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鹏:公司企业里最有爆发力的创新是什么?

 昵称32229807 2017-09-16

如果要问:公司企业中,最核心的资产是什么?


如果再问:团队的核心是什么?

 

那么,“百家争鸣”的回答都出来了:

 

有人说,团队的核心是互信,是协作;

 

有人高唱,心在一起是团队,人在一起是团伙;

 

也有人说,团队的核心是能力互补,是价值观一致。

 

其实,这些都不算真正的核心,我先分享一个故事:

 

黄小平,我在秦王会认识的朋友,他曾经在58同城早期姚劲波并肩作战,2010年自己创业成立了一家叫“锐仕方达”的猎头公司。

 

2015年我们在威海聚会,他现场分享了他的内部合伙人制度,即55出资、46分成”的合伙人机制。

 

如今7年时间,“锐仕方达”在没拿1分钱融资的情况下,发展了86家分公司,实现数亿营收,成为中国最大的猎头公司之一。

 

关于团队,黄小平的回答是:团队就是你要构建一个非常先进的利益分配机制,来留住核心骨干们,其核心就是分钱。

 

没错,马云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说员工离职,90%都是源自两个情况:

 

1、钱拿少了

2、心受委屈了

 

也许有人会问,没有业绩怎么拿钱,员工能力不行,也要张口加薪吗?

 

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个辩证问题:业绩的高低,跟激励机制有关,而员工的能力高低,有时候也跟分钱机制有关。

 

另外,分配机制不等于“平均分配”,而是突出“能者多得”的示范效应,有人拿的多,有人拿的少,能上能下,那么这种激励效果就远远强过其他管理手段。

 

所以,团队的核心就是分钱,只要把分钱这个事情琢磨透了,你的团队就会源源不断地壮大。

 

过去中国解放农村生产力,也是打破“大锅饭”,实行“包产到户”的政策,才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热情。

 

农户不再需要村大队干部的督促监管,自觉忙活,起早贪黑,因为最终所得,除了上缴公粮外,都是自己的,这是关键。

 

但是,今天很多老板并不是不想分钱,而是不知道怎么分?

 

怎么办呢?

 

我告诉你,只要一个观念的转变,就可以引出很多思路,各种分配机制也是因地制宜的。

 

“传统的雇佣模式早已被合伙人体制所取代”,没有这个观念的转变,只会越干越累,越干越慢。

 

很多优秀的大公司,比如万科、小米、华为,都是合伙人机制的典范。

 

万科早期是职业经理人制度,前几年转变为合伙人机制,雷军创办小米时,第一件事就是花了大量时间,寻找大量优秀的联合创始人。

 

关于分配模式的设计,有两个方法值得借鉴:

 

1、CPM合伙人机制(Cross-Partner-Models)


这是“锐仕方达”黄小平设计的,其分钱核心准则是五五出资,四六分红,可升降。(分红设定了40%70%的梯度,具体视合伙人完成的业绩而定)

 

四六分红,分的是虚拟股权而不是实股;合伙人真正感兴趣的是分红得到的现金,因此即便是虚拟股权,只要分红可以兑现,依然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

 

同时还鼓励合伙人培养其他合伙人,让他持所孵化的分公司10%的分公司股权。

 

2、项目跟投制度

 

这个模式比较适合工程项目和餐饮项目,很多地产公司都是采取项目跟投制度,我知道的包括万科、碧桂园,还有南昌的黑马地产公司新力地产,以及南昌的餐饮黑马炉忆餐饮(旗下品牌有:炉鱼来了、炉忆九段烧、炉忆家宴)。

 

说到这里,总结一下就是:一个公司企业里,最有爆发力的创新是利益分配机制的创新。

 

分配机制创新的观念支撑是合伙人机制,合伙人最好是内部培养起来的,不是空降;如果内部没有,那么就从最信任的人开始,前提是制定好利益分配机制。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你在留言栏发表你的想法,一同交流交流。


我是大鹏(微信:3991255),吉安新干人;2008年毕业于南昌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后考入事业单位从事高速公路施工管理;2012年辞职创办江西驰和建设公司,目前为国家二级施工企业;2015年运营老友记酒,开创白酒行业的“自明星+社群+爆品”新模式;2017年创办“大鹏书院”,用“共享经济”模式打造“创业者+读书”的学习型社群。

特别提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