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手工红薯粉,是不是有家乡的味道?

 塞北观音萧银龙 2017-08-23

农村手工红薯粉,是不是有家乡的味道?

红薯粉,又称南粉,是一种由红薯为原料,靠红薯内的淀粉来制作的一种粗粮制品,具有久煮不烂,清香可口、食法多样的特点,经常食用有利于营养均衡,增进肠道蠕动,有利于通便。网上也有“南粉北面”的说法。红薯从清末传入我国之后,聪明的国人便发明了红薯粉。

农村手工红薯粉,是不是有家乡的味道?

那么,人们是如何将一个个圆滚滚的大个儿红薯制作成一根根细长的、易于保存的南粉的呢?跟着小编的镜头一起来看吧!

农村手工红薯粉,是不是有家乡的味道?

红薯粉加工主要有打芡、和面、漏粉、捞粉、冷却、晾晒、捆扎等工序。

农村手工红薯粉,是不是有家乡的味道?

首先将红薯淀粉加温水搅拌成透明均匀的粉芡;其次是将粉芡与湿淀粉混合搅拌成面团;接着把面团放入漏勺中,通过木槌锤击面团,在重力挤压下使之成条状入锅糊化浮起成为粉条;然后是将糊化过的粉条捞起在冷水中进行漂洗;最后就是将粉条用竹杆挑起,晾晒在通风朝阳处,等粉条干了捆扎起来就算全部完工。

农村手工红薯粉,是不是有家乡的味道?

晾晒红薯粉的村民,她告诉小编,将红薯制作成红薯粉后,红薯的价值会翻5番(如果红薯用来喂熟食猪对比),虽然手工粉的价格偏高,但因为是手工制作的,所以销路不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