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意——吉州窑里的“一叶知秋”

 五叶山人 2017-09-13

吉州窑,又名东昌窑、永和窑。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衰于元末。是古代黑釉釉瓷生产中心之一,瓷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瓷形有120余种。吉州窑在中华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推动中华古代瓷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禅意——吉州窑里的“一叶知秋”

在晚唐时期,以烧造酱褐、乳白釉瓷器为主。从北宋开始,酱褐釉瓷停烧,乳白釉瓷继续烧造,但形制已发生变化,同时增加了新的黑釉瓷品种。这一时期的乳白釉瓷有涩圈、高圈足、瓜棱腹碗、饰褐色点彩钵、器盖、菱口碟、唇口和莲瓣纹高足杯等。

南宋时期,永和陶瓷业兴旺,“辟坊巷街三市”,“七十二条花街”。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产出的乳白瓷有各类碗、盏、粉盒等。产出的黑釉瓷有芒口、敛口、卷唇、深腹、外黑内白釉碗、盘、芒口薄唇碟、罐、瓶、注壶、鼎、杯和器盖等。芒口、底足矮内凹,为吉州窑黑釉碗、盏最常见的特点,且多施满釉。

到了元代,吉州窑开始没落,名贵产品开始逐步停产,乳白瓷开始不再产出碗、碟、高足杯和玉壶春瓶等器形。开始产出耀、海涛鸳鸯戏水纹瓶、杯、器盖和折唇盆等。产出的黑釉瓷有碗、碟、杯、高足杯、罐、黑釉彩绘折唇盆、扁腹壶、鼎、器盖、镂空炉和褐釉柳斗纹罐等。碗盏、杯多芒口,腹斜削,较粗糙。

到了近代,1982年成立了“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和“吉州陶瓷厂”,吉州窑的名贵产品开始逐步得到恢复,有的仿古瓷、陈设瓷相继进入了美、英、法、日等国家。

禅意——吉州窑里的“一叶知秋”

吉州窑胎质灰白较细,以碗、盏、碟、钵为多。釉色白中泛青黄,釉薄不及底,近似早期影青瓷。底足切削较粗糙、底式有平底、圈足之分,有的圈足高达2.7厘米。

禅意——吉州窑里的“一叶知秋”

按胎釉可分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黑釉瓷、彩绘瓷、雕塑瓷和玻璃器等,在装饰技法上采用洒釉、剪纸、贴花、剔花、印花、彩绘、划花、堆塑和木叶纹等,其中又以黑釉瓷最为有名。其黑釉盏如玳瑁盏、木叶贴花、剪纸贴花、兔毫盏都是一时之选。

禅意——吉州窑里的“一叶知秋”

木叶纹盏,体现了吉州窑的特有风格。制作时,先在胎上施一层黑釉,然后在经过特殊处理的树叶上施一层淡釉,再把树叶贴在黑瓷坯体上,烧成后即成为木叶纹。木叶有半叶、一叶,也有二、三叶叠加。所用叶子有人认为是桑叶,也有人认为是菩提树叶。经过这样加工过的黑釉碗,有一种质朴的野趣。这种制作工艺很少流传下来,对于它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