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人转的唱腔音乐

 9252娃儿 2017-09-05

二人转的唱腔音乐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主要曲调(简称主调)

   辅助曲调(简称辅调)

   专腔专调(简称专调)

   小曲小帽(简称小调)

   杂曲杂调(简称杂调)

   一.十大主调

   胡、牌、文、武、抱、红、縻、四、翻、靠

   1. 胡胡腔

  二人转主要曲调,节奏欢快、红火,旋律跳跃性大、高亢、豪放。大多数用于二人转节目的开头,适于交待故事的时间,地点,背景,环境以及主题。胡胡腔是上、下曲体结构带行腔的曲调,上句尾音落“2”,下句尾音落“1”,适于七字句和十字句唱词。胡胡腔曲调丰富,顿板颇多,有[头板胡胡腔][二板胡胡腔][三板胡胡腔][快板胡胡腔][南边道胡胡腔][大尾巴胡胡腔][对花胡胡腔][干板擂胡胡腔]等多种变化形式。

   2. 喇叭牌子

   又名[车趟子] 二人转常用曲调,它有三种板腔:

   4/4 节拍(击三节板) 通常称之为[喇叭牌子]

   2/4 节拍(击一顶一) 通常称之为[二流水喇叭牌子]

   1/4 节拍称为[快板喇叭牌子]

  喇叭牌子上下两句唱腔后面均有由喇叭为主奏乐器的过门,由此得名,它的曲调喜庆,明朗,过门节奏鲜明,动性感较强,长于刻化赶车,走路等活动。

   3. 文嗨嗨

  二人转主要曲调,上、下句曲体结构带行腔。文嗨嗨旋律性强,抒情,落音固定,上句-2-1,下句-6-5,文嗨嗨分慢板,中板,快板三种。

     4. 武嗨嗨

  二人转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曲调,是二人转节目的支撑曲调。武嗨嗨曲调平稳舒缓,节奏变化丰富,甩腔棱角大,过门规范,红火,长于演唱大段唱词。

   5. 抱板

   也称[流水]是一种朗诵调,绝大多数是归“6”调式,没有乐队伴奏,其中还包括一种旋律性较强的曲调称[抱板腔]。

  6. 红柳子

  是单出头和拉场戏的支撑性曲调,落音规范,上句-1,下句-3,甩腔-6。它旋律朴素,是说唱性和戏剧性并存的曲调,红柳子是4/4节拍,击三节板,节奏平稳,舒缓,长于表达庄重,深沉的情绪和气氛。红柳子中还有一种板腔叫[硬口柳子]往往用在一个节目的最后段落。

   7. 哭縻子

  是一种悲调、哭腔,一些悲剧、苦戏里经常使用。縻子是慢板曲调,上句落“5”,下句落“1”,一号縻子即是[还阳篇],二号縻子称[哭縻子],三号縻子即[小悲调],四号縻子为[英雄悲]。

   8. 四平调

  又叫[东北大鼓调],它是从东北大鼓移植到二人转里来的,它节奏缓慢,旋律抒情细腻,长于演唱大段唱词,词格十字句为最佳,多个字显得好唱,俏皮灵活。

   9. 小翻车

  又名[句句欢],属于激情板腔,大多数用在一个剧目的最后段落,结尾处,它的腔格,词格适应性广,节奏自由,摆字灵活,抻一抻,紧一紧都行,1/4节拍。

   10. 靠山调

  又名[穷棒子调][盘家乡调][擀面调],其节奏平缓,常于叙事,拉场戏的支撑曲调,靠山调旋律朴素,憨实,规律性较强,从而易记,上口,颇具戏剧性音乐语汇特点。

   二.十大辅调

     1. 秧歌柳子

  又称[春歌调][拜庙调],是我国东北春节时闹秧歌唱的曲调,大多是无文场乐器伴奏,只配以锣鼓,它曲调高亢,红火,奔放,爽朗,风格韵味浓郁,长于表现欢庆,赞颂的情节和场面。
  
   2. 大救驾

   是个两句体的腔格,上下句都有较长的行腔,大救驾在二人转节目里只演唱一、二番,也可男女演员合唱一番。
  
   3. 打枣

   此曲调颇为抒情,腔格词格较为特殊,适于演唱三条腿的唱词。

   4. 三节板

  又名[三节腔],是上下句曲体结构带甩腔的曲调。落音规范:上句-3,下句-1(变化音6、3),甩腔5(变化音6),节奏特点是黑板起唱,尾字落中眼每小节的第三拍,旋律音符多,行腔较少,韵味软浓,是抒情板腔,演唱三节板讲究“慢板升味儿”,“慢而不断”。

   5. 羊调

  全称[扯羊尾巴调],此曲调多是一替一句或一替半句唱,以俏口“哪啦伊呼咳呼咳”代替过门,它节奏适中,旋律跳跃性大,明快,爽朗,而且幽默风趣。

   6. 西口韵

  又名[五字锦],是带有抒情性的叙事板腔。长于对人物形象,衣着打扮,举止动作的刻画和描写。二人转的“夸奖篇”“观街景”多用此曲调,是四段体的曲体结构,第一段--五字锦,第二段--三字联,第三段--五字叠句高潮,第四段--甩腔,四段体不是完全套曲,而是可以拆,选使用。

   7. 慢西城

   占据二人转唱腔的主要领地,演员爱唱,编曲爱用,听众爱听,演奏员也爱伴奏,其特点是:

   1) 旋律好听,2) 韵味迷人,3) 便于塑造音乐形象。

   4) 上下句都有行腔,5) 便于抒发感情。

     6)一句唱,7)一个过门,8) 便于表演。

   9) 过门色彩鲜明,10) 乐汇对称,11) 便于掌握。

   12) 唱腔,13) 过门规范,14) 好学,15) 好唱,16) 好听,17) 好使。

   18) 行腔可高可低,19) 便于男女分腔。

   20) 两句唱腔和过门尾音落里,21) 外敞弦,22) 便于伴奏。

   23) 移植,24) 借鉴二人转里不25) 生搬硬套,26) 风格统一。

   8. 小悲调

   是一种哭腔、悲调,有时还有风趣,幽默感,从而形成悲剧喜唱的特点。上句落“2”音,下句落“5”音。

   9. 英雄悲

   又叫[公子悲][四号縻子],有行腔还有垛句,旋律舒展,节奏平缓,词格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

   10. 锯缸调

  它是我国很多剧(曲)种都使用的曲调,曲调旋律通俗,落音规范,上句落“5”,下句落“1”,一句一过门,便于表演,拉场戏多爱使用此调。

   三.专用曲调

   1. 慢中紧

   又叫[诉情调]《刘小姐探病》中的专用曲调,是一个激情板,抒情板和叙事板三种板腔并存的曲调,表现力丰富,可塑性强。

   2. 思情调

   《刘小姐探病》中专用曲调。
  
     3. 哭楼调

   《刘金锭观星》中专用曲调。

   4. 纱窗外

   《二大妈探病》中专用曲调,曲体是由四个乐句16小节组成的歌谣体结构。
  
   5. 对菱花
 
   《二大妈探病》中专用曲调,由东北民歌发展而来。

   6. 三不

   7. 正

   《小天台》中专用曲调

   8. 佛调

   《小天台》专用曲调,适于表现思念,感伤,期待等情绪。

   9. 小下楼

   《小天台》剧目中丫环下楼时用的曲调,这个曲牌由东北民歌[妈妈好糊涂]演变而来。

   10. 鸳鸯扣

   《富贵九子图》中专用曲调

   11. 反西凉

   又叫[唐王领兵调]或[得儿嗨调]《寒江关》中专用曲调,曲调结构严谨,旋律流畅,跳跃性强。

   12. 拦马正

   又叫[十爱调],寒江中专用曲调,是由[靠山调]演变而来,上句落“6”,下句落“5”,甩腔落“3”。

   13. 姜须进帐调

   又叫[反影调],《寒江关》中专用曲调。

     14. 樊梨花五更

   又叫[补汗榻调]《寒江关》中专用曲调。

   15. 三不

   16. 格

   又叫[八不合]《寒江关》中最后一个曲牌,由民歌《茉莉花》发展而来。

   17. 报花名

   18. 《王美蓉观花》中专用曲调

   19. 上北楼

   《上北楼》中专用曲调。

   20. 谭香哭瓜调

   《谭香哭瓜》中专用曲调,上句落“5”音,下句落“2”音。

   21. 茨儿山

   《茨儿山》专调,曲调流畅,歌唱性,叙述性兼备,适应边唱边舞。

   22. 西口靠山调

   《鸳鸯嫁老雕》专用曲调

  23. 开嚎调

   《小老妈开嚎》专调,由[喇叭牌子]发展而来。

  四.小曲小帽

   1. 微调式曲调:[瞧情郎][放风筝][打秋千]

   2. 宫调式曲调:[绣云肩][小看戏][下盘棋]
     
     3. 商调式曲调:[茉莉花][小拜年][探书房]

   4. 羽调式曲调:[九反朝阳][绣灯笼][对花]

   5. 角调式曲调:[绣占布]

   五.杂曲杂调

   1. 神调

   2. 十三嗨

   3. 传令调

   4. 老摔镜架调

   5. 压巴生

   6. 仿西河

   7. 垛口大鼓

   8. 评剧调

   9.京东大鼓调
 
俗说有"四梁""四柱"之称

 

"四梁"指的是大四套曲目

 

有<<钢鉴>><<清律>><<浔阳楼>><<铁冠图>>

 

"四柱"指的是小四套曲目

 

有<<西厢>><<兰桥>><<阴魂阵>><<李翠莲盘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