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的规范诊疗

 陈鑫医师 2017-09-09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其中城市为12.3%,农村为8.4%,糖尿病患病人数近1亿[1]。糖尿病引发的慢性并发症可导致失明、肾衰竭、卒中、心肌梗死、截肢等严重后果,亦导致医疗费用的迅猛上升,给国家、家庭、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为36.1%,治疗率为33.4%,控制率为30.6%[1]。尽管中华医学糖尿病学分会已经发布了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也开展了系统的指南推广工作,但收效不尽如人意。2013年发布的由学会完成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血糖、血压、血脂的全国性评估研究'[2]是对全国104家不同级别医院共25 81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的控制现状进行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有72%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及TC的平均水平分别为7.6%、133/79 mmHg(1 mmHg=0.133 kPa)和5.0 mmol/L。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分别有47.7%、28.4%和36.1%的患者血糖(HbA1c<7%)、血压(<130/80 mmHg)和血脂(TC<4.5 mmol/L)控制水平达标;仅有5.6%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血糖、血压、血脂均达标。我们知道,同时伴有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较之单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6倍。可见,我国糖尿病患者代谢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在临床诊治中,仍可发现诸多不规范之处,以下从分析临床所见的误诊病例实例入手,重温糖尿病的规范诊疗。

患者女,64岁。因面部水肿2个月伴多食,2008年3月12日至某大城市二级甲等医院内科就诊,体检显示:血压130/84 mmHg,血糖7.4 mmol/L。医生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口服格列齐特1片(80 mg),2次/d、二甲双胍2片(0.5 g),3次/d治疗。3月16日(3 d后),患者晚上突发昏迷、抽搐,3 h后送至某三级乙等医院急诊,查血压180/90 mmHg,双眼向左凝视,四肢强直,左侧巴氏征(+),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测手指血糖为14 mmol/L,给予胰岛素3 U静脉滴注,3月17日5:15,血糖为0.6 mmol/L,予急查手指血糖为2.3 mmol/L,立即予50%葡萄糖氯化钠40 ml静脉点滴。监测手指血糖:7:05为2.9 mmol/L,7:45为5.8 mmol/L。3月17日查X线胸片显示,胸部未见明显活动性病变。HbA1c为5.6%。同日,患者死亡。

纵观此病例的诊治过程,我们不禁会问:该患者是2型糖尿病吗?给予的降糖方案合理吗?昏迷救治恰当吗?以下逐一解答。

一、该患者是2型糖尿病吗?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2型糖尿病的定义。2型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胰岛素分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两者共同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特征,急性高血糖易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长期慢性高血糖可引起多器官损害、功能失调,尤其是眼、肾、神经、心脏和血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 mmol/L (200 mg/dl)(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或空腹血糖≥7.0 mmol/L (126 mg/dl)(空腹状态指至少8 h没有进食热量)或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 (200 mg/dl) (注: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明确诊断)。

该病例病史描述血糖为7.4 mmol/L,并未明确这个血糖值是空腹、餐后还是随机血糖,仅以此数值不能做出2型糖尿病的诊断,应该行OGTT,若糖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或测定不同日的2次空腹血糖>7.0 mmol/L方可诊断。随后该患者检测HbA1c值为5.6% (正常值为4.3%~6.5%) ,也不能诊断糖尿病。因此,无论患者的血糖值还是HbA1c值,都表明该患者不是糖尿病。

临床中如果怀疑患者是糖尿病,初诊的简易检查方案是:首先应该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BMI、腰围、血压和足背动脉搏动,随后进行系列化验检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血脂谱(TG、TC、HDL-C、LDL-C)、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必要时做OGTT。如确诊糖尿病,还要开展眼底检查、心电图和神经病变相关检查,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等[3]

二、如果是糖尿病,给予的治疗方案合理吗?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2]所述,2型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因此,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才应开始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而该病例在病史中并未提及糖尿病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干预,即饮食调控和适当运动,首选了药物治疗,且是二甲双胍加较大剂量格列齐特。通常,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易导致低血糖,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使用时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而格列齐特的药品说明书中特别指出,在剂量过大、进食过少或剧烈运动时,应注意防止低血糖反应,并且必须定期检查患者血糖、尿糖。而该患者的病史记录中,并未见到提醒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观察低血糖反应及定期检测血糖。因此该患者的治疗不规范。

三、昏迷救治过程恰当吗?

患者发生昏迷后,送至医院急诊,尽管有高血压及中枢神经受损的体征,但未能及时发现低血糖,导致丧失最佳救治时机。低血糖昏迷致使严重脑损伤,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曾测定手指血糖是14 mmol/L,按照急诊常规,应同时测定静脉血糖并执行危急值制度。经查,该患者曾检测静脉血糖,但医生未追究其结果,检验科也未执行危急值制度,及时通知临床,临床医生仍按照手指血糖测定值制定了应用胰岛素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又未能及时监测血糖。数小时后,检验科告知血糖为0.6 mmol/L,此时的即刻手指血糖为2.3 mmol/L,此已延误抢救数小时,导致患者发生了不可逆的脑损害,最终患者死亡。因此急救时,监测静脉血糖是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糖尿病规范的诊断治疗应该包括下列几点:首先,糖尿病诊断标准要牢记:症状、检测和试验,空腹、餐后观全面;二是治疗方法要恰当:控食运动为基础,莫忘药量小起始;三是降糖疗效勤观察:增减用药细斟酌、血糖过低必防范。


  参考文献

本栏目由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学术支持

【附录1】

OGTT方法为受试者过夜空腹(禁食8~14 h),检测于晨7:00—9:00开始,无水葡萄糖粉75 g(儿童剂量:每公斤体重1.75 g,总量不超过75 g;注意中国的葡萄糖粉大多含有1分子水,因此要用葡萄糖粉82.5 g),溶于300 ml水,5 min之内服完,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2 h分别在前臂采血测血糖。

【附录2】

低血糖的可能诱因和预防对策:(1)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地调整剂量;(2)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3)运动量增加: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4)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5)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生低血糖:应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并适当调整血糖控制目标;(6)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出现低血糖时,应积极寻找原因,精心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和用量;(7)糖尿病患者应常规随身备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一旦发生低血糖,立即食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

JiL, HuD, PanC, et al. Primacy of the 3B approach to control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J]. Am J Med, 2013, 126( 10): 925. e11- 22. DOI: 10.1016/j.amjmed.2013.02.035.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 7): 447- 498. DOI: 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4.07.0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