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余老师说

 仙人掌qq 2017-09-05

图:hexun.com


        我们这代人生活在一个高度实用主义的时代,学什么,做什么都讲究“有用”二字,有用的事情就做,没用的就不做。


        而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更是如此:


        弹钢琴是有用的,玩沙子是没用的;


         背唐诗是有用的,看小人书是没用的;

        

        下围棋是有用的,玩积木是没用的。


         所有考不了级、不能拿证、没有加分、不算特长、无助于考重点的,家长都振振有词:

        “学这个,有用吗?”

 

        而在中国父母的认知里,就连知识都被划分为有用和无用。


        有用的知识助人升学求职、走上人生巅峰,而那些“无用”的知识则压根不该花时间去学。


图 :.baike.com


        你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乔布斯的例子。


        这位苹果之父曾谈到,他从斯坦福大学辍学,放弃了自己的“有用”专业去听美术课,研究san serif 和serif字体。


        这在当时看来完全“无用”和“浪费时间”的举动,在他十年后设计第一台Macintosh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乔布斯说:


“如果我当年没有去上这门美术课,苹果电脑就不会有这么漂亮的字体。


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 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


 


        可能很多人会说,这只是一个特例罢了。


        可是它却结结实实地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大量“无用”的知识是由不在乎它们是否有用的人积累起来的,等到时机成熟,我们就可以用过科学的方式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所谓无用的知识,不过是你不知其有用之处,又或者你并没有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知识等级。



首先,知识是什么?


        能称得上知识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客观的能被验证的相对正确的


“客观的”:


知识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以拥有共识的人数多少为转移。

 

“能被验证的”:


知识不是猜测。也许未来,某些猜测真的会成为知识的一部分,但在被切实验证之前,它们依然不能算作知识。

 

“相对正确的”:


任何正确的东西都是建立在某个框架之上的,比如现有的科学水平。当框架本身发生了变化,原来正确的东西当然就不正确了。知识,只能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而被不断修正,人类的探索还在继续,就只能说相对正确、现有正确。




知识还分层次?


        即使到了现在,人们也总是常常以为学历就代表知识,学府排名就代表拥有的知识排名,且读书年头越长,知识就越多。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理解,是由于他们不清楚知识的繁复,总以为念了十几年书就跟把一根装满各类知识的记忆棒插进了脑子里一样,突然变得无所不知。


        很多关于高层次知识的修行没人教,也没法教。



信息知识:

我们从外界直接摄取来的那部分信息。

 

加工知识:

比如你接收到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样的信息。思考过后,发现不扫一屋跟不能扫天下没有什么关联,不做小事就无法做大事的前提是得看彼此之间的关联性是不是够强。在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后,这是属于你的知识。

 

体系知识:

在某个领域拥有足够多的加工知识,并有能力将它们有机地捏合成一个整体。

这里有两个要点:一个是这些知识彼此之间是有强关联的,属于同一个系统;另一个是组合起体系知识的是加工知识。

 

智慧:

它可能并不像下面几层知识那么具体,但它却是真真正正的由大量体系知识搭建起来的。至于把什么和什么搭在一起、怎么搭,都只有靠自己才能完成。




并非所有的知识

都同等重要


        知识除了分层次之外,在同一层也是有天壤之别的,比如我们直接摄入的基础信息知识里,有效程度也有差别。

 

        有些知识是孤立的,无法或者很难跟其他知识产生“化学反应”。


比如鸦片战争是何年何月发生的这类历史史实;


比如《新华字典》第68页第三个字是什么?


        你能说这些不是知识吗?你能说这些知识无效吗?你只能说,这些相对比较孤立的知识是“次有效知识”


图:zhulong.com


        有效知识和次有效知识的差别就在于知识本身的连结点数量可应用的范围


        有效知识本身可以引发进一步思考,还能通过与其他知识的联结,改变其他知识或孕育出新知识,而次有效知识就极少能干这些事。

 

        因此,当我们摄入基础信息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多摄入有效知识。




碎片阅读 VS 系统阅读


        阅读分为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


系统阅读:

一般指的是阅读系统书籍的行为,也有可能是尚未成书的。如果从知识的分类来看,阅读的至少是“体系知识”。

 

碎片化阅读:

阅读的是某些知识碎片,这些知识碎片没有形成体系,可能只是某个结论或某个观点

碎片化阅读是针对阅读对象而言的,并不是你花多少连续时间在阅读上。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认可系统阅读好处多多,但它的弊端也同样明显:大多数时候系统阅读都是需要大块时间的。

 

        而这些缺点却恰恰是碎片化阅读的优点。但同时,你会发现很多人好像什么都懂一点,但要真问两句,可能什么都不是真懂。


图:kedo.gov.cn


        这样的局面怎么破?


        我们需要一些能力,能够从碎片化的知识中迅速抽离出我们需要的东西。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先建立起自己关于判断知识的知识体系。


        ●  首先,能分辨出哪些能要、哪些不能要。


        ●  其次,针对自己要的东西,补齐相关需要的背景知识,将碎片化阅读变成我们建立每一个知识体系的入口。


        从碎片化阅读起步,从而顺利过渡到系统阅读。




有什么办法

可以打造知识体系?


1 . 

完善你的“元知识”


元知识:

组成知识本身的更基础的知识,以及控制与调节知识的知识。

简单地说:要得出A知识,首先要掌握哪些B知识,以及从B到A的算法是什么。


        方法是:坚持用科学、辩证和逻辑的思维来往自己的脑子里加东西。


        同时,遇到跟自己现有知识体系不符的东西能用客观、理性和思辨的态度去对待。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这样的思考习惯,当有了一定的基础打底之后,就会更有能力,也能更加快速地判断哪些知识是你该深入挖掘、能拿来给你的知识体系添砖加瓦的,哪些是一眼就知道无须再浪费时间去了解的了。



2 . 

学会深度思考


        元知识决定了知识大厦的有效性,若是元知识有误,那么往上加的东西越多,只会错得越离谱。


        深度思考主要是一个发现错误、发现矛盾,并及时修正元知识的过程,而非完全顺着脑子里原有的条条框框深化固有知识的过程。


        这句话不代表深度思考就不能往原有的知识体系里加东西了,但应该非常警惕,用本质化和逻辑化思考的方式去测试元知识的正确程度。


        “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逻辑上有没有毛病,它本来该是什么样……”



3 . 

分享、分享、再分享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第一,分享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


        我把好的思想或方法论分享给你,你多少有所得。也许你会提出一些不同的东西,触发我更多的思考。单单是我自己在分享的时候,也是一个对知识的自我记忆和强化的过程。

 

        第二,分享是一件能倒逼你完善知识体系的事。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要做一次分享之前,就会特别主动认真地学习,原因就是怕出丑。


        第三,每一次分享过后,将各类反馈进行归类和收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查漏补缺的方式。


        因为随着你分享次数的增多,你会收集到各种各样的见解和问题,这就跟雇用了一批黑客帮你“捉虫”一样。



        任何一个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大学里学习的知识90%都会被忘记。

 

        英国数学家阿尔弗雷德·怀特海德写过一本教育学经典——《教育的目的》。他提出了“惰性知识”(inert ideas)——被动接受的知识。


        怀特海德认为,简单地教授知识,但不让学生去使用它们、把它们和其他的想法联系起来是有害的。

 

        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是这么说的,忘掉知识之后,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


        引申一句:知识可能会被遗忘,但一个人建立起的知识体系就是那剩下的东西




< end="">


文章选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