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卑与超越》

 老得很优雅 2017-09-04
关于作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心理学三巨头之一。他既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也是弗洛伊德的反对者之一。阿德勒强调社会文化和自我奋斗对个人的影响,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关于本书
本书是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阿德勒从“自卑感”这一核心概念出发,从家庭关系、学校教育、职业选择等多个领域中选取案例,介绍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和个人价值的理解,并给出了诸多实用的建议。
核心内容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类进步的底层动力;遗传等先天因素并不能决定人的命运,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目标,也可以通过与他人建立合作,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个人价值。
 


一、自卑感是自我超越的动力
自卑感在个体心理学中是一个基础概念,并非一个贬义词。在个体心理学看来,自卑感是人类文化的基础,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
1. 人人都有自卑感
自卑感是人类的底层情感。并非只有看起来胆小、懦弱的人才会自卑,即使是表面上很强势甚至是很自负的人,内心也同样有自卑感。
【案例】
三个孩子第一次去动物园,尽管他们在看到狮子时的反应看起来截然不同,但其实只是自卑感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那些表面自负、不容置疑的人,许多都是内心自卑、容不得批评的“纸老虎”。
2. 自卑感有可能演变成自卑情结
如果一个人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不敢面对困难,那就只能用其他方式寻求优越感,自欺欺人,导致自卑情结。
【案例】
一位少女从6、7岁就开始偷东西,经常夜不归宿,跟男生鬼混。阿德勒诊断后认为,这些出格行为,实际上是她对母亲的报复。少女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只能转而通过这些行为来寻求优越感,向母亲宣战。这就是典型的自卑情结。
二、人人都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自我超越
遗传、童年经历等先天的生物性因素,并不能决定人的命运,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完成自我超越。
1. 人可以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创造性解读
童年经历的确会对人造成影响,但却不能决定人的行为。同一种经历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因此,真正束缚我们的不是环境,而是思想。
【案例】
如果一个孩子家里很穷,童年不幸福,并不意味着他长大后也得不到幸福。他既可能埋怨命运不公自暴自弃,也可能想奋发图强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同的解读方式,会给他带来不同的命运。
2. 要改变行为,先从改变目标做起
个体心理学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未来的目标。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目标服务的。
【案例】
一位病人长期头痛,多种方法都难以治愈。阿德勒认为,这是他把头疼当做了逃避问题的手段,他在以头疼为借口,来摆脱眼前的问题,如果不明白这个目的,就无法治好他的病。
三、人生的意义在于合作
个人要想实现人生意义,就必须与社会建立合作,给全人类创造价值。与他人合作,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方式。
1. 人生中的所有问题,本质上都是合作问题
阿德勒将人生中的所有困难,都归纳成了三个问题:职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和婚姻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合作,本质上都是合作问题。
2. 要达成合作,就要把注意力放在合作方身上
过度关注自己,是许多问题的根源。为了达成合作,我们需要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出去,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合作方。
【案例】
婚姻需要夫妻双方建立合作。真正的合作,意味着夫妻双方完全平等,而不能是一方支配,另一方服从。因此,即使丈夫挣钱多,也只是在承担家庭生活中的正常分工而已,不能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而是要和妻子共同管理家庭。
金句
1. 不是遗传或者经历在决定孩子的能力,真正束缚一个人能力的,是他自己的思想。
2. 真正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是我们想要达到的那个目标。要想改变自己,就要认清自己的目标。一旦校准目标之后,你就会像弓箭手一样,绷紧身体和精神,让自己的一切行为都为你锚定的这个目标来服务。
3. 一个人的意义,只能在跟别人的交往、合作中才能体现出来。如果你把自己跟别人切割开来,那你的人生意义就等于零。人生唯一的意义,就在于对别人和整个社会做贡献。
撰稿:汪花生
脑图:摩西
讲述:成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