。

店是一对小夫妻开的,也卖香肠。因为这对小夫妻男的英俊,女的漂亮,所以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顾客。

李二哥的生意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变得十分清淡。几天后,李二哥终于坐不住了,他拉住几个熟客,问他们为什么不来自己这儿买香肠。

那几个熟客告诉他:“罗老汉年纪大了,长得也不好看,而且不讲究卫生,听说经常一边抹鼻涕,一边洗肠衣,他做的香肠,我们哪里吃得进去啊?你看看对面那家店的小夫妻,人家长得好看,做的香肠也让人有食欲啊!”

李二哥心中一惊,他以前从没想过做香肠还要长得好看,他仔细看了看罗老汉,他那一脸的皱纹能夹死蚊子,怎么看也不如多多腊货店那对年轻漂亮的夫妇有吸引力。

李二哥又花一天时间观察了下罗老汉制作香肠的过程,发现他虽然没有边抹鼻涕边洗肠衣,但是动作确实比以往慢了很多。

李二哥想,花相同的价钱,他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年轻英俊、动作麻利的帮工,便决心辞掉罗老汉。

于是,李二哥找到罗老汉说:“罗大哥,今年我的生意不好,您也看到了,为了不耽误您,请您先回家休息吧。”

罗老汉见李二哥的生意确实不好,便没多想,收拾东西回家了。

可是第二天,罗老汉到菜场买菜时,一眼就看到李二哥的店里换了一个俊小伙在洗肠衣,灌香肠的也不是李二哥本人了,而是换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娘子。

李二哥现学现卖的这招很管用,顾客们发现李二哥起用了长相好看的新人,也都愿意来关照他的生意了。

罗老汉站在店旁瞅了好一会儿,李二哥也没有跟他解释一下的意思。他忍不住找到李二哥说:“小李呀,你生意好了,还请我回来不?”

李二哥想了想,继续忽悠道:“您还是安心养老吧,这活儿太辛苦了,您就不要做了。”

罗老汉生气地说:“你告诉我真话,你是不是嫌我老?”

李二哥见瞒不过去了,只好说:“不是我嫌啊,是顾客们嫌。”

罗老汉听了,气呼呼地说:“好,我走,我敢保证,用不了多久,你就知道姜是老的辣,到时候你还得来找我!”

罗老汉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他知道,香肠买回去以后必须晒足七天,再挂到房梁上,满半个月后,这时香肠才会香,否则就会欠缺了腊货的风味。李二哥和多多腊货店的香肠,还得经受半个月的考验。不劲道的香肠会在房梁上挂着的时候断成两截,肠衣也会出现破损。他觉得,这些年轻新手做的香肠一定好不到哪儿去。

罗老汉回家后,气不过,自己架起一个铺位做起香肠来,号称“罗氏香肠”,只是做好了没几个人来买。有街坊问他卖不出去怎么办。他硬着头皮跟街坊夸口:“没事,我相信我的香肠都能卖完。”

一转眼,半个月过去了。这天,很多顾客都来到了多多腊货店,说买回去的香肠在房梁上挂了一阵后,肠衣就出现了破损,好像被什么东西咬过一样,说什么也要退货!

多多腊货店的小夫妻这下慌了神,这半个月卖出去的香肠,没有一千斤,也有八百斤,都退回来怎么得了?

这对小夫妻不敢犯众怒,只好说:“好的,大家依次来,我卖的货都有记录,对了,胡三嫂,你明天最先来退,咱们退货也得按顺序来不是?”众人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他们就退了胡三嫂等人的香肠。

第三天,顾客们再来退货,发现店铺换了人,变成了米粉店,店主说是新接手的,原来开店的小夫妻称家中老人生病了,急着转让了店,回家去了。至于那两口子的家在哪儿,他不知道。

这下,顾客们才知道上了当,原来那对小夫妻是故意拖住他们,如今已经跑路了。

另一边,李二哥的店里也聚满了来退香肠的客人,他们说,从这店里买的香肠也都出现了肠衣破损的问题。

这下,李二哥可慌了神,他是本地人,家中有四代人,就住在离自己店五百米外的巷子里,他能跑到哪里去呢?

没办法,李二哥只能去找罗老汉讨教个究竟。自家的香肠卖了30年从没有破过皮,为什么今年就破皮了?

李二哥提了好酒,郑重其事地去拜访罗老汉。

罗老汉说:“这30年来我做的香肠都没出过问题,是因为我有做香肠的秘方,能避免肠衣破损。我和你家是世交,看在你父亲的份上,才愿意去你家帮工,谁知你却不识好歹。”

李二哥连忙赔不是,请他原谅。

罗老汉说:“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你来有什么事?”

李二哥见罗老汉的态度有所缓和,便说:“洗肠衣不都是用盐搓,用酒抹吗?我从小看到大,您就是这样操作的。”

罗老汉听完,没有说话。

看来不把罗老汉灌醉,他是不会说真话的。李二哥反客为主,做了一桌酒菜,和罗老汉对酌起来。

酒过三巡,李二哥说:“罗哥,实不相瞒,我这次来是想请您回我那儿去帮忙。我知道您一直担心老了以后无人照顾,您放心,将来我一定会好好给您养老的!”

罗老汉的女儿远嫁他方,他总在担心自己老了没人照顾。李二哥说的这话,他爱听。

但是,罗老汉提了一个条件,他说:“我自己做了四百斤香肠,你全都买去吧,我每斤挣你五串铜钱,你拿到你店里去卖。这快过年了,十里八乡来的客人,看你家是老字号,他们相信你,卖得就快一些。我呢,也到你店里呆着,我相信,老顾客会相信我这张老脸。如今你也看明白了,脸长得好看不能当饭吃了吧?”

李二哥立刻答应了罗老汉的要求,将香肠全部买下来,挂到自己店里。罗老汉也回到了店里,人们出于对罗老汉的信任,又重新光顾李二哥的店。这一年,李二哥虽然没赚多少钱,但好歹保住了招牌。

往后的三年,李二哥不敢造次,每年冬季都恭敬地请罗老汉回来帮忙。因为他的恭敬,罗老汉就主动帮他改良肉的配方,使他家的香肠名气更大了,连慈禧都特地派人来买。

第四年的时候,罗老汉摔伤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眼看就快不行了。

罗老汉离开人世前,对守在跟前的李二哥说:“小子,端一杯酒来。”

李二哥急忙端了一杯酒过来。

罗老汉要他捡起水盆里泡着的一截肠衣,说:“盐水洗完肠衣以后,要用清水洗干净,如果有盐分在肠衣上,日子久了,肠衣会有破损。多多腊货店的那对小夫妻和你请的两个年轻人,就是因为将肠衣一直泡在盐水里,才导致成品的肠衣被盐花沤破了皮。我爷爷传给我的经验是,无论用不用酒抹一遍,都要给肠衣喝一杯酒,主要是去腥,使肠衣劲道。”

这细节说起来简单,可要不是祖传,又哪能很快知道呢?商家卖香肠,都是使着劲在拌肉的佐料上下工夫,哪会细心研究肠衣呢?

听他说完,李二哥以为取到了真经,松了一口气,罗老汉又说:“还有一招,我女儿回来会告诉你的,我的后事,你就先办着吧。”

罗老汉说完就咽了气。李二哥重情更重利,罗老汉担心他不兑现诺言,只能留了一招在女儿那里。

三天以后,罗老汉的女儿才从外地赶了回来,正赶上将父亲下葬。

葬礼结束后,李二哥问罗老汉的女儿,他父亲有没有留下制作香肠的秘方。

罗老汉的女儿闻言,拿出一盒牙签,说:“香肠做完以后,在挂起来之前,要在每一节上面用牙签扎几个洞,这就是制作香肠的秘密。”

李二哥说:“我之前制作香肠,也是用绣花针扎了洞啊!”

罗老汉的女儿说:“牙签戳的洞可比绣花针扎的大多了,这样一来,有利于空气的流通,也能让香肠得到充分的光照。”

“难怪我家的香肠好吃,原来都是罗老汉背后的准备做得足,果然姜真是老的辣!”李二哥不禁感叹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