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
内科:
实证 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 食滞内停---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小承气汤 痰饮内阻---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温胆汤 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四七汤 虚证 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 脾胃阳虚---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来复丹(呕吐日久,肝肾俱虚) 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方剂: 祛湿剂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朴白术。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消食化积剂 保和丸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祛痰剂 温胆汤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 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 理气剂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温里剂 理中丸 理中干姜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 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 治燥剂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
中药: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白芷:祛风发表、散寒燥湿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神曲: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 竹茹:清热、凉血、化痰、止吐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 麦门冬:清心润肺、养胃生津
针灸: 治法:和胃降逆,理气止呕。以胃的俞募穴、下合穴为主。 主穴:中脘、胃俞、内关、足三里 配穴:寒邪客胃配上脘、公孙;热邪内蕴配商阳、内庭,并可用金津、玉液点刺出血;痰饮内阻配膻中、丰隆;肝气犯胃配肝俞、太冲;饮食停滞配梁门、天枢;脾胃虚寒配脾俞、神阙 中基: 脾: 生理机能:主运化与统血 生理特性:1、脾气上升(升清、升举内脏)2、喜燥恶湿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长夏或四时之气相通应。 胃: 生理机能:主受纳、腐熟水谷 生理特性:1、胃气下降 2、喜润恶燥 脾与胃: 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联系:水谷纳运协调、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 诊断:
编辑:寒水石 |
|
来自: SweetShine1 >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