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班主任熬夜整理:孩子13岁前这6大习惯,越早培养越优秀!

 沧海一粟_1980 2017-09-18

杨柳轩轩09-17 21:35

是不是羡慕那些别人家的牛娃?他们有什么秘诀吗?真相是……是的,他们真的有秘诀。他们的学习习惯,做作业习惯和阅读习惯,从小就开始培养,好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的。

张老师是有着21年教龄的优秀小学老师,她长期在小学教育第一线,从每个孩子身上感知问题、总结问题,发现很多孩子的坏习惯是家长的错误引导造成。

早学早点领会,娃娃好习惯早养成,张老师来分享自己21年的小学经验之谈。

自然而然的,就像氧气一样,成为你的日常惯例。21天养成一个习惯(大脑构成一个神经通路需要21天),91天固化一个习惯。

现实是这样的吗?答案是:不是。

孩子很难在21天养成习惯,习惯的培养是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孩子习惯的养成需要父母的耐心和监督,需要刻意练习。简单来说,它确实需要父母天天盯,天天念,没有捷径可走。

第一步:思维,认识到习惯的养成是个漫长的过程。

第二步:执行力,父母需要与孩子一起去刻意练习。

收拾整理的习惯最好的养成和固化是幼儿园阶段。父母越早认识,越早固化,孩子越早养成好的习惯。

家长要先认识到,做家务让孩子学会细分任务,学会时间管理,是孩子很重要的一种能力。

家长认识到,才不会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

每天你问孩子:今天你有没有交到新朋友?

孩子的交流习惯比成绩更重要,家长要引起关注。

孩子善于沟通和交流,保持乐观和自信,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小朋友是孩子很重要。

1、有学习的兴趣

2、有学习的能力

家长刻意地引导,激发学习的兴趣,正向引导,学习是快乐的,他才会有兴趣。

所谓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家长的错误引导。

家长常有错误的引导,读书有什么用,天天做作业,让老师去收拾你等错误的学习观念。

1、阅读的范围要宽,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也是一种阅读。(不是只有抱着书看才是阅读)

2、阅读的环境的营造

A、外部环境(去书店,去书吧看书)

B、家庭环境的营造(有书可看)

C、朋友的引导(结交爱看书的朋友)

3、阅读的选择,阅读的面要广,要适龄。

漫画书,不要限制孩子阅读,它没有营养,但能带来快乐。

低龄:小牛顿、绘本、童谣和幼儿画报

小学:一二年级,拼音阅读,儿童文学类。(你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点)

小学中段:山海经,彩色乌鸦系列,法布尔昆虫记,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世界地理,林汉达的历史故事。

小学高段:国际奖系列书,人物传记,孩子正在形成人物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精读:日有所诵,朗读+背诵,接地气有童趣的书,语言的积累要有记忆。

4、阅读的交流(父母要常与孩子一起交流孩子的阅读)

低龄段:细节的分享,片断地分享,随意的分享,当价值观有问题时,你才去纠正。

小学中段:他通过阅读所得到的收获,他的思考,他的观点。

小学高段:让孩子从口头表达过渡到书面表达。

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孩子表达很自信,孩子敢写,敢表达。

父母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也要引导孩子表达出来,可通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5、习作的引导

孩子写作文,先画思维导图,再开始写作

好词:形容词,优美的词

好句:有修辞手法的句子,能概述文章中心的句子。

文章:先定中心,再细化。

家长要认识到,有针对地培养,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

家长只检查孩子书写的工整和是否完成即可,其它让孩子自己去面对。

真正的学霸是学得好,耍得好,对学习拥有好奇心。

分析孩子的学习方式,找到孩子的点,听觉思维,但孩子是视觉思维。

视觉训练,抄电话号码,抬乒乓球(视动)

听觉训练:学会倾听,眼睛盯着看(倾听)

1)书写:书写工整

2)审题:把重要的知识点,关键点捕捉到,动笔勾下来。(针对听觉思维的孩子,要重点训练孩子的视觉思维)

3)检查:让孩子学会检查,学会反省。

4)家校配合:作为老师,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父母与老师坦诚地沟通和交流。

小结:孩子的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当我们看到孩子的问题时,我们回到原生家庭。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方式,好的与不好的都会影响到孩子。

父母只有通过不断地觉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分享,我们自己成长了,孩子才会更好的成长,父母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也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