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中的非小细胞肺腺癌是靶向治疗最为成熟的肺癌亚型,有很高的频率是EGFR基因突变,比较常见的是EGFR的19外显子缺失突变(以下简称19Del),21号外显子的L858R突变。这些突变可以使用第一代靶向药物易瑞沙、特罗凯。第三代靶向药物泰瑞沙等。第一代靶向药物耐药后,如果是EGFR基因的T790M突变,则可以使用第三代靶向药物泰瑞沙。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文章是,EGFR的两种最常见的突变,EGFR的19del和L858R,在使用第一代靶向药物之后,产生的T790M概率是不同的,下面我们来看,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本篇研究包含了224名患者,年龄在32岁至87岁,腺癌占比为92.9%,腺癌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就是EGFR,突变的类型主要有19外显子缺失突变,21外显子L858R突变。使用一代靶向药物耐药之后,可能的耐药机制是T790M突变、MET基因扩增、组织学转化(向鳞癌和小细胞肺癌转化)、KRAS突变、PIK3CA突变等。 本篇研究包含的224名患者,一代EGFR靶向药物耐药后检测发现,在19外显子缺失突变组,T790M突变的概率远大于L858R突变组。 具体数据是,EGFR基因19外显子缺失出现T790M的概率是50.4%,而L858R组出现T790M的概率是36.5%。研究者同时回顾了其他研究,在6项研究中分析了792名EGFR突变的患者,如下图所示,其中473例的EGFR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有258例产生了T790M(概率为54.5%),而319例EGFR基因L858R患者中的119例产生了T790M(概率为37.3%)。 两种主要的EGFR突变,除去T790M之外,其他的耐药突变上没有区别。
大家了解,如果存在T790M突变,可以使用第三代EGFR的靶向药物泰瑞沙,相应的生存获益会更好一些。该研究的数据表明: 如果是T790M突变导致的耐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为36个月,明显高于其他耐药组。
由于EGFR基因19外显子组有更高的频率是T790M突变,所以其中位总生存期为33.3个月,而L858R突变组的中位总生存期是26.4个月。因此19缺失突变被称之为黄金突变,这可能主要是因为这个突变在耐药后,更高的频率是产生T790M,后续有靶向药物可以用。 至于为何产生这种差异,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可能19缺失突变在分子结构上,被靶向药物抑制时,更容易产生T790M突变。而且有研究表明,在L858R和19缺失突变的癌细胞中,易瑞沙对19缺失突变的抑制效果更好。 这是一篇让人很意外的研究,我们一直认为EGFR的19缺失突变、L858R突变,这两种常见的EGFR突变没什么区别,但是也经常会观察到二者在生存获益方面的差别,读过我刚才给您的文章,您可能会有所理解,L858R组的患者,在尝试泰瑞沙(AZD9291)无效时,一定不要过于苛求为何无效,因为相比黄金突变组,T790M突变导致的耐药原因可能就低一些,可以尽快分析清楚耐药原因,包含检测更多的基因突变、检查组织学是否变化等,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措施,这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E-E Ke, PhD, et al., A Higher Proportion of the EGFR T790M Mutation May Contribute to the Better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Exon 19 Deletions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L858R,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Vol. 12 No. 9: 1368-1375 |
|
来自: stingray928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