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心病 1.两和散 组成 人参 石菖蒲 功用 主治 方解 本方以人参为主药(也可以党参代替,糖参不如党参),目的是“助心气”; 丹参性偏凉,必要时可改用当归; 鸡血藤养血活血,功过桃仁; 血竭活血而不伤正气,如缺药,可改用郁金; 石菖蒲具有止痛、运中、强心作用。 应用此方治疗心绞痛有效,没有副作用,对于需要较长期服用者,也可耐受,是通补兼施的好方子。 2.冠通汤 组成 丹参9克 生香附9-15克 远志3克 功用 主治 加减 气虚加党参9克,兼脉结代者加川桂枝3克; 阴虚加生地12克,兼脉结代加党参9克,大麦冬9克,五味子3克; 痰湿加制半夏6克,炒陈皮6克; 痰热加川贝粉3克(冲),炒竹茹6克; 胸膺窒闷较甚者加砂仁3克(后下)、佛手片6克或檀香15克,薤白9克; 心前区疼痛较甚者加川楝子9克,炙乳、没各4.5克; 刺痛或绞痛加红花1.5克,失笑散4.5—9克(包); 胸膺闷窒及心前区疼痛患者,还可加服三七粉1.5克或冠心苏合丸每日2—3次,每次半丸或l丸,含化或温开水化服; 心悸加炒枣仁9克,茯苓12克,茶树根1.5克; 血脂高属温热加茵陈15克,泽泻15克,或生山楂9克,麦芽12克; 属肝肾阴虚者加桑寄生15克,制首乌9克,制黄精9克; 血压高加梧桐根30克,桑树根15克.枸杞根15克或桃树根30克,决明子9克. 3.理冠通痹汤 组成 桂枝6克 主治 方解 本方以桂枝强心阳; 党参益心气; 当归、制首乌养心血; 瓜萎、薤白豁痰理气; 丹参、红花、川芎、郁金活血祛瘀。 综观全方具温通灵动之性,祛瘀生新之功,养正之中寓行瘀之用,散结之内无伤正之偏.为治疗冠心病之主方。 加减 若血瘀偏重,症见心区刺痛,唇舌色暗或有瘀斑,脉弦涩者,可在方中加活血化瘀之药,如元胡、三七粉等; 若痰浊偏重,可见胸部闷痛不适,舌苔白腻,脉弦滑,则去制首乌,加入化痰之药,如半夏、茯苓、陈皮、石菖蒲等; 若苔黄腻,脉滑数者,可加黄连、竹茹、胆南星等以清热化痰; 若气滞偏重可加理气之药,如枳实、桔梗、檀香、砂仁等; 若见心胸疼痛,面白气短,舌淡,脉迟或见结代,可加入温阳补气之药,如制附子、干姜、黄芪、炙甘草; 若疼痛剧烈不止,四肢厥冷,精神倦怠,脉沉微欲绝,此为阳虚欲脱之证,急宜回阳固脱,益气复脉,方中去桂枝、川芎、当归、首乌、郁金,加人参、制附子、干姜、麦冬、五味子、炙甘草等; 若见心胸阵痛、头晕目眩,心悸易惊,睡眠不安,唇舌色淡,脉细弱者,为血虚偏重,宜加补血养心之药,如干地黄、枸杞子、五昧子、阿胶、酸枣仁等; 若有脾虚而见脘痞腹胀,便溏者,宜去瓜萎、当归、制首乌,加白术、茯苓、山药、内金等健脾助运。 疗效 显效65例,占54.10%; 改善49例,占40.8%; 症状无改变者4例,占3.3%; 加重者2例,占1.7%. 总有效率为95%,总体结果较满意。 4.复脉定痛方 组成 炙甘草12克 薤白10克 延胡索10克 功用 主治 方解 方中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 党参、桂枝益心气,通心阳.助炙甘草复其血脉; 瓜萎壳甘寒润下,能除胸膈郁结痰气; 薤白滑利通阳,散瘀血,可疗胸痹刺痛; 丹参、川芎、红花、延胡索、广木香行气活血以定痛。 全方具有益气复阳通脉,行气化痰活瘀之效。 加减 气虚甚者,加黄芪、黄精; 脉律不齐加重炙甘草用量; 气滞血瘀心绞痛者,加金铃子散、绛香、鸡血藤、郁金; 心悸短气加茯苓、枣仁; 痰多胸闷者,加二陈汤; 湿痰配用苓桂术甘汤; 热痰合用温胆汤。 5.冠心病方 组成 栝萎 功用 主治 加减 若阴寒较甚,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加附子、干姜; 痰浊阻滞,胸中痞塞,加姜半夏、川朴、荜苃、木香; 痰热内蕴者去桂枝,加黄连、姜半夏; 心脉瘀阻,心胸刺痛,及至两胁,因气滞者加木香、砂仁、檀香, 因于血瘀者加桃仁、红花、五灵脂、制乳没、参三七; 心神不宁,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加酸枣仁、远志、柏子仁、琥珀; 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黄芩。 6.加味生脉散 组成 党参(或太子参)15克 丹参18克 功用 主治 疗效 45例有典型心绞痛病例中,显效34例,改善10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97.8%。 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60%。甘油三脂异常30例,治疗后显效、有效共25例,总有效率83%。 β一脂蛋白异常24例,显效有效21例,总有效率87%。胆固醇异常26例,显效,有效13例,总有效率49%。各种症状均有改善。 7.宁心汤 组成 孩儿参9克 丹参9克 白芍9克 广木香5克 陈皮3克 制法 功用 主治 方解 益气养阴有:孩儿参、生地、白芍; 活血化瘀有:丹参、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 配以广木香、陈皮、茯苓、甘草以调畅气机。 全方既有培元固本之功,又无耗气伤阴之弊,虽无特殊药物,但因配伍得当,较单纯活血化瘀或芳香止痛药物为优。 加减 兼有面色苍白,肢冷畏寒,自汗乏力,大便溏薄,苔白腻,舌质淡,脉沉缓,时有结代或涩脉.属阳虚,加桂枝4.5克; 见浮肿加熟附片4.5克; 若兼有胸部烧灼感,头晕盗汗,夜寐欠安,口干,舌红少苔,脉细带数,或见代脉,属阴虚,加元参9克,麦冬9克; 若兼有头晕目眩、手麻、肢酸乏力,夜寐多梦,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濡缓,偶有结代,属痰湿,去生地、当归、川芎,加苍术、制半夏、焦楂曲、泽泻各9克。 疗效 显效(心绞痛基本消失或每周发作1—2次, 发作程度轻微,时间短暂)41例,占50.6%; 改善(心绞痛次数减少1/2左右)37例,占45.7%; 无效3例,占3.7%;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09.心脑病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