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在一句话的末端用句号断开,叫“句”;在一句以内口气中止的本地用逗号断开,叫“读(dòu)”。由此可以想见断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高三的学习,各种题型的技巧和方法都经过全面训练,特别是文言断句这种“有法可依”的考点,大致总结了对话标志、虚词标志、固定结构、特殊句式、修辞技巧、词性标志等比较实用的方法技巧。但是在做题时学生仍然存在普遍容易丢分的地方,下面一起了看看这些易错点。 (一)混淆语气停顿和句读 正例:天人之理一也。 误断:天人之理 / 一也。 此例中学生将主语和谓语断开,这是语气的停顿而非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通常是无须断开的。 为了纠正这个易错点,应该多练习从词性和句子成分进行分析。和现代汉语一样,古文中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动词作句子的谓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或者找准动词,就基本可以推断出句子的断句位置而断出句读了。 例:马无故亡而入胡 / 人皆吊之。 在这个句子中学生亦有在“入”字后断开而发生错误的情况。此句除了可以从语意上分辨外,也可依据动词“入”来找到它的宾语“胡”而避免发生这种句子不完整的错误。 (二)误用对话标志 正例:乐天每作诗 / 令一老妪听之 / 问曰 / 解否 / 曰解 / 则录之 / 不解 / 则又复易之。 误断:乐天每作诗 / 令一老妪听之 / 问曰 / 解否 / 曰 / 解 / 则录之 / 不解 / 则又复易之。 此例中学生在所有“曰”的对话标志后均断开而发生错误。 纠正这个易错点,应强调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道”为标志。不过,一定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等不同情况。在对话体中应该断开,而在转述及引用情况下可以不断开。 例1:齐威王魏惠王会畋于郊 / 惠王曰 / 齐亦有宝乎 / 威王曰 / 无有。 整个语段皆为对话体,所以“曰”后均需断开。 例2:譬犹农夫之治田,耕耘之功既至而遇水旱,乃可曰天实饥之也;医师之治病,药石之功既至而犹不起,乃可曰天实死之也。 ——《论语选读》 此段中两个“曰”后皆为转述或引用的情况,因此不该断开。 (三)误断顺承、并列、递进 例1: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 / 朕少好弓矢 / 得良弓十数 / 自谓无以加 / 近以示弓工/ 乃曰 / 皆非良材 / 朕问其故 / 工曰 / 木心 直 / 则脉理皆邪 / 弓虽劲 / 而发矢不直。 部分学生将最后一句断为:“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 直。”因少断两处而丢分。 而实际上在文言文中,当句中有顺承、转折、并列、递进等关系时,的确有时断开,有时又不断开。比如: 例2:今未尝力耕耘而望岁于天,未尝投药石而责命于天,其可乎? ——《论语选读》 此句中两个“而”字均未断开。在这些情况下,学生极易犯难。 对策:练习要有采分点的意识。在各省市的高考断句题中,一般都明确“限断几处”,即使没有这个要求的,赋分一般都是一处0.5分,可以根据此题分数判断应该断几处,然后再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去处理。 当然,这些学生在断句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文言知识未消化、未掌握,缺乏基本的语感。此外,文言基础知识也非常重要。 几点建议 01 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学习文言文离不开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加强课内文言文的诵读,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对文言句读的感知能力,也有助于文本的学习和记忆。 02 依据课本、触类旁通 必修教材和《论语选读》就是文言文知识的原始积累素材,几乎所有的文言知识都囊括在内。要持之以恒、一如既往地巩固这些知识点,才能触类旁通,才能理解、消化、掌握做题技巧和规律。 03 强化训练、查漏补缺 备考经验告诉我们,知识点的落实,必须做到加强训练,天天见面。训练的形式并不是将断句孤立起来,可以放在文言文整体训练中,练习和检测交叉进行。内容可将课内课外素材进行整合。 断句口诀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要害。 内容粗心全了解,始可着手把句断。 联络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辩。 紧紧捉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象征,更有规矩供参看。 习气句式把握住,固定构造莫离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构造协助判。 排比对偶与重复,修辞供给好条件; 一样词语紧相连,通常基地要害断。 标题做完回头看,依据恳求细查验。 打牢根底看讲义,培育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习。 【口诀详解】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要害。内容粗心全了解,始可着手把句断。 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有有关的,熟读精思、了解粗心是精确断句的条件,由于读不了解就点不断,不了解就点欠好。 敷衍了事不可,似懂非懂不可,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可。 当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要要通读,重复研讨,然后依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层次,把有把握的本地断开。 3、紧紧捉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4、常用虚词是象征,更有规矩供参看 在学习中了解各类多见虚词的用法,格外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方位有助于断句: 5、分外句式把握住,固定构造莫离散 记住白话文习气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离散,能够削减断句失误。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认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故”“所以”“然则”等。 别的,白话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根柢一样,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通常在基地词前。如把握了白话语序规矩,就会为精确标点白话文奠定根底。 古文中两个一样词语连用,假设不归于描写词、名词的堆叠办法,通常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基地断开。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量匮也。”愚公移山> 8、 标题做完回头看,依据恳求细查验 白话断句的根柢恳求,即应作为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假设有的语句讲不通,那就或许有断句差错的本地;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契合道理、契合逻辑。假设内容不合道理,就有或许点错。 9、打牢根底看讲义,培育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习 本期编辑:吴珂欣 |
|
来自: 昵称4744488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