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路志正治慢性结肠炎经验

 循天园 2017-09-12
路志正,全国名老中医,教授。擅长中医内科、针灸,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路老认为,慢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本病主要发生在结肠黏膜层的炎症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粘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时而腹泻时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本病起病多数缓慢,少数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迁延数年至十余年,常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或持续性逐渐加重,偶呈急性暴发。路老曾自拟乌梅败酱方治疗本病,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乌梅败酱方组成:乌梅、败酱草、炒白芍、葛根、太子参各12克,黄连4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炒枳实、炒白术各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

主治:慢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加减:大便脓血,口苦急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热盛邪实者,减太子参、白术等健脾益气药,加白头翁、秦皮、大黄炭、炒椰片等清肠导滞之品;胃脘痞闷,舌苔白腻,湿阻气滞者,酌加藿香、荷梗、佩兰、半夏、厚朴、苡仁等化湿理气之品;脘腹冷痛,畏寒肢冷,酌加淡附片、干姜、细辛等温阳散寒药;大便滑脱,重用乌梅,加煨诃子收涩固脱;并发肠息肉者,加莪术、僵蚕消瘀散结。

病案举例:王某,男,59岁,教师。主诉大便粘滞不爽六年。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诊见:面色潮红,平素性情急躁,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沉弦小滑。证属湿热阻滞大肠,气血失调。治宜清肠导滞,泻肝和血。处方:乌梅、败酱草、炒白芍、葛根、白头翁、太子参各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炒枳实、秦皮各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12剂后,症状好转。继服至30剂,大便粘液、腹胀、里急后重诸症消失,唯大便稀软。上方减白头翁加云苓15克,炒白术10克,健脾运湿以止泻,又服药近月,诸症痊愈。

作者:朱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