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说生肖 猴 与 民 俗台湾高山族传统习俗中有猴祭,是高山族卑南人十二、三岁少年入会时禳灾纳吉的传统祭仪,又称“第一次入会所仪式。”通常在十一月间早稻收成后举行,为期十天,其中第三天杀猴,旨在崇尚武勇,培养少年胆识,是祭祀的主要仪式,故称猴祭。祭前,少年清扫道路及杀猴圣地。黄昏,身缠芭蕉叶,面涂锅灰,持棒挨家逐户捣腾搅扰,以示驱除邪魔。第三天清晨,捉一山猴囚于木笼,祭司率少年围绕木笼,以竹竿刺死山猴,抛掷猴尸,以示弃旧图新,祛邪纳吉,然后抬猴尸至敌首处举行安葬仪式,齐唱猴祭歌。猴祭歌内容包括“祭猴”与“葬猴”两部分,前部分在杀猴仪式上吟唱,后部分在葬猴仪式上吟唱,歌词围绕祭奠猴之亡灵,反复阐述禳灾祛邪,赐福安康的主题。猴祭毕,少年们在青年持棒监督下轮番登会竹台挽手歌舞,直至祭祀结束,获准入会受训。祭祀期间,禁上女性进入会所。 汉民族传统认为猴是吉祥动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画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只猴子爬在枫封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又如—只猴子骑在马上,取“马上封候”之意;再如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 民间以为猴年收成不好,是灾年。俗语曰“饥猴年,饿狗年,要吃饱饭是猪年”,所以忌猴年。 猴 的 成 语虫沙猿鹤 旧时比喻战死的将士。也指死于战乱的人。也作“猿鹤虫沙”。 猢狲入布袋 猴子进了口袋。比喻行动失去约束。 惊猿脱兔 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尖嘴猴腮 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教猱升木 教猴子爬树。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沐猴而冠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猕猴骑土牛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弄鬼掉猴 比喻调皮捣蛋。 穷猿奔林 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也作“穷猿投林”。 杀鸡儆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也作“杀鸡吓猴”。 树倒猢孙散 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心猿意马 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猿猴取月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意马心猿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猿穴坏山 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朝三暮四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