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拳道秘径——从零基础到高手之路

 禅拳合一 2017-08-25

作者:拳头哥

首发:微信公众号 拳头哥品拳



通过怎样的方法才能够学成真正的功夫,不是表演的,不是挨打的。


下面的内容,既使零基础,读后也可获知拳学的奥秘。


拳学入门的方法有很多种,你可以凭兴趣任意选择。但所有的方法,总结起来,都是把神形意力的运用,练到平衡合一的状态。


这种神形意力的运用从外形上看,没有套路、定式,如同迎风招展的彩旗,飘忽不定,只随风相应,与大气相合。


这种神形意力的运用从发力上看,没有努劲,没有主动,象波浪中的鱼,起伏不定,纵横往返,只随自己的触觉,相机而动,应感而发。


这其中的要点在于,从虚无中假借出实有,在实有中感受虚无。


在练习中,不要从生活中脱离,这些道理跟很多事物相似,如作画、如书法、如音乐、如文史,都在无形神似之间,揣摩其中之意,相互促进、感悟。


在练习中,要避免“动作必须跟老师一模一样”的想法,一旦追求形似,神意就容易脱离、容易发虚、萎靡。


那如何一步一步达到这个神形意力合一的运用呢?


初学时,要以站桩为基础。以混元桩、技击桩为佳。


得出气感之后,(这里的得气感,不是指酸痛麻胀,而是专指能够用意念引起内动,体内的气息能够用意念鼓荡起来)就假设自身周围三尺之外,七尺之内,有手持利刃之敌,有毒蛇虎狼之兽,须以切实无畏之精神与之搏斗。这叫求虚中之实。一旦在实战中,就可以如入无人之境,这叫求实中之虚。


在平时,要通过这种意念诱导、精神放大的训练,不断地体认、积累。


切记,在练习时,动作要缓慢。手不空出,必有虚空意念之阻挡;意不空回,即使微细动作,总有意与之相应。无时无刻都含着触之即发的技击本能。


如果一旦动作太快,这些细微的点,就会滑过,而达不到训练的目的。


那是不是一定要有得气感后,才能这么练呢?


也没有必要这么机械,没有气感前也可以慢慢去体会这种与大气的摩擦和阻力,只不过会感觉很微弱。这个期间,在时间安排上,要多站桩,与外界的感受练习,站完桩后做个十分钟就可以了,心中有此一念即可。


通过这样的训练,渐渐体会,神形意力渐渐相合。从而自身一动无有不动,四肢百骸无微而不合,概念不执着、精神无断续;再与外界大气相合。所谓“离开己身,无物可求;执着己身,永无是处。”


内动与外界大气相合的训练。


经验是上半身比下半身的感觉明显,手比腿感觉明显,四肢比躯干感觉明显,内侧比外侧感觉明显。


技巧是用感觉明显的带动感觉较弱的,如果早晚各一次练习,每次一小时慢练,一般两到三个月就可以带起一个部位来,带起的部位越来越多,再往整体上引。


不论习练何种拳法,都以以上原则、方法去体会、体认,必能渐入武学佳境,登堂入室之期不远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