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海派玉雕大师,竟然将古代的玉器改造的这么美!

 cxag 2017-09-04

通过明身份、别等级来构建社会秩序的周代,圭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周礼·春官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除了天子之外的公、侯、伯三个爵位均持玉圭,虽然名称有所不同,单形制样式并无差异,因而其尺寸的大小成了区别的关键。

山西侯马东周祭祀遗址出土龙山时代神鸟纹玉圭

恰如《考工记·筑氏/玉人》中的规格标准:“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

乾隆皇帝收藏的龙山文化鹰纹圭

随着社会的发展,玉圭已经不再作为区别身份等级的标识,其简单独特的形制和久远的历史文化意蕴,却颇值得珍赏玩味。乾隆作为一个非常爱玉的皇帝,这样的古玉自然也很为他所喜爱。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龙山文化鹰纹圭,上面就留下了他的题诗和“古稀天子”落款,足见其喜爱程度。

海派玉雕大师刘海先生创作的《玉圭》

当代人来说,不可能像乾隆那样,将一件古玉作为日常把玩鉴赏的用品。同时,由于时代背景差异和审美的变化,喜欢玉圭的一些玩家或玉雕大师,会通过仿制并改造古玉的样式,来达到鉴赏把玩的目的。通常这类玉器的造型要求处理更加圆润饱满,以增加握在手中摩挲时的舒适度。

玉圭原件和重新改制的玉圭

海派玉雕大师刘海先生创作的这件《玉圭》,正式从乾隆收藏的那件为原型改制的。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这件玉圭所采用的平首样式以及纹饰,和乾隆的那一件都同出一辙,只是在玉圭上一些细节进行了改造处理。

改造前后的边棱细节对比

我们明显可以看到,改造后的玉圭各个边棱,都被处理成为平滑的弧面。玉圭原本简单平整的两个梯形大面,变得微微向外鼓起,造型给人一种饱满优美而富有张力的感受。加上对长度进行大幅缩短,玉圭整体变得小巧圆润,更适合拿在手中把玩。

纹饰细节对比1

纹饰细节对比2

再看玉圭上装饰的图形纹样,刘海大师以粗细适中的阳线勾勒纹饰,使得纹饰内容清晰鲜明,易于辨识。玉圭上的弦纹装饰严整细致,两侧的主体纹饰又各有特点。一侧为对称的鸟形侧面,勾连曲折,精秒奇异;另一侧则是一只展翅引颈的飞鸟,扶摇直上,灵动可爱。

和古代的玉圭相比,这件新作的线条同样流畅均匀,平整细致,只是古玉上的纹饰因长时间的磨损显得柔和模糊,而新作的线条清晰刚劲,各有韵味。总体而言,重新改制的玉圭纹饰与器物外在形制、以及玉材搭配自然和谐,给人的印象别致而美观。

新作玉圭在玉料的选择上也是十分讲究,虽然材质不是和田籽料,但无论其细度、润度均属上乘。如果用手电打光观察玉圭的内部,几乎看不到任何的结构,可以说玉料质地的细腻程度达到了趋于完美的状态。

光泽柔和质地油润的玉料

就其润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首先从视觉的角度出发,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柔和的油脂光泽;其次从触觉的角度去体会,皮肤蹭过器物表面时略带滞感的顺滑油润十分舒适。

颜色浓淡均匀、柔和淡雅

再结合玉料柔和淡雅、浓淡均匀的颜色,这件作品给人的印象犹如一位古典美人一般,端庄娴静,清新脱俗,气质出众,越品味越想品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