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5月2日

 曾国科 2017-09-15

     1:这些大学生的吸收知识能力比我都强啊,我还怎么去引导他们呢?有时候他们读书的那种吸收能力更强!自己要有忧患意识,更加努力才行,明天的计划一定要实行,这个月的计划太失败了,肯定有很多自己的学生有超过我了!加油吧!要有引导他们的能力才行啊!曾国科!有了这帮学生,你就更加有努力学习了!这就是学习的动力!不要问到的知识连学生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回答!这样,你就需要学习了!很多自己的学生会问答,老师,你看过旋风十一人吗?加油吧!今天好震惊我问到的关于教师资格证的知识他们全部都知道,我的天呐!自己就要有意识,要跟学生说,虽然,你已经知道了,但是,你可以当做是复习,而不是在那里玩!

     2:教育的环境正来自于教育者的理想。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南师附中也曾有过一段“好日子”:当年,应试教学还不很盛行,很多学生受家长影响,热爱文学,读书多。讲课联系到一部外国名著,马上会有不少学生说“看过了”;课间,总会有学生和你交流一部小说的情节。

正是在那个年代,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教育原点——要按照教育常识办事,教育观念正确了,下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捍卫常识”,就是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是“慢”的事业,就跟种树种庄稼一样。不要误了农时,在每个季节做应该做的事情,有了阳光,有了水分,怎么可能生长不好呢?

师道衰退,主要是压力太大了吧,老师的知识水平都跟不上学生了,所以,只能拿个ppt来演讲,最后,驯服学生!因为,有些学生真的是学霸型的,自己很有可能被人家追上!有社会风气的影响,但主要在于教师自身缺乏追求。如果对一种职业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无论遭遇何种艰难,都改变不了人的职业操守。

真正的教师,沉潜于教育教学的探索,逐渐进入澄明之境,获得精神的愉悦。他有“热爱”,而不会认为这是苦工式的奉献,不会把从事教育当作忘我的牺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