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晓枫:到了南充不想走

 元霄2017 2017-09-07


春日阆中 来自万卷风 04:52


  周晓枫

  1969年6月生于北京。 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做过8年儿童文学编辑,2000年调入北京出版社,从事杂志编辑工作。 主要写作散文,曾出版个人作品集《上帝的隐语》、《鸟群》等。曾获冯牧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十月文学奖、 人民文学奖等奖项。曾担任张艺谋文学策划,参与《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归来》等电影的策划。


▲阆中夜景


  在著名女作家周晓枫的文章《春日阆中》中可以看出,她对南充的印象非常深刻。流淌的嘉陵江、悠久的人文历史和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让她禁不住发出“来了便不想走”的感慨。为此,她曾两次赴南充,感受这里的文化气息和闲适生活。


初到南充 她满眼惊喜


  2008年4月, 周晓枫因为创作首次踏上南充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 在这位北京才女的眼中,南充的美久闻不如一见。到南充后,她满眼惊喜。


  周晓枫说, 她以前对南充的认识仅限于纸面上的辉煌,而通过到这座城市实地采风,才发现这个她曾经认为的小城, 不仅诞生了很多历史名人,还有许多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许许多多纸上感受不到的美。


  当年, 周晓枫告诉记者:“第一次来到南充,完全是陌生的感觉,甚至连阆中的‘阆’字也不知其意。但是,经过走访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景观和深入了解,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让我感到深深震撼。从巴国传奇到三国文化,从历史名人到现代伟人,我觉得这座城市就是谜一样的存在, 让我充满一种探寻的冲动。此外,这座傍江而立的城市,也以它充满地域特色、热情纯朴的本质,以及美丽环境深深地吸引了我。漫步于城市街头,听南充人讲历史久远的故事,让我感觉特别畅快,从而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图by网络


再到南充 她满心依恋


  2010年,周晓枫随中国散文名家采风团赴南充,故地重游,让她充满惊喜,也多了几分亲切感。一路走来,每当到达曾游历过的地方,她便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向同行的作家热情介绍,仿佛自己就是这座城市的导游一样。


  重游阆中, 周晓枫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的厚重人文底蕴,特别是在阆中江边,在宁静而又灯光绚烂的氛围中,看皮影表演、泛舟听民歌……她非常激动,让她产生了“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之感。后来,她把这段经历和感受写进了文章中。


  周晓枫两次南充之行虽然短暂,但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南充就是一个美丽又充满内涵的女子,耐看耐读,而又让人流连忘返。来了不想走,这里的生活非常安静和闲适,不仅让外来者心生羡慕,更给人一种理想家园的感受。”周晓枫告诉记者,在见惯了北上广等大都市喧闹的环境和复制般的建筑后,南充的清新安宁和颇具特色城市建筑,让人心生舒适。“或许这是我作为一名作家天性的浪漫,但南充又何尝不是现代人追求的梦中家园。”周晓枫感叹地说。

图by网络


相关链接·名家美文

春日阆中(节选)
周晓枫


  2008年4月,我来此地之前并不认识这个字:阆。它的字形,似乎是一种隐喻: 门楣之后伫候着温润的良人或良辰。因为事先不抱任何期待,当不经意间进入这座具有2000年历史之久的古城———仿佛窖藏的老酒被开启,我体会到一段有若微醺的幸福时光。这是一次格外美好又格外漫长的宿醉,以至两年之后,我要重游阆中,希望现实和记忆如梦一般再次叠合。


图by网络


  这是2010年, 春天仿佛浩大地让万物复苏与繁茂的诺亚方舟在我们身边停靠下来。这是五月的南方,湿润、清新, 少女眼睛里微微漾动的泪光那么动人。来到阆中,我们先上锦屏山。山体不大,也不险峻,但具灵秀之气。树木葱茏,雀鸟穿梭于枝条,穿梭于绿色迷宫各个曲折的通道, 我听到它们远远近近地彼此呼唤, 或者自由自在地独唱。身置其间,我像一粒找到归宿的尘埃。我知道,倘若从古城向这边遥望,此山形似屏风,亭台、树木、人物和飞鸟, 仿若是用精湛的蜀绣手法刺绣在上面的。 就在这灿若锦屏的山上,我隔江向对岸望去,看不清那些古老院落和街巷的细节, 只见黑灰色的檐瓦重重,排列绵密,鳞片似的……整个古城, 像是巨鱼露出来的宽展展的背脊。 一定是这神话般的巨鱼贪恋阆中美景, 才蓄意搁浅, 为了能日夜啜饮锦屏山下这一弯嘉陵江水。


  晚上坐船,夜航嘉陵江。船上的男歌手声音嘹亮,高亢处声若裂帛;他身后的两个船娘,一个泼辣,眼睛里都是亮晶晶的光,另一个害羞,偶尔笑时才露出皓齿。 我们聆听着他们生动的民歌, 顺江漂流……在两岸的璀璨灯光之间, 在江水的粼粼波光和夜空的浩大星光之间。


  登岸后,我们去看皮影戏。明亮光照下,色泽艳丽的皮影人在半透明的屏幕后灵活摆动,呈现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与爱恨生死。我们忍不住好奇,跑到屏幕后观看皮影艺人如何进行表演,后来按捺不住,索性亲自执棒,小试身手。


图by网络


  夜已深,我们却余兴未了,不想就这么回了宾馆,实在舍不得阆中旖旎的夜色。于是找了临江的桌子,坐下来,慢慢喝茶。嘉陵江沉缓、宽广,无声流动。而江风柔煦,零星的微雨几乎是察觉不到的,温柔得好像是风中的水汽。茶盏和执杯的手, 都浸在中国画般的墨色里。我们有时闲聊,有时沉默。或许,我们也是命运操纵下的皮影,被神明即兴的手所操纵。但今夜没有伤感,尽可放歌纵酒, 只当还乡……难道不是吗?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此时此刻,在春夜的阆中,岁月如此静好———更远更多的幸福,我不需要知道。


征集号


  锦绣南充,人文鼎盛。从古至今,不少文人墨客感慨于南充的历史文化, 感慨于南充的如画山水,感慨于南充的民间习俗、为其留下了诗韵华章。本报强力打造的“诵读南充”与大家见面了,当你翻开南充晚报时,你会欣赏到名人与南充的故事;当你扫描“万卷风”二维码的时候,你会聆听到诵读名人写南充美文的声音。这是一篇篇可以“品”的文章,也是一个个可以“听”的故事。我们寻找赞美南充的名家名篇,也寻找可以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者。如果你热爱朗读艺术, 欢迎你加入诵读者行列,说不定,下一个“诵读南充”的人就是你。同时,“诵读南充”栏目面向全国诚招栏目冠名商、协办单位(企业、产品),具体事宜面谈。报名、招商联系电话:0817-2225777。本报编辑部


文丨南充晚报记者 张弛

图文制作丨 王瑶

朗读者丨 李肖洁

音效编辑丨 刘舒艺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表,版权归属南充日报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