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进阶型发展疾病,目前还没有任何方法能彻底治愈。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做好一件事,完全有可能减药或者停药,这件事就是保护胰岛。 胰岛是分泌胰岛素的主要器官。胰岛受损会导致胰岛素分泌量降低,人体糖代谢效率下降,导致高血糖。 但是,和1型糖尿病患者先天胰岛功能不足不同的是,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利用率低,引发了胰岛B细胞长期的代偿性分泌,最终使胰岛细胞过度劳累而引起细胞受损。而这种受损,属于后天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所恢复。当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到50%, 2型糖尿病患者就可以逐渐减药或停药!采取非药物的方式管控血糖。 那么,究竟怎样保护胰岛呢?做好八个字! 少吃多动、降糖增敏! 1、 少吃多动,省吃俭用,为胰岛减负! 胰岛就像我们每天使用的牙膏,能分泌多少胰岛素有个大概的定数。因此,要保护胰岛功能,首先就要“省吃俭用”。吃得少,胰岛素分泌也少,胰岛细胞能多点时间休养生息;经常运动,能在不加重胰岛负担的情况下调整血糖。因此,“少吃多动” 是节约胰岛功能、保护胰岛细胞的不二法则。 2、 降糖增敏,养护胰岛,促进胰岛恢复! 胰岛受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长期高血糖产生的“糖毒性”和高脂肪引发的“脂毒性”。糖毒性会加速胰岛细胞衰亡,而脂毒性会使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出现胰岛素抵抗,加重胰岛细胞代偿工作。目前,科学降糖增敏有两种方式: A、药物方法: 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的作用。而新兴的DPP-4类药物(西格列汀、维格列汀等)、肠促胰素类药物,以及第三代的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等,在传统的降糖功效之外,都更加关注养护胰岛、帮助胰岛B细胞再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而这也是未来糖尿病药物发展的方向。通过合理的用药,使胰岛细胞增殖,功能增强,就能让患者逐步减少对药物的长期依赖。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初期,都曾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停用胰岛素后,血糖平稳,完全不需要依赖药物。这也是因为在注射胰岛素的作用下,胰岛功能得到恢复的结果。 B、非药物方法: 含有微量元素铬的食物,具有增强胰岛敏感性,提高糖代谢的作用。患者可以食用一些蘑菇、鸡蛋、小麦、花生、海藻、牛奶、人参、黄芪等。配合食用一些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可以帮助减缓葡萄糖代谢速度,降低餐后血糖高峰,降低同一时间内对胰岛素的需求量,达到物理控糖,养护胰岛的双重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胰岛的休养生息和功能恢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方法也是多样的。篇幅有限,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保护胰岛、科学控糖的方法,请搜索微信公众平台血糖小助手(xuetangxiaozhushou)。 |
|
来自: l124w597y523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