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别名檓、大椒、秦椒、蜀椒、川椒,大红袍或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也可加工制作肥皂。花椒可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 她把花椒碾碎贴肚脐睡觉,半个月后身体发生了意想不道的变化,太惊喜了!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 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气怎么来的? 1、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肉吃得太多 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成型。 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但如果爱吃肉食,长期下来,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2、受寒,遇寒则寒湿,遇风成风湿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就算我们再小心,总难免受寒吹风,而湿邪从不孤军奋战,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最让人纠结的。 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这个方子的材料,都是天然安全的食材,而且属于大热之物,干桂圆吃了容易上火,花椒就不用说了,艾绒呢,我们艾灸时,艾柱里就是艾绒。睡觉时放肚脐,用透气的胶带粘住,第二天起床揭掉就好了。 记住,早上要揭掉,不然容易引起上火,因为方子里用的都是热性食材。 大家不要小看肚脐,肚脐是会吸收的,我们在娘胎里,靠的就是脐带吸收营养。所以中医上,艾灸要灸肚脐,热敷要敷肚脐,还有专门的各种脐疗法,就是这个原因。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一、药用 中医认为,花椒性温,味辛,有温中散寒、健胃除湿、止痛杀虫、解毒理气、止痒祛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积食、停饮、呃逆、呕吐、风寒湿邪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 ①《本经》: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②《别录》:疗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除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肠游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杀虫鱼毒。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 ③《药性论》:治恶风,遍身四肢顽痹,口齿浮肿摇动;主女人月闭不通,治产后恶血痢,多年痢,主生发,疗腹中冷痛。治头风下泪,腰脚不遂,虚损留结,破血,下诸石水,腹内冷而痛,除齿痛。 ④《食疗本草》:灭瘢,下乳汁。 ⑤《日华子本草》:破症结,开胃,治天行时气温疾,产后宿血,治心腹气,壮阳,疗阴汗,暖腰膝,缩小便。 ⑥《纲目》: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