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公英栽培的全套技术

 沧浪之歌66 2017-08-23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蒲公英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兼用型植物。既可当蔬菜食用,又可全草入药,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适宜在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生长。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蒲公英

蒲公英栽培的全套技术:

一、选地整地

蒲公英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地均可,施有机肥、磷肥、钾肥后,深翻土地,整细整平,做畦后浇水。

蒲公英

二、播种和定苗

蒲公英在春、夏、秋季均可播种。条播,按行距25-30厘米,开0.5-1厘米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播后用锄推平。如遇干旱可及时浇水。高6-8厘米时定苗。做为药用的株距一般定为20-25厘米,做食用的株距适当密一些。

蒲公英

三、田间管理

注意中耕锄草。为促进生长,要及时追肥,以氮肥为主。在蒲公英开花前与结籽后浇水追肥1次,此时蒲公英叶子已完全覆盖地面,只要拔除了田间个别大草即可。蒲公英抗病力很强,很少发生病虫害。

直播苗在苗期要及时拔除杂草,拔草可随间苗一同进行。2次间苗后按株行距25cm×25cm定苗。当年不采收地上部分,应促进生长,利于根部营养的积累。追肥2次,以速效氮肥为主。第二年即可开花结籽,在开花前与结籽后各浇水追肥1次,这时蒲公英叶子已完全覆盖地面,只要拔除田间个别大草即可。作观赏用时,应及时去除枯黄叶片和不整齐的花葶,在盛花期要去掉种子已成熟的花葶,在果期应去掉刚刚开放的花。每年的晚秋,地上部分枯黄后应及时清理掉,以防病菌与害虫在栽培地中越冬。

蒲公英

四、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常见病害有叶柄病,发病前期可喷1:1:120的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

蒲公英抗病力强,很少发生病害。感染病菌大部分是由于地下害虫咬伤根部引起感染所致。蒲公英根系为肉质直根系,地下害虫危害较为严重。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地老虎等,防治方法是在种植蒲公英的地块提前一年秋翻晒土及冬灌,可杀灭虫卵、幼虫及部分越冬蛹;也可用糖醋液、马粪和灯光诱虫,清晨集中捕杀;将豆饼或麦麸5kg炒香,或用秕谷5kg煮熟晾至半干,再用90%晶体敌百虫150g对水将毒饵拌潮,亩用毒饵1.5-2.5kg,撒在地里或苗床上;地下害虫为害严重时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kg与15-30kg细土混匀后撒入地面并耕耙,或于定植前沟施毒土。以人药为目的栽培时不使用化学药剂杀虫。

蒲公英

五、收获加工

在每年夏秋季节,植株开花前割取全草,晒干入药。生长两年后秋末,挖出根茎晒干入药。做菜用可适时采收加工。

蒲公英播种当年不采收叶片,第二年开始采收。以药用为目的,收获全草时可于春秋植株开花初期挖取全株。作蔬菜栽培时不收全株,在叶片长至30cm以上时可刈割叶片和在开花初期收花葶,去掉烂损叶片,分级包装即可上市。每年可刈割4-5茬,每亩产量可达3500-4000kg。在5月份蒲公英种子大量成熟,应及时采收,否则很容易被风吹散。采收时最好用吸尘器采收,效率极显著高于手工采收。

蒲公英

总结:

上述介绍的是蒲公英栽培的全套技术要点。此外,还应加强蒲公英日常管理方法和常见病虫害的防治,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