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肢肌—系统解剖(图文)

 儒林外史515 2017-08-29

(一)上肢肌
上肢肌按部位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1.肩肌  肩肌配布在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止于肱骨。能运动肩关节,并能增强肩关节的稳固性。
(1)三角肌(deltoid):呈三角形,起自锁骨外侧份、肩峰和肩胛冈,肌束从前、后和外侧三面包围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收缩时,主要使肩关节外展。前部肌束收缩可使肩关节屈和旋内,后部肌束可使肩关节伸和旋外。三角肌是肌内注射的常用部位。
(2)冈上肌(superaspinatus):起自冈上窝,经肩关节囊上方,止于肱骨大结节。收缩时外展肩关节。
(4)小圆肌(teres minor):位于冈下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止于大结节。收缩时外旋肩关节。
(5)大圆肌(teres major):位于小圆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下角,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的小结节嵴。收缩时内旋肩关节。
(6)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起自肩胛下窝,止于肱骨小结节。收缩时内收、内旋肩关节。
上述诸肌在经过肩关节上方、前方和后方时,有部分肌腱纤维编入关节囊壁,对加固肩关节起重要作用。
2.臂肌  臂肌覆盖肱骨,分前群的屈肌和后群的伸肌。
(1)前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和肱肌
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位于臂前面浅层,呈梭形,起端有长、短两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囊,经结节间沟下降;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两头合并成一个肌腹下行,止于桡骨粗隆。主要是屈肘关节、肩关节。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肱二头肌能使其旋后。
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在肱二头肌的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内侧中部。其作用为屈肩关节。
肱肌(brachialis)位于肱二头肌下半的深面,起自肱骨体下半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其作用为屈肘关节。
(2)后群:为头肱三肌(trceps brachii)该肌有三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和内侧头均起自肱骨背面。三头合成肌腹,以扁腱止于尺骨鹰觜。主要作用是伸肘关节,其长头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
3.前臂肌  前臂肌包饶尺骨和桡骨,分前、后两群。
(1)前群:共9块,分浅、深两层。
浅层有6块,从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和尺侧腕屈肌(见图2-75)。肱桡肌起自肱骨外上髁的上方,止于桡骨茎突,有屈肘作用。其余各肌均起自肱骨内上髁,以长腱分别止于腕骨、掌骨和指骨。掌长肌屈腕关节,指浅屈肌屈腕,屈掌指关节和近节指间关节,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和尺侧腕屈肌作用与名称一致。
深层有3块,即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起自桡、尺骨上端前面和骨间膜,分别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及第2~5指的远节指骨。两肌除屈腕,屈掌指关节外,拇长屈肌还屈拇指,指深屈肌可屈2~5指各节。旋前方肌起自尺骨,至于桡骨,使前臂旋前。  

(2)后群:共有10块,分浅、深两层。
浅层有5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它们共同起自肱骨外上髁,伸腕的3块肌止于掌骨,指伸肌向下移行为4条长腱,分别到达第2~5指的中、远指骨。小指伸肌到小指。各肌的功能与名称一致。
深层(图2-80)也有5块,从上到下,由桡侧到尺侧依次为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除旋后肌起自肱骨外上髁、止于桡骨前面外,其余各肌都起自尺、桡骨背面,分别止于拇指和示指。各肌的作用与名称一致。
 


  
 

  
4.手肌  手肌全部位于手的掌侧面,主要运动手指,分外侧群、内侧群和中间群。
(1)外侧群:位于拇指侧,形成明显的隆起,称大鱼际。包括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拇收肌。其各肌作用与名称一致。
 

 
(2)内侧群:位于小指侧,形成手掌小指侧的隆起,称小鱼际。包括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和小指对掌肌。其作用亦同名称。
(3)中间群:位于掌心和掌骨之间,包括4块蚓状肌和7块骨间肌。其中,蚓状肌为4条细丝状小肌,均起自指深屈肌腱桡侧,绕至第2~5指背面,止于指背腱膜。作用是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骨间肌位于掌骨间隙,包括3块骨间掌侧肌和4块骨间背侧肌,其作用分别使手指内收和外展。
(二)下肢肌
下肢肌按部位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1.髋肌  分布于髋关节周围,主要运动髋关节。分前、后两群。
(1)前群:主要为髂腰肌,它由腰大肌(psoas major)和髂肌(iliacus)结合而成。其中腰大肌起于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呈扇形起于髂窝,两肌会合,向下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进入股部,止于股骨小转子。髂腰肌的作用是屈髋关节并可外旋大腿,当下肢固定时,可前屈躯干。
(2)后群: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和梨状肌等。
臀大肌(gluteus maximus)起自髂骨翼外面和骶骨后面,斜向下外,止于髂胫束和股骨的臀肌粗隆。其主要作用为伸髋关节,并可防止身体前倾,维持身体平衡。臀大肌宽厚,和皮下组织形成臀部隆起,在臀部外上1/4处为临床常用的肌内注射部位。
臀中肌(gluteus medius)和臀小肌(gluteus minimus)臀中肌位于臀大肌的深面,臀小肌位于臀中肌的深面,二肌均起于髂骨翼外面,止于股骨大转子。两肌共同使髋关节外展。
梨状肌起自骶骨的前面,向外经坐骨大孔出骨盆入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的顶部。可使髋关节外展和外旋。  

坐骨大孔被梨状肌分隔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孔内有血管、神经通过。
 


   
 

  
2.大腿肌  位于股骨周围,分为前群、内侧群和后群。
(1)前群:位于大腿前面,有缝匠肌和股四头肌。
缝匠肌(sartorius)呈扁带状,是人体最长的肌,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内下方,经膝关节内侧,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其作用为屈髋关节和屈膝关节。
股四头肌(quadiceps femoris)是全身中体积最大的肌。该肌有4个头,分别称为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除股直肌起于髂前下棘外,其余均起自股骨,4头合并向下移行为肌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再下延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其作用为伸膝关节,股直肌还可屈髋关节。
(2)内侧群:共有5块肌,位于大腿的内侧,分三层排列。
该肌群浅层自外向内有耻骨肌、长收肌和股薄肌。在耻骨肌和长收肌的深面有短收肌。在上述肌的深面有一块呈三角形宽而厚的大收肌。
内收肌群均起自闭孔周围的耻骨支、坐骨支和坐骨结节等骨面。除股薄肌止于胫骨上端内侧外,其余各肌均止于股骨粗线。大收肌尚有一腱止于内上髁的收肌结节,此腱与股骨之间有一裂孔,称收肌腱裂孔,有下肢大血管穿过。内侧群肌的作用主要是使大腿内收。
 

 
(3)后群:位于股骨后方,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位于股后部的外侧,有长、短两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两头合并以长腱止于腓骨头。
半腱肌(Semitendinosus)位于股后部的内侧,肌腱细长,几乎占肌的一半。它与股二头肌长头一同起自坐骨结节,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
半膜肌(Semimemdranosus)在半腱肌的深面,以膜状扁腱起自坐骨结节。膜状腱膜几乎占肌全长的1/2,下端止于胫骨内侧髁。
大腿后群肌可以屈髋关节,伸膝关节。当半屈膝位时,股二头肌可使小腿旋外,半腱肌和半膜肌可使小腿旋内。
 


3.小腿肌  位于胫、腓骨周围,分为前群、后群和外侧群。  

(1)前群:位于小腿前面,有三块肌,从内侧向外侧依次为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和母长伸肌。
胫骨前肌起自胫骨外侧面,止于内侧楔骨和第一跖骨底。
趾长伸肌起自腓骨的上端,向下分为4条肌腱分别止于第2~5趾中节和远节趾骨底。母长伸肌起自腓骨前面及小腿骨间膜,止于母指远节趾骨底。
小腿前群肌三肌均可伸(背屈)踝关节。趾长伸肌和母长伸肌还分别伸第2~5足趾和母趾,胫骨前肌还可使足内翻。
(2)外侧群:位于小腿外侧,包括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腓骨长肌起自腓骨外侧面上2/3骨面,其长腱绕外踝后方入足底,止于楔骨和第一跖骨骨底。腓骨短肌起自腓骨外侧面下2/3骨面,肌腱绕过外踝后方,止于第5跖骨粗隆。腓骨长、短二肌可使足外翻,并使踝关节跖屈。
 


  
 

 
(3)后群:位于小腿后方,分为浅层和深层。
浅层有腓肠肌(gastrocnemius)和比目鱼肌(soleus)两肌合称为小腿三头肌。腓肠肌以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深面的比目鱼肌起自胫、腓骨上端的后面,二肌约在小腿中部移行为粗大的跟腱,止于跟骨结节。小腿三头肌可跖屈踝关节,屈小腿和上提足跟。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前倾。
深层自胫侧向腓侧依次为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母长屈肌。三肌起自胫、腓骨后面及骨间膜,肌腱经内踝后方至足底。其中,胫骨后肌止于足舟骨和3块楔骨,可跖屈踝关节和使足内翻;趾长屈肌止于第2~5趾远节趾骨底,母长屈肌止于母趾远节趾骨底,二肌分别屈相应的足趾,并使足跖屈。
 

  
 

 

4.足肌  足肌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足背肌包括母短伸肌和趾短伸肌,助伸趾。足底肌的配布和作用与手肌相似,也可分为内侧群、外侧群和中间群,但缺乏对掌肌。另外还有趾短屈肌和足底方肌,有屈足趾和维持足弓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