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归不仅没优势,甚至处于一些劣势

 静呆 2017-08-22


 

海归回国找工作有多难?

2017.7.2

本人常春藤Top10本科经济数学双专业,GPA 一般大概 top 35%, 两年美国投行中台/小咨询公司(非MBB)工作经验。H1B挂了要回国找工作,大概能找到什么样的,工资如何?如何开始找,直接投简历有用吗?


美国四大/南加州大学

24 人赞同了该回答

相信一直关注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在国外工作后选择的回国。回国找工作其实是个艰难的决定,因为纽约的金融环境很难让人放弃。放弃美国的工作选择回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理论上说,像我这种有海外工作经验的大海龟在国内算是个香饽饽,但是还没回国,我就碰到了在国内找工作的第一个难点,国内HR一看到我简历上的美国手机号和地址就直接把我刷掉了。

除了这点,其实我在国内求职的时候也没碰上特别难的情况。只是国内有些企业面试时候给我的感觉很奇怪,面试者高高在上,不是看你的资历能给公司带来什么,而是拼命找出你不适合这个职位的地方,甚至有的面试官会纠结我没有国内工作这一问题上,然后告诉我国和国外的做法不同,让我一度怀疑我在国外的工作经验算什么。给我感觉最舒服的还是外企,整个流程我感觉非常职业化和人性化,没有国内企业那些弯弯绕绕,因为我在美国四大的工作经历,最终我选择了国内四大,所以一路下来还是挺顺畅的。

我的经历并说明不了海归回国找工作到底有多难,这里以我刚毕业的学弟在国内求职的经历来说说国内求职有多难。

和许多应届生海归在国内求职一样,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容易错过校招季,而我这位学弟恰好完美的避开了校招季。这是个很致命的问题,然后,他在上海找了大半年工作,满怀家人期望,期间拿到几个小offer,但都因为待遇问题拒绝了,面对那么多关心的提问,强颜欢笑后,想起了我这个在himycareer留学生平台做求职导师的学长,让我给他做求职指导。。。。

很简单的一个经历对吧,相信和很多海归在国内碰到的情况都差不多。但是真正分析起来,你就知道他为什么在国内找工作这么难了。

错过校招季我就不说了,提早做好回国求职时间规划,还是能避免这个问题的,但是做为一个缺乏相关实习经验的海归,在国内找工作就有点困难了,而我这个学弟正好属于这一类。我不知道我这位学弟是不是抱着出国镀金回来了找个高薪轻松工作的念头留的学,但我相信有不少海归是抱着这个念头出国的。海归在很多年前的确是人中龙凤,精英的代名词,但是现在时候不同了,出国越来越容易,所以还把海归归类成一种人是不对的。

很多时候工作能力和读书能力那是两码事,公司招人看重的的是你的工作能力,不是你的读书能力,工作能力从何体现?那自然是实习或者工作经验。文凭只是你找工作时的敲门砖,不管是海归还是土鳖,不管是985还是211还是其他本科,一般这些文凭上的东西能把你送的最远的距离就是通过简历关,到面试的时候一个正常的面试官着重看的还是个人能力,尤其是硬性的技能,也就是工作能力,而留学经历给人最大的收货大多数是软性的实力增长。任何一个有上进心有追求有担当的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求职的过程中,所经历见识和承担并学习到的东西,是绝对比国内同龄人多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宽容的心态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在一个人长期发展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注意,是长期,这需要一个认可过程,所以你觉得在求职初期,没有工作经验,这些软实力能为你带来优势吗?并不能。

海归在国内找工作其实还有个尴尬的点,可能有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我在国内接触了不少猎头和HR,国内HR只认名校海归。这和国内外的信息差和课程设置有关,除了斯坦福,哈佛等名校,其余好的学校国内的HR并没有那么了解,也没有足够的信息去判断一个海归的含金量,再加上海归能力的参差不齐,海归光环淡化,非海外名校的海归,HR根本不在乎你的海归身份。

现在的海归其实只是一个国外的学历而已,跟现在国内的很多高校硕士一样,也分上三六九等,学校好不好,专业好不好,以及你学到了多少都是另说。出国无非就是换了个纯英文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和西方的教育方式。现在985,211学校每年有那么多交换生,也有国外与国内的合作项目,加上中国国际化资源质量提高,国际视野日趋成熟,出国的正面作用越来越小,海归和本土求职者的差距也正在逐步缩小,海归真要和国内北清复交等名校比起来,还真没有优势,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选谁了。

所以说啊,对于我们海归群体来说,想在国内找工作就放弃自身的优越感吧,不要再认为是个海归就能无条件保送他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醒醒吧,大清都亡了。

编辑于 2017-07-2

 

 

 

 

美国四大/南加州大学

15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觉得吧,海归在就业方面没优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归太多,学生的学历及能力层次是多样化的,多年前的美国留学生更多的是精英化留学,而现在更朝着大众化发展的趋势蔓延,海归光环被极大的削弱,再加上国内教育质量和本土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海归不仅没优势,甚至处于一些劣势,比如:

1、容易错过外企校招季

国内企业一般在9月开始进行传统校招(秋招),一直持续到11月中下旬。这个阶段招聘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相当高。然而我们海归大军的毕业时间大多数是6月,也有根据课程完成情况选择12月毕业的,说真的,要想抽空回国参加秋招和面试很困难。

虽然错过了秋招,我们还可以选择来年2月底到四月中旬的春招,但是春招的招聘单位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下降,所以想在春招找个好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在求职时间上,海归就处于劣势了。

2、缺乏相关工作经历

可以说大部分人在留学期间对未来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所以在大学期间只顾着努力提高自己的GPA和综合素质,不清楚相关工作经验在求职中的重要性。很多海归硕士项目也只有两年时间,时间短,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一些相关实习,这和国内很多拥有充足的时间去获得实习经历的名校本科硕士比起来,在核心竞争力上处于很大的劣势。所以,我们也很绝望啊!

3、和国内名校比,海归处于劣势

国内学生有地利之势,国内的企业对他们更加了解。他们觉得能通过高考考进清北复交等211,985学校的学生,吃苦能力要比海归强。从期望值和薪资要求方面来说,也要比海归低,工作的时间也会更稳定,不那么容易跳槽。

4、国内HR只认名校

海内外的信息差和课程设置不同,国内的HR压根儿没法判断一个海归的含金量,所以大多时候国内HR只认海外名校。

我曾经遇见过一个康奈尔和一个UIUC的学生同时应聘一个CS岗位,HR选择了名校康奈尔的毕业生而回绝了UIUC的那位学生,他可能不知道在计算机专业排名上,UIUC是要比康奈尔好的。

5、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

高额的留学成本让海归希望通过高薪迅速赚回自己的留学费用,所以在回国求职当中把自己的期望值定的太高。但是很多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能力达不到薪资的要求,俗称眼高手低。我觉得留学是一种长线投资,不要因为留学前期资金投入大的压力而盲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对自己期望值太高必然会求职困难,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6、大城市求职竞争激烈

绝大多数海归回国后都把目标涌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寻求好的公司与好的岗位。国内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一样,对于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求职的竞争必然是激烈的,和国内985,211的优秀学生比起来,海归光环并带不来什么优势。

以上是我当初在回国求职各种碰壁后,总结出来的海归硕士在就业方面没有优势最主要的几个点,因为没有优势,所以我们需要更加清晰的求职规划和完善的求职time line来弥补我们的这些劣势。

回国求职其实有很多小技巧需要了解,小到简历制作,达到面试套路。毕竟国内职场环境和国外不一样,所以我再谈谈海归回国如何求职。

首先,一定要提前定好求职时间线,这能防止你错过校招季

5-6月:提前准备简历,笔试面试等,并尽快完成毕业相关手续办理。

7-8月:密切关注你心仪的企业在什么时候开放网申,赶上网申的时间尽早提交相关材料。

9-10月:网申网投:有些企业78月份就会公布招聘安排,并开启网申通道,所以建议越早准备越好,千万不要等到最后几天才进行网申投递。

10-11月:海外面试、视频面试、回国面试。如果企业不提供线上面试,首先你要跟HR确认好这份工作的具体职责、福利等等,在你对这个职位有个深切的认识,并且确定了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工作之后,你就可以去跟HR商议什么时候飞回国内面试了。

其次,关于简历制作我需要唠叨两句,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注意点。

关于模板:不要套用任何花哨的模板,想与众不同就选择一些比较简单朴素的,比起那些妖艳贱货,HR更喜欢看素颜简历,因为简单明了,一目了然。HR每天要阅读那么多份简历,什么样的模板他们没见过,已经视觉疲劳了,花哨的简历模板只会平添反感,反而能提高他们工作效率的简单朴素简历才是HR们的最爱。

关于长度:我们总是听到各行业HR建议你的简历最好用一页纸就能表达完,别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你的简历在初选时被HR浏览到第二页的机会只有不到5%,篇幅太长会让HR觉得你说话没逻辑没重点,浓缩到一张纸的简历会给HR简洁精干的感觉。

关于照片:欧洲的通行做法都是会放照片,亚洲和美国一般都不附照片,如果要求放照片,形象照会更加合适,一张好的形象照可以适用大多数场合,身份和年龄层次。

关于电话:国内的职场联系方式和国外不同,国外在职场首选邮件联系,国内则是通过电话联系,从效率的角度上讲,电话要比邮件效率高。所以不要忘记在简历里写上你的电话,最好在文件名上加上你的电话号码。举个例子,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如果HR对你的简历有很深的印象,而他还没看完所有简历,但是她记住了你的名字,当回过头来准备打你电话的时候,你的标题上已经写了电话号码,她就不用再打开你的简历去里面找你的电话号码了,这样对HR的体验是不是很棒。

最后,国内思维方式和西方不同,千万不要直接翻译你的西式简历,以免弄出不必要的乌龙。如果对自己缺乏信心,可以找类似于himycarrer这类的求职咨询机构,我一个朋友就在这里做导师。

言归正传,既然前面提到了笔试面试的准备,我就在这里多说几句,虽说求职就是递交申请-笔试-面试再到发送offer这一简单流程,但细分下来还有群面,小范围面试和单独面试。

先说说笔试:国内的企业笔试网测题目都很奇怪,并不是真正为了了解你所掌握的能力,而是一堆性格测试,压力测试,拿IT行业来说,初级java程序员笔试题可能会碰到很基础,但不常用,很偏门的知识,你根本不知道如何下笔,所以国内的笔试一定要提前准备练习,能拿出1-2个月的时间正经准备笔试题目是最好的选择。

面试:国内面试和国外差别很大,在面试通知方面,国外一般会提前两周通知你,给你几个时间让你选择,也不会打扰你的周末休息时间。而国内面试则是提前一天通知你去面试,也不管你第二天是不是有其他安排。所以国内的面试是具有突发性的噢,需要时刻准备着。

国内面试还有一个特性,就是累。国外面试一般3-5轮就完了,国内很可能要面67轮,什么HR,技术,manager,经理等轮番上阵,面完了回家可能还得打电话跟你聊两句。

国内不仅面试轮数多,决策时间也要长很多,之前有个小朋友面德勤,从递交简历到最终得到面试结果,整整花了三个月。比较坑的是有些公司已经决定拒绝你了,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告诉你三天之内给你消息,到最后你可能都等不来这个消息。

关于群面,相信有些海归小伙伴在国外体验过群面,但都是寥寥数人。国内群面就是一场撕逼盛宴,把一桌人聚在一起搞事情,比如华为群面就是六对六,十二个人,经常争的面红耳赤。提高群面成功率的真正的方法是:

1.锻炼逻辑思维

2.提高沟通能力

3.培养团队责任感

4.在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培养自信心

5.尽力让自己职业化,多多换位思考

有人会感慨,为什么国内找个工作会这么麻烦呢?因为咱们人多啊,国内大公司好的岗位就那么几个,申请的人多如牛毛,企业当然愿意聘用其中最优秀的人,所以才想了解更多信息来决定是否录用你。

最后,送佛送到西,讲了这么多干货也得谈谈国内的求职渠道,毕竟这是求职开始的第一步。

1、官网投递

官网投递必须注意截止日期。截止日期将会变得非常敏感。有时候会变,会稍微提前一点结束。

2、第三方平台网上投递

例如Linkedin 、招聘网、智联、51jobBOSS直聘,拉勾网等等,其中BOSS直聘和拉勾网这两个网站算是不错的国内求职网站,拉勾网是专注互联网行业招聘的网站,还有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的豆瓣招聘小组,一般都是急聘,可以立马入职。

3、找校友

最核心,最有效的一个途径,校友这种天然的伯乐,在求职中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在国内的市场,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放过这个途径。北美大多数学校现在中国人都挺多的,在国内找到校友并不算难,除了校友,你在国内的一些亲朋好友也是可以寻求帮助的。

4、内部投递

这个在投行特别适用,就是找人给你做投递。内递的话,像投行、咨询等公司能帮你争取到 HR 看你简历的机会。像四大,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你争取到面试的机会。像一些其他的企业,基本上可以帮你争取到一面。

5、关注海外专场招聘会

国内一些大企业都在海外校招方面加大了力度,比如腾讯、华为、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光启、富士康、大华股份等。腾讯从9月底就开始在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区展开巡回宣讲与面试了。

希望我这份满满干货的回答能为我们广大海归群体在国内求职带来帮助,少走一些弯路,毕竟我们在国外留学已经够累了,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