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家名医治疗鼻炎的医案

 华佗追随者乡医 2017-09-15




编者语:鼻炎这种东西,得过的人都知道,犯了起来就像脸上顶个铁板,连额头都木了,白天呼吸不畅影响工作,晚上更是难受。鼻炎的根治也较为不易,为此小编特意从网上搜了各家名医治疗鼻炎的案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渡舟:鼻渊(慢性鼻窦炎)】

韩××,女,38岁。吉林延边朝鲜自治州人。

患鼻塞流浊涕近20年,曾在当地多方求治不效而来京。经某大医院诊断为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给予滴鼻药物治疗,收效不显。后劝其手术治疗,患者不允,于1995年9月20日来我处就诊。刻下,鼻塞流浊涕、不闻香臭、头及目眶压痛,每于感冒后诸症加重。夜卧则鼻塞不得息、张口代鼻呼吸,甚为难受,以致严重影响睡眠。兼有咽喉不适、咳嗽吐黄痰。舌苔白、脉浮弦。诊断为风热上攻于脑,当疏散风热,通利鼻窍。

川芎10g、荆芥6g、防风6g、细辛3g、白芷10g、薄荷2g(后下)、羌活5g、半夏12g、清茶10g(自加)、生石膏20g。七剂。

二诊:药后疗效显著,鼻塞流浊涕已明显减轻,夜寐时已能用鼻自由呼吸,咳嗽吐痰已瘳。守上方续服,荆芥、防风、羌活各增至10g,另加双花、连翘各10g。

三诊:诸症基本痊愈。继以轻清疏散风热之方以资巩固。后经随访,鼻渊已彻底治愈。偶患感冒亦未诱发,嗅觉正常,而过去频繁感冒现象亦大有减少,夜寐时鼻息畅利。患者面色红润光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按语:鼻渊一证,始见于《内经》。《素问·气厥论》云:“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参合本案之脉证,乃外有风邪侵袭,壅塞肺气,内有阳明郁热,循经上攻于鼻。盖鼻为肺之窍,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近鼻頞处),上额交巅入络脑;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交頞中,傍纳太阳之脉。故风邪外袭,太阳受邪,壅塞肺气;或阳明邪热循经上攻,均可致鼻塞不通。邪留日久,酿成鼻渊一证。鼻塞、头痛于感冒后加重、苔白、脉浮、此风邪为病之象;鼻流浊涕、吐痰色黄,热邪上受煎熬津液。治当外散太阳风邪,内清阳明邪热。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经云: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又云,胆移热于脑,令人辛頞鼻渊,传为衄血蔑瞑目。是知初感风寒之邪,久则化热,热则气闭而鼻塞。治法应开上宣郁”。然肺胃二经生“内热”者,宜加“辛凉”之品。用川芎茶调散者,意在疏散风邪,宣利肺气;加生石膏直入阳明,清解邪热;并加半夏以化痰浊。


【冯世纶治鼻炎案】

【病例1】

刘某,男,47 岁,1985 年5 月12 日就诊。反复感冒半年,曾找数位中医治疗,效不明显,近日巧遇冯老求其一试,冯老据症见:鼻塞,流清涕,头晕沉,精神差,只想睡觉,苔薄白,脉沉细。

《伤寒论》第281 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是为少阴病提纲证,该患者精神差、疲乏无力具有少阴证特点;又据301 条:“少阴病,始得之,脉沉者”,判断为少阴病挟饮,故予麻黄附子细辛汤。辨证为少阴病挟饮。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g,附子6g,细辛6g。1剂,水煎服。

结果:患者服完一剂后,鼻塞、流清涕、头晕减轻。

又继服二剂,诸症消失。

因常主持学术大会,每每介绍冯师则戏称:“这是名中医冯三付。”

【病例2】

周某,男,38 岁,居住红领巾公园。2005 年7月14 日初诊。
患者一周前因感冒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自服鼻炎康等中医药皆不效,今慕名而找冯老诊治。症见:鼻涕少,心悸、口干、欲饮、出汗、纳差、颈项拘急,有针刺感,失眠,头晕,腹不胀,苔薄白,脉沉细。既往有慢性鼻炎病史。血压160/96mmHg。出汗、颈项拘急、有刺痛感,为太阳表虚津伤证;口干欲饮、鼻涕少,为阳明病;心悸、头晕,为里有停饮;脉证合参辨为太阳阳明合病而津伤挟饮。用栝楼桂枝汤加味,因里热加生石膏;因里饮加苓、术;因汗出多而加龙、牡、枣仁敛之。

处方:桂枝10g,白芍10g,花粉10g,炙甘草6g,苍术15g,茯苓15g,生石膏45g,生龙牡各15g,酸枣仁12g,生姜三片,大枣四枚。水煎服,七剂。

结果:上方服用三剂后,鼻流清涕较前好转,失眠、头晕、心悸消失,又继服四剂,诸症痊愈。

【病例3】

王某,男,53岁   初诊:2016.08.30。鼻炎十余年,鼻子堵,不通气,每天用“鼻喷(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是一种局部用糖皮质激素,发挥局部抗炎作用。每天喷鼻十余次维持治疗,已连用4年。这十余年来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为鼻息肉、鼻甲肥大、过敏性鼻炎等等,用过很多药物(具体不详),都没能治愈,深为痛苦!在来冯老这就诊前,于北京某三甲医院诊断为“药物性鼻炎”。

【刻下症】:鼻堵,不通气,睡眠时鼾声如雷,右头痛,耳鸣,身热,汗出多,口干微苦,全身沉重,足踝部水肿,腰痛,乏力,二便尚可,舌质暗,苔白微腻,脉弦滑。既往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病史。

该患者辨六经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夹饮。辨方证大青龙汤加苍术、半夏、薏米、败酱草、桔梗。

【处方】如下:

生麻黄10g、杏仁10g、桂枝10g、炙甘草6g、生石膏45g、桔梗10g、生薏仁30g、败酱15g、苍术18g、姜半夏30g、生姜15g、大枣4枚,七剂,水煎,上午9-10点,下午15-16点分两次温服。

二诊2016.09.06:仍鼻堵,耳鸣如进水,头痛减轻,足踝部水肿消了,时有口干,不苦,舌质暗,苔白微腻,脉弦滑。原方加生麻黄18g  茯苓15g   七剂,煎服法同上。冯老擅长用生麻黄发表、通窍,效力优于炙麻黄,茯苓利水祛饮。

三诊2016.09.13:鼻堵减轻,每天鼻喷减为四次,耳鸣减轻,头痛已,足踝肿已,身热,汗出减轻了,舌质暗,苔白,脉弦滑。在二诊方基础上,减麻黄10g(鼻堵减轻),减去败酱草(内热减轻)。七剂煎服法同上。

四诊2016.09.20:鼻子仍堵,较前减轻,头痛已,足踝肿已,耳鸣减轻,身热汗出减轻,舌质暗,苔白,脉弦。此次加麻黄18g,余药不变,七剂,煎服法同上!

患者服至第三付时,鼻子不堵了,不再用鼻喷了!仍把余药服完!截至发稿之前电话随访,鼻炎彻底好了,十多年的顽疾彻底治愈! 

【按语】:患者鼻堵,头痛,腰痛为太阳表证;身热,汗出多,口干为阳明热证;全身沉重,足踝部水肿,苔白腻,脉弦滑为太阴水湿留饮并泛溢周身之象。故该患者辨六经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夹饮。予大青龙汤加减,麻黄、桂枝,杏仁解表而又能行化在表之水气,石膏、薏米,败酱清阳明之里热,合桔梗以祛痰、排脓,兼用苍术、半夏温中化饮以治太阴。

这个病例可以很清楚的反映冯老的临证思路,有是证用是方,只要辨证准确,效不更方。冯老善用生麻黄发表开窍,姜半夏一般多用30g,认为法半夏效力不如姜半夏,姜半夏效力不如生半夏。而且服药时间为早晨9-10点,下午15-16点,这样有效的避开了个别人服用麻黄兴奋失眠的时间段! 大青龙汤用于肺炎、高热等急性病,一般服1-2剂,“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但用于过敏性鼻炎等慢性顽疾,只要辨是大青龙方证可以连续服用,直至病愈。


【李可:过敏性鼻炎】

【案例】余之战友郭炳成,1950年夏,患过敏性鼻炎,整日喷嚏连连,其声达于户外。1982年10月,遇于甘肃西峰镇,询其旧恙,竟缠绵32年不愈。

每年夏初必犯,至秋凉渐渐减轻而愈。服中西药不计其数,无效。今年体质下降,腰困如折,气短懒言,畏风畏寒,感冒不断,鼻流清涕不止,鼻中痒如虫行,频频打嚏不止,声音较32年前已微弱许多。年仅54岁,弯腰驼背,俨然一老人矣。诊其脉沉细微弱,舌淡欠华。询知近2年,小便余沥,咳则遗尿,50岁后阳事亦废。考本病初病在肺,久病及肾。已非益气固表,疏风散寒所能见效。万病不治,求之于肾,遂拟一方嘱服3剂。

【组成】附子30克,麻黄、细辛、红参(另炖)、炙草各10克,肾四味120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葱白3节,麝香0.3克(冲服),加冷水1500毫升,文火煮取500毫升,2次分服。

另配《金鉴》六十三卷之碧云散:鹅不食草、细辛、川芎、辛夷、青黛各5克,研粉少许吸入鼻内,日2次。

结果:5日后,为余饯行,一路上竟未闻喷嚏声。老郭素来拙讷,喜怒不形于色。至家,则嫂夫人迎候门外,频频道谢不迭。久年痼疾,3剂而愈,大出意料之外。

而体质怯弱如此,难保来年不犯。为预防之计,疏全河车2具,鹿茸、红参、三七、琥珀各60克,蛤蚧3对,冬虫草50克制粉,日服2次,每次3克,热黄酒送下。余事毕返晋,此事久已淡忘。

1984年夏,老郭偕夫人、长子回忻州探亲,专程半途下车,登门造访。知其痼疾已2年未发,且体质改变,迈步稳健,红光满面,难言之隐疾亦愈。之后,余遇此症,即投麻附细加味方,皆获奇效。

体会:此证之关键,多属肾中元气不固。肾为先天之本,生长发育、强壮衰老之所系。所谓种种“过敏性”疾病,皆责其先天不足,亦即自身免疫力低下。从肾论治,可谓治本之道。益气固表,脱敏止痒,隔靴搔痒而已。


【黄煌治鼻炎案】

白某某,男,58岁,南马滩村小学校长。患过敏性鼻炎8年,曾在北京天津等大医院中西药治疗,皆效果不佳。于2005年秋来我处就诊,刻下:鼻流清涕,鼻塞,喷嚏连声,多白色稀痰,主诉天冷或遇凉风加重。素日不易出汗,望其体型中等,肤色青黑,舌苔水滑,脉象弦滑,余辩为麻黄体质,小青龙汤方证。

处方:麻黄10桂枝10白芍10干姜10细辛6五味子10附子10半夏10甘草6五副水煎服。

药后病人症状大轻,余以前方为主加黄芪陈皮又进十五剂,病人痊愈。随访至今没有复发。此后病人曾介绍大量鼻炎,鼻窦炎的患者前来就医。余为此事甚是高兴了一些时日。

按:小青龙汤是《伤寒论》中散寒化饮的方剂,主治咳而微喘,恶寒不渴,呕吐涎沫者。黄老师经验运用此方常言:病人要有水样鼻涕水样的的痰。笔者观察该病人体质强健,鼻涕为水样,痰液稀薄,于是毅然投以小青龙汤治疗,孰料多年痼疾竟然霍然而愈,经方之神奇着实让人不可思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