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画历史|| 战国时期的乐器长什么样?

 龙叔文馆 2017-09-10

        古人对音乐有很高的追求。1978 年发现的战国曾侯乙墓,为我们展现了2400 多年前古人使用的乐器。这批乐器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保存之完好,前所未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国宝级的乐器吧。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共65 件,分别挂在3 层用青铜和木头支撑的钟架上。每枚编钟都能奏出两个乐音,全套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

排箫

        用13 根由长到短的细竹管并排捆绑制成,现在还可以吹出声音,这是首次发现的先秦排箫。

        曾侯乙墓出土了两件篪,都是用单节竹管制成的。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横吹竹管乐器。

编磬

        共有32 件,挂在青铜制成的磬架上,磬上刻着音律和音阶的编号,是研究先秦音律的重要资料。

        是用天然的葫芦制成的,是古老的吹管乐器,和现在苗族的葫芦笙样子很相近。

建鼓

        鼓身穿在一根木杆上,木杆插在一个青铜鼓座上,鼓座上有数十条相互纠缠的龙,龙身上镶着宝石。

        由整块木头雕成,有25根弦,分成3组,尾端有4个系弦的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