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避开乐视股票这个坑,你只需要这一招

 chrien 2017-08-27

01

乐视最近一直深陷各种泥潭,一系列负面新闻不断,股价也一落千丈。

但就在几年前,乐视的股票受到大家追捧,短短 5 年时间,涨了超过 40 倍之多。

(月 K 线图,前复权,数据来源:雪球,2010-2015 年)

假如有人从 2010 年乐视上市那天投入 30 万元,到了 2015 年,本金已经超过了 1000 万,几乎每年翻一番。

就是这样一支超级大牛股,曾经吸引很多人在高位追进去,因为他们觉得,未来乐视网股价还会继续涨,现在这个价格一点不贵。

他们判断的依据,是乐视网每年高速增长的业绩。

别看现在乐视连工资都发不出,当年还是很 ' 赚钱 ' 的。

怎么看业绩?看净利润这个财务指标就够了。

一家公司卖出产品后所有的收入叫 ' 营业收入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 - 成本 - 税费,指净赚的钱。

02

翻开乐视网的财报,单看净利润,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数据来源:理杏仁,2010-2015 年,点击查看大图)

2010-2015 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 ' 归母净利润 ')从 7000 万涨到 5 亿多,翻了 8 倍,且每年保持 30% 以上的增速。

但仔细一看,有些地方也让人费解,比如:

1. 从 2012 年开始,每年的净利润(1.9 亿、2.32 亿、1.29 亿、2.17 亿)都小于归母净利润(1.94 亿、2.55 亿、3.64 亿、5.73 亿),这是什么情况?

2. 2016 年,净利润明明亏损了 2.22 亿,但归母净利润却赚了 5.55 亿,这又是为什么?

另外,这个归母净利润是什么意思?和净利润有什么区别?

接下去,我们来一起寻找答案。

03

首先,一家上市公司是由母公司 + 子公司构成的。

以乐视网为例,母公司叫 '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下面还有十几个子公司,感受一下:

(数据来源:同花顺)

净利润的计算,就是把母公司和子公司赚的钱加在一起。

具体怎么算的呢,我们来看个例子。

假设一家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赚 50 元,子公司赚 50 元,到了年底,净利润就是 50+50=100 元。

但是,子公司也不都是母公司 100% 控股,比如乐视的一个子公司 ' 乐视致新 ',母公司控股只有 58.55%,还有将近一半比例都是别人的——专业术语叫 ' 少数股东 ' ——凭什么把别人赚的钱也算进去啊?

为了准确统计出上市公司赚了多少钱,还要剔除掉这些少数股东,只计算母公司控股部分,这就是 ' 归母净利润 '。

算法很简单:假设母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例 60%,少数股东控股比例 40%,结果如下:

归母净利润 =50+(50*60%)=80 元

少数股东 =50*40%=20 元

净利润(100 元)>归母净利润(80 元)

净利润因为把少数股东赚的 20 元也算进去,数字相对就大了;而归母净利润挤掉了这部分水分,看上去更靠谱。

所以,归母净利润,成为很多人看财报时最关心的指标。

而乐视网的归母净利润 5 年平均增速是 52% 左右,高速增长的业绩同时带动股价上涨,这,岂不是一支标准的 ' 成长股 ' 吗?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记得那两个疑点,请继续往下读。

04

还是用上面的例子解释,但这次,我们假设子公司是亏的。

假设一:母公司赚 50 元,子公司亏 40 元,结果如下:

净利润 =50-40=10 元

归母净利润 =50+(-40*60%)=26 元

少数股东 =40*40%=-16 元

假设二:母公司赚 50 元,子公司亏 80 元,结果如下:

净利润 =50-80=-30 元

归母净利润 =50+(-80*60%)=2 元

少数股东 =-80*40%=-32 元

这里我们得到两个结论:

1. 净利润(10 元)<归母净利润(26 元):说明上市公司表面在赚钱,但实际子公司却在亏钱。

2.   净利润亏损(-30 元),归母净利润盈利(2 元):说明子公司不仅亏钱了,而且亏得很厉害,但通过财务数字的加加减减,最后的归母净利润还是正数,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亏损的锅都让少数股东背了!

这个少数股东简直就是 ' 活雷锋 '~

这位 ' 活雷锋 ' 做好事也不怕留名,在财报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数据来源:理杏仁,2010-2016 年)

少数股东损益,就是指少数股东亏了或赚了多少钱,通常来说,子公司赚钱的话,这项应该是正数;如果是负数,说明子公司亏钱了。

2012 年,乐视的少数股东亏了 400 万左右,而到了 16 年,亏损上升到 7 个多亿,而当时整个上市公司才赚了 5 个多亿,全拿来填窟窿还不够!

但奇怪的是,报表上的各项净利润指标依然是在大幅增长,随着利润的猛增,股价也跟着蹭蹭蹭地上涨,大家看到业绩这么好,买还来不及,怎么会担心股价下跌呢?

没想到,从 15 年 6 月以后,乐视网的股价就开始一路下跌,从最高点 89 元,跌到现在 30 元附近,拦腰切去了一半以上,追高的人几乎都损失惨重。

(周 K 线图,前复权,数据来源:雪球,2015-2017 年)

回想一下,在乐视跌落神坛之前,其实财报早就透露出一丝端倪,只要稍微能留心这些异常数字,也就不会遭受如此 ' 灭顶之灾 '。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总结出一个教训:像这样少数股东损益大幅亏损的公司,还是尽量回避;尤其是归母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反差巨大的,更要打起十二分小心。

一句话,有 ' 活雷锋 ' 的上市公司不要碰!

05

最后我们活学活用,手动 DIY 一张 ' 排雷名单 ',只需两步:

第一步:打开 'i 问财 ' 网站,搜索框输入 '2016 少数股东损益小于 0,2016 归母净利润大于 0' 筛选条件;

第二步:显示搜索结果后,按升序排列少数股东损益,大功告成!

(数据来源:i 问财,注:这里的 ' 净利润 ' 即 ' 归母净利润 ')

上面显示的是 2016 年 A 股少数股东亏损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乐视网居然还不是第一,没想到吧?

更没想到的是,前十名中有一半的上市公司,子公司亏的钱比母公司赚的还多。

原来 A 股还藏着这么多 ' 活雷锋 ',想想就令人觉得感(hai)动(pa)!

当然要说明一点,即使是入选了这个 ' 名单 ',也不意味着一定就是 ' 雷 ',具体还要结合其他财务指标综合分析,才能下定论。

对普通人来说,有这样一份参考,多少还是能减少一些踩雷的几率;同时也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只盯着一两项财务指标,而是要学会将各种数据互相比对、交叉验证。

总之,不能说财报都是骗人的,关键还是要掌握一些小技巧。

之前陆续写了几篇看财报的系列文章,附上供大家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