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只有不断进行“心智突围”,才能占领教学前沿阵地!

 智创巅峰搜索 2017-09-04

教育:只有不断进行“心智突围”,才能占领教学前沿阵地!导语: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金顶上的那句话,“人啊,你要认识你自己!”仍如晨光一样照耀我们前行,提醒我们从自己内心去寻找力量!

有一个故事讲:

有四个学者一起搭火车经过黄土高原﹐他们分别是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从黄沙袭过的一个空隙﹐他们看到窗外一只黑色的羊。

天文学家说﹐“原来黄土高原的羊是黑色的。”

物理学家说﹐“怎么这么没有学术精神做这种任意推理﹐你又没看到其它的羊﹐说不定整个黄土高原就只有一只黑羊﹐其它都是别种颜色的﹐当我们看到一只黑羊﹐我们只能说﹐在黄土高原﹐至少存在有一只羊﹐而这只羊是黑色的。”

数学家说﹐“拜托喔﹐看到几分证据就讲几分话好不好?从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情况来看﹐我们只能说﹐在黄土高原﹐至少存在有一只羊﹐而这只羊的某个半面是黑色的﹐说不定它的另一面是别种颜色的。”

哲学家说,“你真有充分的证据证实那里真的有一只羊吗? 会不会只是一个图片看板﹐或是一个小孩穿著羊衣服在玩﹐或是黄沙中的一个幻觉? 我们只能说﹐在黄土高原﹐至少存在有一个现象﹐它让人看起来像是一只羊﹐它的某个半面是黑色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心灵修炼,造成了不同的心智模式。不同的心智模式,决定了人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尽管人思考或处理问题时,有了一定的心智模式,就会迅速简洁高效地完成任务。但,也会因此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不利于创造性的解决新的问题。因此,从事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不断的进行“心智突围”。

教育:只有不断进行“心智突围”,才能占领教学前沿阵地!^O^人的躯体以及躯体所感召,所作用,所应对的自然、社会和世界,都源于人的心灵。对一个教育者而言,要使我们从眼睛到心灵都“节节葱绿”,就必须不断地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不断地进行“心智突围”。为什么这样说呢?

1、教育者的最大作为是点燃被教育者“心灵的火焰”。“火焰要靠火来点燃。” 只有教育者自身时时处处实现“心智的突围”,才能为被教育者送去一缕缕新的阳光,照亮他们心灵世界中的点点斑驳,让他们打开心灵的窗户,舒展内心的温暖,风干“潮湿的记忆”,迸发智慧的火花,擎起灿烂的生活天宇。因为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心智闭塞,死守旧观念、旧思想的教师,会教出视野开阔的学生。

2、教育课程改革中,层出不穷的新观念,新思潮向我们袭来,我们要静下心来,从改变“心智模式”入手,使自己的心灵更加丰富,睿智,深邃和充盈,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自己的教育世界。

3、人的心智发展也许如春天的草芽有多种姿态,也许如夏天的花朵有多种精彩,也许如秋天的山野有多种斑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会直接受到教育者心智模式的影响。处处谋求“心智突围”的教育者,才能给被教育者心智不同的“灌溉”。

4、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受教育者的心智也会不断的突围。他们会对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迫使教育者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

5、教育者“心智的突围”也是教育者自身走向幸福的必经之路。每实现一次心智的突围,就如同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绽开了一朵鲜花。人生一路走来,就会鲜花朵朵相伴,心灵的蝴蝶也会如潮一般扬起,教育的世界又怎能不缤纷秀美?

6、越是优秀的、有经验的教育者,越要努力实现“心智突围”。因为经验、优秀的另一面写作“僵化、死板、自负”等字样。

教育:只有不断进行“心智突围”,才能占领教学前沿阵地!^O^教育者,从自己的心智突围开始工作吧!在每一个清晨,想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株新草;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建构起能自我突围的心智模式。这种能自我突围的心智模式,至少具有这样几个要素:

1、“豫”的思维起点

《礼记》中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豫 ”就是事先对要做的事情进行策划、规划,作出明确具体的安排。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管理者,都必须从策划和规划做起。比如,在英国学校,每年都有一个《工作策划》,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切合实际的规划;中国国内注重教师、学生和学校策划的也越来越多。

2、“柔”的思维方式

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具有高智慧的人才,修炼头脑让思维更快、更强、更高不再是少数天才的事情,它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对教育者来说,更不例外,需要像学习数学一样学习智慧,像锻炼身体一样锻炼头脑。那么。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人的思维,可以分为刚性思维和柔性思维。所谓刚性思维是指一种本能的思维,所谓柔性思维是指一种聪明的思维,它能根据问题的变化迅速自组织调控、判断、反应。从理论上讲,柔性思维是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复杂性的思维,刚性思维是封闭性、静态性、模仿性、简单性的思维。教师要能自我实现心智入味正需要一种柔性的思维。

比如,一位教师有过这样的经历——“今天,为了臭美。我穿了一条时下比较流行的低腰裤裤。没想到,在课堂上,漏了点点肚肚,竟被眼明的学生发现了,并大笑着大声说:“老师的肚肚漏出来了!”其他同学的目光“唰”地投向我的腰际。我晕!这小子,不看黑板,看我这里干吗?我用一只手麻利地扯了扯衣服,企图拉长掩盖一些。看到正学的“吃饱”这个词语,我灵机一动:“呵呵,看来老师吃得饱饱的哦!”我故意很夸张地挺了挺肚肚。一下子,小朋友都学着我的样子做出吃得饱饱的样子,再也没来看我的蛮腰了。我长长地吁了口气。”

这个教师就具有柔性的思维。

再比如,最著名的六顶思考帽思维方法,就是柔性思维方法。“六顶思考帽”针对人们通常思维的混乱性和杂和性,以六顶颜色不同的帽子来做比喻,把思维分成六个不同的方面:

▓红帽:表示直觉和情感;

▓蓝帽:代表思维的组织和控制;

▓黑帽:表示事物的缺点、危险和隐患;

▓白帽:表示客观全面地收集信息;

▓黄帽:表示寻找事物的优点及光明面;

▓绿帽:表示创新。它要求人们在一定的时段内只能从一个方面考虑问题,从而改变了人们通常所采用的混乱无序的思维方式,使人们的思维变得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积极、更具备创新能力。

3、“吸”的思维心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专家引路。每一个教育者都要如磁铁一样,深深地扎根整个世界,学习一切优秀的心智模式。

比如,一位教师阅读到这样一个故事:

古代波斯有一个国王在狩猎时,路过一农庄,见一庶民女子,就叫她拿洗脚水来!女子立刻到井里取水,国王洗了脚,觉得水温温的,很舒服!国王又说:“我想洗脸,再拿水来!”女子立刻再去井里取水,稍凉,洗起脸来,好舒畅!国王再说:“我口渴了,想喝水!”于是该女子又到井里取水,冰凉的,一喝,好清爽哦,国王一饮而尽!这时,国王满心欢喜,也问该女子:“怎么你三次拿水给我,温度是不一样的?”庶民女子恭敬地说:“大王,您要洗脚的,我是取井里阳光能照射到的表层井水,比较温;您要洗脸的,我是取井里中层、稍凉的水;而您要喝、要润喉的,我是取井里最底层、最冰凉的水!”波斯王心想:“此女最用心,最适合做我的王妃!”即立下决定,把她带回宫里,册立为妃。井里的水,表层、中层、下层的温度不同,每个人都知道,但除非有“用心”,有“关怀别人的心”否则很难有此“打水的智能”啊!

读到这里,教师能否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想到教育者的关爱、智慧等诸多问题,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样的教师也就具备了“吸”的思维心向。

4、“新”的思维结构

一个走在教育前列的教育者或学校,首先应该有我们时代最新的思维结构,并且这个思维结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5、“创”的思维灵动

心智模式改变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力不断散发出新的光彩。创造力从何而来?从稠密思考中来,从言说对话中来,从行动求解中来,从艺术的创想中来……

日本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说明人具有道德、具有慈悲、具有关爱、善良的信息,能够对其它物质产生作用。他让两个小学生对着两个瓶子里面的米饭说话。其中一个小学生放了学,放下书包,对着这瓶饭说赞美的话“你好,喜欢你”另一个小学生,对着另一瓶饭说“混蛋,你混蛋”。这样持续了一个月以后,两个瓶子里的饭都起了不同变化。其中,每一天获得这个小学生赞美的一个饭罐里的饭,变成了醇香的,香气逼人带有点米酒味。而另一瓶经常挨骂的饭,隔着玻璃看都是黑糊糊的,一打开盖子,就臭不可闻。通过这个实验,教师告诉学生:任何物质都能感受到善的、美的、丑的、恶的信息,这个能量是在相互传递着的。

这个教师的做法无疑是有创造性的。

教育:只有不断进行“心智突围”,才能占领教学前沿阵地!^O^教育者如何进行“心智突围”,进行自己的心智突围是有敲门的,乔治、爱德华兹认为有这样几条途径

A、存在着一条潜在的反向达到成功目的的通道。

B、从更广阔的环境看,存在着比预期终点更深远的终极终点,在起点与终点之间存在着众多的通道。

C、采取迂回的策略,有时更容易到达终点。

在我看来,对于教育者来说,有这样几条路径:

1、拨开遮蔽的感知范畴。

有个故事讲:一个大师对学生出来这样一个选择题:

有三个人,每个人手中都捏着一块小木头。现在他们同时放开手。会出现哪种情况:

第一个人手中的木块向下掉;

第二个人手中的木块向上运动;

第三个人手中的木块保持不动。

结果,没有一个人选择全都有可能。这就是很典型的感知被遮蔽的案例,因为这个题目并没有说,木块是在什么条件下,如果在水中。会上浮,在太空中当然会保持不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维错误的90%来源于感知的错误。我们信仰真理,而事实上,我们往往把自己想要的当作真理。因此,教育者要实现心智突围,首先要拨开遮蔽的感知范畴。

2、拾起飘散的思想碎片

思想的碎片是产生、孕育伟大思想的材料。滴水穿石。集腋成裘。将这些碎片拾起,编织成有价值的思想链条,就会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总会有一些体会,或者思维所得,如果把他们积累起来,就成了心智突围的材料,或“量的积累”。我有一本书叫《新技术时代的学习与最优化》。就是根据多年对学法指导研究中一些思想的碎片中整理出来的。

3、吸纳多元文化的思想精髓

吸纳多元文化,除了读书,还要行万里路,阅人无数,专家指路。如果教育者心灵被劳动与创造所激励时,那么,他们无论阅读何书,每一页都会变得熠熠闪光,意蕴无穷,每一句话都意义倍增……会觉得作者的见识有如天地一般宽广无边。

教育:只有不断进行“心智突围”,才能占领教学前沿阵地!4、建构教育的概念群落。

有人认为,如今,我们的时代正在从信息技术时代进入概念时代。谁拥有了新的鲜活的概念,就拥有了财富,拥有了受众,拥有了自己独特的世界。

买产品不如买概念,目前所谓的概念房产、概念车、概念日用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超级女生”就是一种概念。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了“概念研究与发展”部门,每年投资50亿,用于概念研究与发展。

正因为如此,不少教育者开始构建自己的教育概念群落,比如,有一个校长建构了启慧教育,以“开启官能,培育慧心”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这就是一种形式的教育概念的建构。

我认为,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问问自己:你有核心的教育概念吗?你的学校有核心的教育概念吗?自己心中应该有一个概念群落。这个群落是由核心概念和子概念组成的一个系统。有了自己的概念群落,才能真的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我们需要概念,同样,我们也需要可供概念埋葬的墓地。

5、投入教育变革的浪潮中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甚至图像、印象等。教育者要超越常规的心智模式,就必须全心投入到教育变革的洪流之中,让变革的浪潮来更新我们的思维。

6、营建自己的心灵智囊

一个人心灵的丰富与充盈,需要与众多的心灵碰撞、对话,以及点拨、安抚与融合。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营建自己的心灵智囊,通过平等、高效的交流,达到增长智慧,陶冶心灵的目的。比如,一位校长说出了这样的理想:

“在我的学校,应该是“上者为闲”,校长不要陷入事务主义,不要成为救火队长,要相对闲一点,这样才能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能者居中”,能干的人做中层干部,强化提高执行能力;“专者居前”,专业人士担纲一线;“智者在侧”,要有一个智囊团在校长身边参与决策。”

其实,这也是一位校长的心灵智囊。

教育者如果不断超越心智模式的心灵,他便有着广大无边的能量,远远超越了肉体的有限功能,而可以连接宇宙智慧、宇宙能量,使之在人体中顷刻爆发出来,产生不可思议的智慧和能量。

教育:只有不断进行“心智突围”,才能占领教学前沿阵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