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接触过SFMA的老师多数无法绕开顶级评估为什么会对功能障碍和无痛关节进行分解。简单来说,一个背部伸展疼痛的患者,生活中会避免伸展姿势存在于日常动作中,也就是他们不会在疼痛的状态下进行功能动作,这排除了黄灯部分,而红灯部分所说的是功能正常和无痛,这说明参与这个动作的所有部分都是好的,不需要进行分解。如何发现产生疼痛的原因,而不是关注疼痛本身。将是我们分析的重点。也就是DN动作。 颈部的分解 上颈部:C0-1,C1-2 下颈段:C2-7
以前我们并没有注意到姿势的改变是否会引起功能的变化,事实证明,改变姿势的状态下,本体感受和核心都会产生改变,几乎对所有下肢和躯干的要求都降低了,导致我们改变运动控制,因此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认为是姿势上的运动控制障碍。 主动的颈部屈曲动作包含了我们对颈部屈曲的运动控制,被动测试的要求是患者完全不参与任何活动,测试者所发出的力量以感受到阻力为准。 如果患者在主动状态下无法完成,而被动可以完成,证明主动控制动作的能力存在问题。倘若在被动状态下也无法完成,则证明存在关节或软组织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TED&/JMD问题。 这时需要注意一点,主动动作异常,被动动作异常,主动和被动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认为也存在部分运动控制问题,只是在治疗方面,SFMA或者所有相关体系都建议我们先进行灵活性治疗,因此这里的运动控制问题会放在灵活性治疗结束后去关注和考虑。 颈椎屈曲分阶段测试证明了SFMA在FMS体系中的整体思路,像拨洋葱一样,将每个区域一层一层的剖析开,整体分析到局部分析再到关节和肌肉的分析,最终找到功能障碍,那就是我们在第一篇中说到疼痛的根源。 SFMA体系是不能将每一截脊柱分析的那么完全,因此需要局部生物力学检查的辅助,这也是我们需要继续给大家展示的内容,在接下来所有分解流程中,我都会用到局部生物力学检查给大家进行分析。 分解到这个步骤,证明整个脊柱存在肌肉或关节或两者都有的功能障碍,且证明C1-2肯定存在灵活性问题,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可以选则触诊和拉伸的方式来确认软组织问题和脊柱问题。 例如:斜方肌上束的牵拉,脊柱棘突的触诊 当然,还有更多的临床检查方式,比如解剖列车,脊柱手法等,当分析到具体阶段后,就可以采取相应技术中包含的治疗方式了,这项内容我们会在下期给大家详细介绍。 颈部伸展模式是SFMA体系中国最简单的一个分解动作,仰卧位的姿势,即是被动,也是姿势上的改变,可直接得出是运动控制问题还是灵活性问题。 ![]() 颈部旋转超过80度,证明患者的鼻尖和下巴都能超过锁骨的中点,这也是颈部旋转的最基本角度要求。而很多人都存在运动控制问题,这时,我们还需要去考虑的是胸椎和肩胛的问题,在理论基础里,我们曾提到过逐个关节理论和区域相互依存,胸椎的灵活性,肩胛的稳定性,下颈段的灵活性,上颈段的为稳定性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我们必须要考虑是否有胸椎和肩胛的运动控制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和颈椎屈曲相同的运动控制障碍。 其它部位的分解动作和颈部屈曲的原理是一致的,大家可以反复推敲得出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