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代指数基金的逆袭——指数基金进化史(3)

 妖城主 2017-09-01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公众号:定投十年赚十倍

微信号:auto10bagger

同名微博:@银行螺丝钉


每个交易日估值都是更新的哦~每个交易日的晚上我会把当天的估值更新好,点击公众号菜单栏左下角的“指数估值”,即可查看。



最近在挖掘新品种,不过在介绍新品种之前,我想用几篇文章讲一下指数基金的发展历史,也方便理顺投资思路。


前两篇,我们了解了指数基金的诞生指数基金的兴起


到90年代的时候,指数基金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了。但是这段时间里的指数基金,基本是以“市场有效+随机游走”理论为核心而设计的,主要是市值加权型的指数基金。


市场有效理论真的是无懈可击的吗?真的没有人能长期战胜市场吗?


当然不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格雷厄姆一脉了。格雷厄姆和他的学生、助手,很多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获得了超过市场平均的收益。这说明了市场上确实是有能获得超额收益的方法的。


三因子模型


随机游走理论的提出者尤金·珐码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也从“市场存在超额收益”这一点出发进行研究。他跟弗朗奇教授研究了很多影响股票收益的因素,后来在1993年,大名鼎鼎的三因子模型诞生了。


这个模型提出了股票市值的大小、市净率估值的高低,都会影响股票的收益

经过研究表明,市值小的一批股票收益比市值大的一批股票要好一些,价值型的股票收益比成长股的股票收益要好一些(这里的价值股是用市净率高低判断的,低市净率划分为价值股)。


这一点在A股也是成立的。申万指数有开发“大盘、中盘、小盘”和“高市净率、中市净率、低市净率”的指数,来衡量它们的表现。




在A股,过去十几年,假如投资1000元的大盘股,能涨到2900多元,投资小盘股能涨到近5000元。更恐怖的是市净率的高低,投资高市净率的股票,只能涨到1300元,但投资低市净率的股票,能涨到6200多元,差距拉的更大。


A股,低估值投资、小盘投资也都是有效的。


这个模型现在看来很粗糙,后来的研究也表明,不只有市值因子和市净率因子能提供超额收益,还有很多其他的因子也可以提供超额收益,例如低市盈率、低市销率、高股息率等等。但在当时,这个模型也是非常震撼的,也给了指数基金市场很大的启发。引爆了指数基金第二代品种的迅速发展。


第二代指数基金的兴起:挖掘市场的超额收益


第二代指数基金,不再单纯的看市值挑选股票,也不再根据市值加权。而是积极挖掘可能的超额收益。


最初三因子模型用的是市净率,后来其他的价值因子也加入进来,像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盈利收益率等等。一般把按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高股息率、高盈利收益率等挑选股票的指数称为价值型的指数。研究表明,这些价值型的指数,确实能获得超额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小盘股收益会比较好,但基金公司很难开发“规模越小权重越高”这样的指数基金,因为越是小盘股,能承载的资金量越有限、冲击成本也越高。这样的指数基金运营成本很高,也很难把规模做大;规模做不大,给基金公司带来的收益就低。基金公司没有动力去开发这样的产品。所以市场主流主要还是围绕价值因子来开发。


后来这样的指数基金越来越多,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指数基金是有先发优势的,同样的一个指数,谁先制作成指数基金上市,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后来者很难超越先发者。在这个前提下,很多后来者开始尝试进行创新,试图创立更优秀的第二代指数。


第二代指数基金的杰出代表:基本面、红利



其中涌现了两家非常有代表性的公司,它们的指数基金思路可以说是第二代指数基金的集大成者。


第一个公司的成立者,叫阿诺特,他2005年发表了一篇《基本面指数化方法》,提出了“基本面指数”这个概念。基本面指数会考虑过去5年营业收入平均值、过去5年现金流平均值、净资产、过去5年分红总额平均值这四个因素,并进行排名,挑选排在前面的公司。换句话说,基本面指数不是按市值加权,而是按公司的基本面加权。


阿诺特的研究表明,基本面指数比市值加权的指数,在43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年表现高出2%。阿诺特的野心很大,他想用基本面指数取代第一代市值加权指数,一口气成立了庞大的基本面指数基金家族。我们非常熟悉的基本面50( 代码160716),就是基本面指数的典型代表。


基本面指数基金的成功,引来了新的竞争者:智慧树公司。智慧树公司也很看好基本面加权的指数,但是阿诺特把基本面指数先推出了,因为指数基金有先发优势,智慧树需要从另一个角度突破:红利指数。于是智慧树在基本面指数基金推出半年后,一口气在一天里上市了20只自己研发的红利指数基金,之后也发了很多红利指数基金。红利指数并不是它发明的,但是做了很多创新型的改进。


红利指数是按照股息率来加权的,哪个股票的股息率高就选哪个。经过智慧树的研究,红利指数最主要的优点有两个:波动更小、对熊市的抵抗力更强。后来红利指数也在寻找高股息率品种的基础上,筛选企业的基本面,力求企业能做到更长期期限的分红。


其实这些指数发展到最后,“殊途同归”。无论是基本面指数还是红利指数,都演化成“筛选企业基本面,同时兼顾低估值”的思路。某种意义上,它们已经在逐渐向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在靠拢。这两类指数基金,就是目前第二代策略加权指数基金中,价值型指数基金的集大成者。


一二代指数基金的对比


我们姑且把市值加权型指数基金作为第一代指数基金,把策略加权型的指数基金作为第二代指数基金。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它们的核心设计理念有很大区别。


第一代指数基金认为“市场无法战胜,市场是有效的,股价反映了所有的信息”。所以我们最好按照股票的市值加权来买入对应的指数基金。并且基金费用一定要低。


而第二代指数基金,则认为“市场有一定规律可循”,可以挖掘出一些超额收益。不再认可股价反映了所有的信息,而是采用股息率、基本面等其他的加权方式。它们中的佼佼者也确实长期战胜了第一代指数基金。不过也有缺点,第二代指数基金管理费率普遍比第一代高出不少。基金公司认为既然能获得超额收益,那我多收一些费用也是应该的。


这两代指数基金之间设计理念有很大差别。像《漫步华尔街》作者马尔基尔和“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是第一代指数基金的坚定拥护者;而基本面、红利指数的创立者,是二代指数基金的坚定拥护者。两派在杂志刊物上互发文章,打的不可开交。


明白了这些,提起指数基金的时候,就知道不同的指数基金产品设计理念是有很大区别的。


就目前看,在美国,整体上还是第二代指数基金表现更好一些。


不过这些是海外市场、发达国家市场的经验,到了A股,是不是也是如此呢?A股到底是第一代指数基金表现好,还是第二代指数基金表现好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