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2017-08-25 壹 本幅作品是林散之83岁时精品之作,林老自我鉴定较好,盖上了“大年”的专用闲章。 林散之 书法作品 题识:千峰竞秀白云开,西坞人家特地来。爱煞晚枫斜照里,有人倚石画青梅。 钤印:大年(朱) 不残老人(朱) 赏析: 一、整体气韵动感流畅。 草书作品必须气韵连贯,从单个字、每一行到整幅作品都要有“一团气”、“一口气”,否则就会散、乱。如连笔“千峰竞”、“人家特”。 二、墨色润枯变化如画。 林散老写字在纸上调锋,第一笔连写8个字,第二笔写6个字,第三笔写5个字,第四笔写7个半字,最后一笔写1个半字。每一笔都是从最浓最润写到最干最枯。墨色如画。 三、粗细线条刚劲有力。 林散老使用的长锋羊毫,又细又软,非常难以驾驭,本作体现了“草圣”对笔、墨、纸、水的精度把握。 四、布局章法严谨细致。 每一字的造型,每一行的起止,通篇的章法设计,以及落款题字,俨然不苟,情趣非常。 贰 林老60岁开始专攻草书并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行笔如云出岫,缠绵似蚕吐丝;沉实中风飞动,刚健处寓婀娜;匡以锥画沙,又见屋漏痕。以偏为正,笔笔顿挫;筋摇骨竦,浑若天成。 对联《生天旷世》作品线条老辣,墨色淋漓,布白精道,自然天成。是难得的精品之作。尺寸为136×34cm×2, 1985年创作。 林散之 书法作品 题识:生天成佛谢灵运,旷世知音钟子期 钤印:大吉祥(朱) 散之私玺(朱) 这幅作品全面体现了“林体”特征。 首先体现的是林老常谈笔法:“功夫须在用笔,点画之中间要下功夫,不看两头看中间,笔要能留。拙从工整出,要每一笔不放松,尽全力写之。要能收停,不宜尖,宜拙。”以中锋行笔,墨色丰润,浓淡分明的墨像表现“林体”用笔。 其次看用墨:枯中有润,浓淡相宜。林老说“写字要有墨法。浓墨、淡墨、枯墨都要有,字‘枯’不是墨浓墨少的问题。多搞墨是死的,要惜墨如金。” 三是禅意的结合:用淡墨书写,显得空灵,极有禅意。林老已将书理、禅意和书法内容“生天成佛 旷世知音”融为一体。行笔流畅,极具动感,充满了灵动之气。 文/求雨山文创园 韩勇/庆克平 求雨山中华书法小镇版权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