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秦帝国系列中

 思明居士 2017-08-29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蜀魏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能不能!能不能勾起大家回忆,反正我当初学习历史的时候,记不出朝代的时候会被老师要求背诵这个。

坦诚说,我国以秦朝为拐点,正式进入封建统治时期,以皇权高度统一为典型特征。然对秦朝而言,实现称霸大业的拐点则在商鞅变法。秦孝公和商鞅君臣相得,实施变法,使秦朝迅速从即将被蚕食的小国变成新崛起的霸主,堪比齐楚。

公元前362年,秦国乘魏国与韩国、赵国作战之机,出兵攻魏,在少梁大败魏军,俘魏军统帅公孙痤,并占领庞城,这对秦国并非好事,同样损失惨重,秦献公身中数箭,《秦本纪》记载,秦献公死于少梁之战后的第二年,而按《六国年表》,献公死于少梁之战同年,享年62岁。

大秦帝国系列中—商鞅变法中隐忍偏执的支持者和复仇者:公子虔

网络图片

秦献公嬴师隰死后,其次子赢渠梁即位为秦孝公,但在当时,伴随献公出战的还有其庶长子赢虔,公子虔在正史中的记载很少,偶尔有提到,也是商鞅变法实行中,拿公子虔做典型,树立权威,向民众释放变法的决心的故事。

史记曾这样记载:“於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於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大秦帝国小说是孙皓晖编写的,作者用了很多心血,同大家讲述秦国崛起的历程,我一直是当成教科书看的,一度着了一种叫“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迷,也对书中的政治家们洒脱大气的格局亦所倾倒,但最吸引我目光的是公子虔隐忍纠结,又坚持自己心目中的大义的人设!

大秦帝国系列中—商鞅变法中隐忍偏执的支持者和复仇者:公子虔

网络图片

大秦帝国中塑造的公子虔,其命运大致分为四大阶段;

第一:为统军大将时期,威猛雄烈,还带着少年人的义气,在献公去世之时,可以说是有机会谋得王位的,但当时献公死前要求其立誓拥护弟弟继位,公子虔照做,后也遵守誓言,一心一意拥护孝公的改革。

第二:政治柱石,时为太子嬴驷太傅,内明大义,威猛沉郁。因为商鞅入秦之后,受到孝公的器重,变法施行之后,触犯了世家大族的利益,而严苛的法律却如悬在头上的一把刀,以上大夫甘龙为首的保守派处处与商鞅作对,按理说,赢虔是利益受损者,并没有站队甘龙,而是坚决拥护弟弟的政见,这个阶段的赢虔,已变得更加沉稳。

第三:为刑治后时期,是赢虔命运转折的枢纽期。如同我之前引用的史记记载部分,公子虔因为纵容家仆,触犯法律,被当做典型受剐鼻之刑,后隐忍不出,闭门八年。

第四:复仇时期,太子嬴驷继位之后,赢虔以商鞅造反为由上诉秦王,派兵捉拿,后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其实也可以理解嬴驷继位之后,为了树立权威,安抚世家大族,势必会对商鞅处以极刑,(这不代表不继续施行变法,嬴驷也是坚定的变法推动者)而公子虔只是借这个时期,随便找了个理由而已。

大秦帝国系列中—商鞅变法中隐忍偏执的支持者和复仇者:公子虔

网络图片

在赢虔心中,对商鞅肯定是有怨恨的,对他的处罚未必没有更好的办法,就是因为害怕自己会因私怨影响变法,所以选择8年闭门不出。孝公之后,才是成全了自己。公子虔的记录不多,也有说寿终正寝,也有说死于非命,但我相信是前者!毕竟作为嬴驷的叔父和太傅,在晚年,又多年隐忍,早年也政绩斐然,用一个卫道者的精神去保卫了秦国的崛起,有什么理由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