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门冬汤——经方解读(七十三)

 AB向往神鹰 2017-09-08


 

【组      成】麦冬七升(35克);半夏一升(5克);人参三两(5克);甘草二两(3克);粳米三合(5克);大枣十二枚(10克)。


【煎 服 法】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讲      解】本方是治疗胃虚有热,津液不足,虚火上逆而致肺叶枯焦的肺痿证。本方具有生津益胃,降逆下气的作用。方中麦门冬清胃中虚热而生肺胃津液,以滋阴润燥为君。辅以人参以益气生津而复气阴;甘草、大枣、粳米以益胃气而生津液;在上述益气生津药中,佐以半夏开通胃气,下气降逆,化其痰涎。各药相伍,使胃得以润,肺得以滋,虚火降,咽喉利,咳嗽气逆亦可自愈。


【临证应用】本方是治疗阴虚肺痿的主要方剂。临床以咳唾涎沫,气喘短气,口燥咽干,舌红苔燥为辨证要点。


若津液伤甚者可加沙参、玉竹。


若有潮热可加银柴胡、地骨皮。


【附      方】加减麦门冬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即麦门冬汤去粳米,加山药(以代粳米)、生杭芍、丹皮、桃仁,治妇女倒金。


【文献摘录】张秉成:“此手太阴足阳明方也,夫肺与胃之气,皆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若肺胃阴伤,虚火内动,则气上逆矣。气上逆则痰涎随之,于是咽喉不利,所由来也,麦冬甘苦而寒,养肺胃之阴而降火,故以为君。然胃者肺之母气也,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源,凡人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故人之生气出胃中、虽阴虚火逆,不可纯用甘寒润降之品,有伤生气。故以参、甘、枣、米等药,甘温润泽,益气生阴,补而不燥,同麦冬即可大补中气,大生津液。而以半夏辛温之品,参赞其间,可以利咽喉,散结气,行痰降逆,以之为臣。然后立方之功,益彰其大耳。”(《成方便读·卷三》)



包潘良——在线辅导

浙江省东方中医信息化技术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