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风舞三湘 2017-09-15
    印學由元代趙、吾始,力追秦漢,迄有明一代,文、何繼起,追蹤秦漢之風承先啟後,將印學推向高峰。

    有明一代,因印材改變,石章作為印材已廣泛而全面地取代金屬印,此是印學史上一大轉折點,這造就以後大批印人,特別是具有相當書寫能力和創作意識之藝術家們,奠定了一個堅實的物質前提。

  翻開印史,早在戰國時期就有石材作為印章的例子,但這種現象畢竟是鳳毛麟角,而我們知道,宋元時期的絕大部分篆刻作品,幾乎都是一種模式,即由書家篆稿,印工鐫刻這樣一種合作關係。當然也有個例,如米芾、王冕,其自用印皆是自篆自刻而成,但這種情況不竟是少數,並不具備普遍意義。所以,以這種合作關係為基礎之篆刻藝術創作,大大束縛了藝術家手腳,暫且不說那些印工能否將印人的藝術感覺和藝術表現完全傳達出來,但藝術家們多多少少亦有些無可奈何之情緒。比如沈野,我們從他的印論中知曉,他篆完印稿後也並不是不想自己親手鎸刻,祇因「金玉之類,用力多而難成」;可見物質材料的局限已嚴重制約了篆刻藝術創作。

       所以說,工具材料之因素是任何藝術活動先決條件,是任何藝術發展物質前提,銅印時代步入石章時代這一重大轉變,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緒果。

       當然,論及以石為印材,歷來就有諸多說法:「古已有之」、「王冕首創」、「石章始於宋」、「文彭於南京四虹橋得燈光凍乃不復作牙章」等等。且不討論這些說法,而石印「不耐久、故不傳」的道理卻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上,論起源,以石為印者的確可以,直追溯到先秦時代。但是也應該看到,正是因為金屬和玉之類的材質硬度高,耐久,所以文人祇能望印興嘆無法人手,而石質印章雖不耐久,卻易於鐫刻;於是這種因素大大激發了文人創作欲望,「石則用力少而易就,則印已成而興無窮」;更有印人認為石章可見筆墨韻致,如甘暘所云:「筆意豐神」,吳名世所云:「忘刀而見筆者」等等,不一而足。

  文人士大夫通小學,精篆法,卻苦於物質條件限制及約束,而印工卻未必諳熟此道,於是一旦以石為印,文人便擺脫此種枷鎖,迅速形成了明代印家紛湧出現格局,此可以說是重大突破。因畢竟在學養、意境、創新等諸多觀點上之因素,他們與印工在個體素質方面有著天壤之別,文人印家由此可以充分地將主體的思維、情感、意念融入到創作過程中去,並且可以在作品中將它最大程度地表現出來,此一變化,較之以前之分工合作,確是印學史上一個重要發展關節。

  印材之改變,文人介入印壇,創作觀念亦隨之轉變,在彙輯印譜中也有體現,受元代印學觀與印學理論影響,明人之觀念主流亦以「論印法必宗秦、漢」。

      明顧從德《集古印譜》,具有繼往開來的作用;元末其實就有十數部彙輯印譜,然數量不多,又系翻刻,形神不存,自顧氏起,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時期。顧從德以家藏及少量朋友所藏古璽印,委託羅王常精選古玉印一百五十餘方,銅印一千六百餘方,畢數年之功完成創舉。此譜首用印蘸朱砂印泥鈐出,較以前棗梨翻刻、輾轉鈎摹之印譜,更能精確再現古璽印的本來面目。《集古印譜》雖僅做了二十部,但對當時的整個印壇產生了巨大影響,以至「家摹人範,以漢為師」,朱簡更認為從此「翕然向風,名流輩出」。於「印宗秦漢」之觀念引導下,在顧氏《集古印譜》影響下,范大澈《集古印譜》、郭宗昌《松談閣印史》、蘇宣《秦漢印範》、甘暘《集古印正》亦是應運而生,或是彙集數以千計之原拓,或是高水準的摹刻,一時盛況空前。

      上面所述印譜都是圍繞以秦漢印為主之印譜,而文人結集自刻印而成譜者,亦是由明代而有之,個人結集自刻印成譜者首推何震,何震逝世後,學生程原徵集到何氏篆刻作品五千餘方,囑其子程朴精選一千餘方,編輯而成《雪漁印譜》。

       文彭與可震,可說是亦師亦友,文、何於明代而言,恰似雙峰並峙,各顯其妍,何震逝世後後人將其篆刻作品結集成譜,而文彭則無結集篆刻作品成譜,而張灝於萬曆年間所輯之《承清館印譜》中,錄入有文彭所篆之白文印十九方,但此批印章原石,至今未出現於坊間,雖說張灝與文氏均為明朝人,但這十九枚印章還存在不少疑點,於此就不論此十九枚印章之事,但後世之人因仰慕文氏之名,杜撰文氏刻印輯譜成風,此點不能不說因名聲而累。

       上一則說了文徵明之《長州文氏印存》此譜,第八則「誰人曾予評說」系列就以後人杜撰之《文三橋先生印譜》為例,說一下此印譜,父子兩代均是有名於世之印人,兩種後世人所杜撰之譜,可謂虎父無犬子,雙雙對對,兩種存世假譜一一呈現大家眼前,讓大家評論一下。

       上一則「誰人曾予評說」系列說過,博國存世印已少,除其幾枚自用印外,其餘存世印章都成存疑,包括有名於世之「七十二峰深處」及「琴罷倚松玩鶴」二印,亦成印壇議論紛紛,未有統一之言。

  文彭在印學上力矯前代之失、樹立新風氣有顯赫功績之中,刻安逸典雅,風格妍媚清新,沉靜清麗為基調,白文刻意追溯漢法,朱文章法疏朗,於宋、元圓朱文基礎上加以變化,篆法略呈方,顯得質樸渾厚,而另一種朱文,純用方折結構,為受漢印影響,由於他刻印講究六書,篆文不涉怪誕,又能向秦、漢璽印汲取營養,因而印章在當時確使印壇面目為之一新,況且在印章中流露出—些文人性格來,這種文人寫意性格特徵,《印說》有載云:「克紹箕裘,間篆印,興到或手鐃之,卻多白文。惟壽承,朱文印是其親筆,不衫不履,自爾非常……」。這種興到之瀟灑與自爾非常神態,正是最好之說明。明代著名篆刻家朱簡描述:「自三橋下,無不從斯、籀,字字秦漢,猗歟盛哉!」可見文人流派篆刻藝術發展史上文彭之重要地位。文彭以後,印學大發展,四百年來,影響遍及海內外。

       撫心而言,其實,文彭印作不多,因為雖然他善於篆書、精於印學,卻也祇能墨書後請刻工(如李文甫)代為刊就,而在其任南京園子監的時候,偶以青田凍石試刀,竟然發現不但易於受刀而且表現效果極佳。從此,這種材料迅速在文人印家中推廣開來,所以文彭後期作品較多,文獻對此也有記載。但由於其作品的流散及偽作大量出現,導致今天已無法見到太多可信實物。惟魏錫曾曾言及「文彭之印」、「文壽承氏」二印應該比較可靠。

  存世偽托為文氏所作印譜不少,我曾過目之所謂文氏印譜就有數種之數,而書齋中就藏有兩種,當然,連今則「誰人曾予評說」系列所紹介之《文三橋先生印譜》在內。

  若言大家問我對此《文三橋先生印譜》觀感如何,坦白說,此譜雖非出自文氏手筆,篆法、章法勻沿習清初風格,但篆刻還是不錯,起碼比現時大家於現代印壇中之所謂名手要好得多,我此言可能會得罪許多印壇中人,但大家撫心而問,現時印壇中人善書者幾何?章法、篆法能妥貼者幾人?

《文三橋先生印譜》

一冊。嚴國華(筠軒)輯文彭(三橋)刻印而成《文三橋先生印譜》此譜。是譜板框雙線墨刷,橫十一點一,豎十七點八公分。書口有「文三橋先生印譜」字樣,下署「得月簃藏」,無序跋。全譜三十四葉,每葉鈐印一至二方,印下無繫邊款,亦無其他文字說明,總錄印五十八方。成書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

附註:

全譜所輯印面均非出自文彭手筆,應是偽品無疑。

書籍外觀:線裝14.50X23.70cm

編著者:嚴國華(筠軒)

文彭(壽承)。1498│1573。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字壽承,號三橋,別署漁陽子、國子先生,世稱文國博。文徵明長子。幼承家學,書法初學鍾、王,後效懷素,晚年則全學過庭,篆、分、真、草並佳,以篆、隸最見精粹,體體有法,並自成家,不蹈父跡,致力於詩文、工書畫、篆刻創作,尤精篆刻,風格工穩,曾任兩京國子監博士,人稱文國博。象牙篆刻先自書印文,請金陵李文甫奏刀,後以凍石自書自刻。印款以雙刀為之,行楷筆勢飛動,秀美而有逸趣。周亮工云:「論印之一道,自國博開之後,人奉為金科玉律,雲仍遍天下。」

附註: 《中國篆刻—總第十二期》中〈文彭年表—紀念文彭誕辰五百週年〉一文載其生年為一四九七年四月十三日。

編著者小傳:

國華(筠軒)。生卒年不詳。江蘇元和(今蘇州)人。名國華,字筠軒,齋名為得月簃。乾隆四十四年舉人。善詩文,工書法,精篆刻。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印學由元代趙、吾始,力追秦漢,迄有明一代,文、何繼起,追蹤秦漢之風承先啟後,將印學推向高峰。

    有明一代,因印材改變,石章作為印材已廣泛而全面地取代金屬印,此是印學史上一大轉折點,這造就以後大批印人,特別是具有相當書寫能力和創作意識之藝術家們,奠定了一個堅實的物質前提。

  翻開印史,早在戰國時期就有石材作為印章的例子,但這種現象畢竟是鳳毛麟角,而我們知道,宋元時期的絕大部分篆刻作品,幾乎都是一種模式,即由書家篆稿,印工鐫刻這樣一種合作關係。當然也有個例,如米芾、王冕,其自用印皆是自篆自刻而成,但這種情況不竟是少數,並不具備普遍意義。所以,以這種合作關係為基礎之篆刻藝術創作,大大束縛了藝術家手腳,暫且不說那些印工能否將印人的藝術感覺和藝術表現完全傳達出來,但藝術家們多多少少亦有些無可奈何之情緒。比如沈野,我們從他的印論中知曉,他篆完印稿後也並不是不想自己親手鎸刻,祇因「金玉之類,用力多而難成」;可見物質材料的局限已嚴重制約了篆刻藝術創作。

       所以說,工具材料之因素是任何藝術活動先決條件,是任何藝術發展物質前提,銅印時代步入石章時代這一重大轉變,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緒果。

       當然,論及以石為印材,歷來就有諸多說法:「古已有之」、「王冕首創」、「石章始於宋」、「文彭於南京四虹橋得燈光凍乃不復作牙章」等等。且不討論這些說法,而石印「不耐久、故不傳」的道理卻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上,論起源,以石為印者的確可以,直追溯到先秦時代。但是也應該看到,正是因為金屬和玉之類的材質硬度高,耐久,所以文人祇能望印興嘆無法人手,而石質印章雖不耐久,卻易於鐫刻;於是這種因素大大激發了文人創作欲望,「石則用力少而易就,則印已成而興無窮」;更有印人認為石章可見筆墨韻致,如甘暘所云:「筆意豐神」,吳名世所云:「忘刀而見筆者」等等,不一而足。

  文人士大夫通小學,精篆法,卻苦於物質條件限制及約束,而印工卻未必諳熟此道,於是一旦以石為印,文人便擺脫此種枷鎖,迅速形成了明代印家紛湧出現格局,此可以說是重大突破。因畢竟在學養、意境、創新等諸多觀點上之因素,他們與印工在個體素質方面有著天壤之別,文人印家由此可以充分地將主體的思維、情感、意念融入到創作過程中去,並且可以在作品中將它最大程度地表現出來,此一變化,較之以前之分工合作,確是印學史上一個重要發展關節。

  印材之改變,文人介入印壇,創作觀念亦隨之轉變,在彙輯印譜中也有體現,受元代印學觀與印學理論影響,明人之觀念主流亦以「論印法必宗秦、漢」。

      明顧從德《集古印譜》,具有繼往開來的作用;元末其實就有十數部彙輯印譜,然數量不多,又系翻刻,形神不存,自顧氏起,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時期。顧從德以家藏及少量朋友所藏古璽印,委託羅王常精選古玉印一百五十餘方,銅印一千六百餘方,畢數年之功完成創舉。此譜首用印蘸朱砂印泥鈐出,較以前棗梨翻刻、輾轉鈎摹之印譜,更能精確再現古璽印的本來面目。《集古印譜》雖僅做了二十部,但對當時的整個印壇產生了巨大影響,以至「家摹人範,以漢為師」,朱簡更認為從此「翕然向風,名流輩出」。於「印宗秦漢」之觀念引導下,在顧氏《集古印譜》影響下,范大澈《集古印譜》、郭宗昌《松談閣印史》、蘇宣《秦漢印範》、甘暘《集古印正》亦是應運而生,或是彙集數以千計之原拓,或是高水準的摹刻,一時盛況空前。

      上面所述印譜都是圍繞以秦漢印為主之印譜,而文人結集自刻印而成譜者,亦是由明代而有之,個人結集自刻印成譜者首推何震,何震逝世後,學生程原徵集到何氏篆刻作品五千餘方,囑其子程朴精選一千餘方,編輯而成《雪漁印譜》。

       文彭與可震,可說是亦師亦友,文、何於明代而言,恰似雙峰並峙,各顯其妍,何震逝世後後人將其篆刻作品結集成譜,而文彭則無結集篆刻作品成譜,而張灝於萬曆年間所輯之《承清館印譜》中,錄入有文彭所篆之白文印十九方,但此批印章原石,至今未出現於坊間,雖說張灝與文氏均為明朝人,但這十九枚印章還存在不少疑點,於此就不論此十九枚印章之事,但後世之人因仰慕文氏之名,杜撰文氏刻印輯譜成風,此點不能不說因名聲而累。

       上一則說了文徵明之《長州文氏印存》此譜,第八則「誰人曾予評說」系列就以後人杜撰之《文三橋先生印譜》為例,說一下此印譜,父子兩代均是有名於世之印人,兩種後世人所杜撰之譜,可謂虎父無犬子,雙雙對對,兩種存世假譜一一呈現大家眼前,讓大家評論一下。

       上一則「誰人曾予評說」系列說過,博國存世印已少,除其幾枚自用印外,其餘存世印章都成存疑,包括有名於世之「七十二峰深處」及「琴罷倚松玩鶴」二印,亦成印壇議論紛紛,未有統一之言。

  文彭在印學上力矯前代之失、樹立新風氣有顯赫功績之中,刻安逸典雅,風格妍媚清新,沉靜清麗為基調,白文刻意追溯漢法,朱文章法疏朗,於宋、元圓朱文基礎上加以變化,篆法略呈方,顯得質樸渾厚,而另一種朱文,純用方折結構,為受漢印影響,由於他刻印講究六書,篆文不涉怪誕,又能向秦、漢璽印汲取營養,因而印章在當時確使印壇面目為之一新,況且在印章中流露出—些文人性格來,這種文人寫意性格特徵,《印說》有載云:「克紹箕裘,間篆印,興到或手鐃之,卻多白文。惟壽承,朱文印是其親筆,不衫不履,自爾非常……」。這種興到之瀟灑與自爾非常神態,正是最好之說明。明代著名篆刻家朱簡描述:「自三橋下,無不從斯、籀,字字秦漢,猗歟盛哉!」可見文人流派篆刻藝術發展史上文彭之重要地位。文彭以後,印學大發展,四百年來,影響遍及海內外。

       撫心而言,其實,文彭印作不多,因為雖然他善於篆書、精於印學,卻也祇能墨書後請刻工(如李文甫)代為刊就,而在其任南京園子監的時候,偶以青田凍石試刀,竟然發現不但易於受刀而且表現效果極佳。從此,這種材料迅速在文人印家中推廣開來,所以文彭後期作品較多,文獻對此也有記載。但由於其作品的流散及偽作大量出現,導致今天已無法見到太多可信實物。惟魏錫曾曾言及「文彭之印」、「文壽承氏」二印應該比較可靠。

  存世偽托為文氏所作印譜不少,我曾過目之所謂文氏印譜就有數種之數,而書齋中就藏有兩種,當然,連今則「誰人曾予評說」系列所紹介之《文三橋先生印譜》在內。

  若言大家問我對此《文三橋先生印譜》觀感如何,坦白說,此譜雖非出自文氏手筆,篆法、章法勻沿習清初風格,但篆刻還是不錯,起碼比現時大家於現代印壇中之所謂名手要好得多,我此言可能會得罪許多印壇中人,但大家撫心而問,現時印壇中人善書者幾何?章法、篆法能妥貼者幾人?

《文三橋先生印譜》

一冊。嚴國華(筠軒)輯文彭(三橋)刻印而成《文三橋先生印譜》此譜。是譜板框雙線墨刷,橫十一點一,豎十七點八公分。書口有「文三橋先生印譜」字樣,下署「得月簃藏」,無序跋。全譜三十四葉,每葉鈐印一至二方,印下無繫邊款,亦無其他文字說明,總錄印五十八方。成書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

附註:

全譜所輯印面均非出自文彭手筆,應是偽品無疑。

書籍外觀:線裝14.50X23.70cm

編著者:嚴國華(筠軒)

文彭(壽承)。1498│1573。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字壽承,號三橋,別署漁陽子、國子先生,世稱文國博。文徵明長子。幼承家學,書法初學鍾、王,後效懷素,晚年則全學過庭,篆、分、真、草並佳,以篆、隸最見精粹,體體有法,並自成家,不蹈父跡,致力於詩文、工書畫、篆刻創作,尤精篆刻,風格工穩,曾任兩京國子監博士,人稱文國博。象牙篆刻先自書印文,請金陵李文甫奏刀,後以凍石自書自刻。印款以雙刀為之,行楷筆勢飛動,秀美而有逸趣。周亮工云:「論印之一道,自國博開之後,人奉為金科玉律,雲仍遍天下。」

附註:
《中國篆刻—總第十二期》中〈文彭年表—紀念文彭誕辰五百週年〉一文載其生年為一四九七年四月十三日。

編著者小傳:

國華(筠軒)。生卒年不詳。江蘇元和(今蘇州)人。名國華,字筠軒,齋名為得月簃。乾隆四十四年舉人。善詩文,工書法,精篆刻。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誰人曾予評說(之七)﹒﹒﹒﹒﹒﹒閒話《文三橋先生印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