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唐代楷书的艺术特色

 会吃会喝 2017-08-23
   [摘要]唐代是我国楷书发展的黄金时代,在统治者大力提倡,朝廷以书取仕、重视书法教育等历史条件下,初唐沿袭“二王”遗风,形成了以欧阳询、褚遂良为代表的崇尚瘦硬的楷书风格。中唐之后则大胆创新、别开生面,形成了以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崇尚肥劲的楷书风格,充分体现了“唐人尚法”的时代风貌。
中国论文网 http://www./7/view-3651195.htm
  [关键词]唐代;楷书;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2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8—0090—02
  唐代历时289年,其间书家辈出、流派纷呈,由于帝王提倡以书取仕,于朝廷设立“弘文馆”,不论文武官员,凡列五品以上者皆可到弘文馆内学书,于是学书之风蔚然,特别是楷书,达到了鼎盛时期。法度森严的楷法构成了唐代书风的时代特色,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宋元明清,千百年来的众多书家,莫不取法唐人,可以说唐代是我国楷书史上的黄金时代。
  唐代楷书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初唐沿袭“二王”遗风,崇尚瘦硬;中唐则别开生面,崇尚肥劲。就结构而言,大致亦可分为两大类:一即斜画紧结,一即平画宽结。从总体上说,唐人楷书尽管风格不一,但皆法度严谨、结字端庄,有匀称、协调、和谐之美,“唐人尚法”正体现出这一时代风貌。在初唐书家中,欧阳询、褚遂良是最具代表的著名书家。
  欧阳询(557~641),初唐四家之一,字信本,湖南临湘人。其书初学王羲之,后又汲取了六朝碑版墓志方劲峻利的笔意而自创风格,他的楷书险劲刻厉、清峻秀健。相传,欧阳询书八体尽能,尤精篆隶,得方圆之妙,因取法高古,流溢为楷书自然骨气洞达,点画工妙,又因其博采众长,故其楷书结构秾纤得度、意态精密,卓然成一代大家。从总体上说,欧阳询的楷书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点画以方笔为主,铁画银钩,刚劲有力,有“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之誉。但世人只知其方,而不知其用笔圆,谓其写得棱角分明、锋芒毕露,此实误解。郭宗昌《金石史》谓:“人知信本变晋法,不知结体用笔多从古隶中出。”其书法之中截极其浑厚,而其钩趯折角处刚而有韵致。二是其结构险峻严密、横势用仰、纵势用背,属于斜画紧结一路。王文治《快雨堂题跋》谓:“欧阳以险绝为平,以奇极为正。”欧阳询的楷书看似奇,其实正,貌似方,其实圆。他流传下来的楷书作品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君碑》、《化度寺碑》、《虞恭公碑》。
  《九成宫醴泉铭》因是奉勅所书,所以写得特别严谨,一笔不苟,点画工妙,沉劲入骨,结字秾纤得度、意态精密。王澍《竹云题跋》评此碑曰:“率更风骨内柔,神明外朗,清和秀润,风韵绝人,自右军来未有骨秀神清如率更者,《醴泉》乃其奉诏所作,尤是绝用意书。”
  欧体以瘦劲险绝为主,《皇甫君碑》在欧书诸碑中最具此特色,已脱尽“二王”面目而独具风貌。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载:“其笔带有汉人分法,是率更得意书,王元美云:‘比之诸碑,尤为险劲。’”清杨守敬《学书迩言》云:“欧书《皇甫君碑》最为险劲,张怀瓘《书断》称其森焉如武库矛戟,此等是也。”清翁方纲更是竭力推重此碑:“是学唐楷者第一必由之先路,若不从此入手,则间架结构何由而入《九成》、《化度》乎?”
  元赵孟頫跋:“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化度》又其最善者也。”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记:“赵子固以欧阳率更《化度》、《醴泉》为楷法第一,虽不敢为然,然是率更碑中第一,而《化度》尤精紧,深合体方笔圆之妙。”《化度寺碑》特点为点画似方而实圆、结构似正而实险。
  杨守敬谓:“《虞恭公碑》为最晚年之作,平正婉和。”此碑已脱离欧体所具有的凝重严谨的特征,而更趋于自然流畅。
  褚遂良(596~658),初唐四家之一,字登善,杭州钱塘人。其书初学虞世南,后又上朔“二王”及汉隶,楷书自成家法,点画遒劲瘦铄,结字清远萧散,微杂隶意,古雅绝俗。张怀瓘《书断》评曰:“遂良书少则服膺虞监,长则祖述右军,真书甚得媚趣,若瑶台青锁、窗映春林、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琦。”言其用笔清雅婉逸也。《唐人书评》谓:“褚遂良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褚遂良传世楷书作品亦各具风貌,如《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
  书写《伊阙佛龛碑》时期,褚遂良风格与其晚年所书迥异,王世贞《跋孟法师碑》曰:“褚公以贞观十六年书时尚刻意信本而微参以分隶法,最为端雅,饶有古意。”因以方笔为主,兼有欧、虞之胜,并将隶书画平竖直的体势融入其楷法之中,显得古雅绝俗,细观此碑雍容自如,用笔清劲,结字宽博,平正之中寓有变化,看似拙,其实巧,十分大气。
  褚遂良写《孟法师碑》时正刻意于欧阳询楷法,故其点画方峻遒劲,体势端严庄重,用笔时杂参分隶遗意,古趣盎然。王文治评此册曰:“古趣幽光洋溢楮墨之上,而结字之朴拙,用笔之沉挚,全从秦篆汉隶而来,迥异寻常蹊径。”吴宽谓:“书家谓作真书能寓篆隶法则高古。”
  比较《房玄龄碑》与褚氏的其他书迹则不难发现,褚书始终充满着一种变化的生命力度,该碑书法与《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已大不相同,在技艺和风格上更接近于后来的《雁塔圣教序》。此碑可以说是褚遂良变法的里程碑,而变法的契机源于王羲之书法的影响。
  《雁塔圣教序》用笔清腴温润、流丽婉畅,有行书笔意,是典型的褚楷风格,特别是其点画,看似柔,其实刚,貌似瘦,其实腴。正如王世贞谓:“评书者谓河南如瑶台婵娟,不胜罗绮,第状其美丽之态耳,不知其一钩一捺有千钧之力,虽外拓取姿,而中擫有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度森严的楷书作为学书的基础有其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流传下来的唐人楷书以碑刻居多,书家真迹一经刻工凿刀斜入则笔意全失,用笔的质感、墨色的变化、笔势的往来和运笔的节奏等微妙细腻之处是碑刻所无法表现的,故历代书论都倡导重视墨迹,并提出“间架结构可学碑刻,用笔非真迹不可”的见解。
  唐开元以后,字渐丰腴,初唐沿袭“二王”之风为之一转,提倡“骨劲而气猛,肉丰而力沉”之美,于是纳古法于新意之中,出新法于古意之外,别开生面,这种审美观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书风上,也体现在佛像雕塑的造型上。如果说初唐书风仍受“二王”影响的话,则中唐时期更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大胆革新而独创风格,出现了以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著名书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