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史今说:亚洲史上各国因何均认同“乱世用重典”!(第452期)

 金色年华554 2017-09-18

古史今说:亚洲史上各国因何均认同“乱世用重典”!(第452期)

“盛世施仁政、乱世用重典”是每个王朝新旧交替时稳固王朝根基的非常手段

  • 日本网议(“盛世施仁政、乱世用重典”,王朝新旧交替时用“重典”稳固王朝社稷,是否反映新王朝真的坚强?)评论:古代中国各朝各代新旧交替之时,社会上总是出现各种凌乱、优劣不尽相同的情况。因此就产生了与“盛世施仁政”相反的“乱世用重典”的条例,借此来整顿一个刚刚结束的乱世来治理社会的目的,稳固新兴王朝的社稷。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在秦国一统后,因其“刑法重典”引致秦末大乱(秦帝国尊韩非的以法治国,却不想造成作奸犯科的人大增),诸侯纷起,最终让汉帝国崛起,而汉帝国则开始将“盛世引仁政”作为汉初的发展国家基本国策,倡导“无为而治”的理论。正因如此,历朝历代凡是在国家初立时,皆弃用“重典”治国(同时也反映了“乱世用重典”在各个朝代的不同时期,都会被不同程度备受青睐),而采用“仁政”安国的手段来达到稳定政治、经济的局面,实现长治久安局面的法制工具(唐帝国取京师为“长安”之名就是这个意思,有乱世则更能体现“乱世用重典”的价值)。

古史今说:亚洲史上各国因何均认同“乱世用重典”!(第452期)

秦末因暴政,严刑峻法而引致秦末各地争雄

  • 日本网议(秦代统治时期用“重典治国”实际上史上第一次首次一统后,对法治治国的实践):春秋战国时代在秦国手中划为一统后,当时秦帝国为使七个国家迅速成为一个整体实质性的国家,因此加强“重典主义”的法治手段则为秦帝国当时的治国选项,因秦帝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就在于法治上的“重典”,因此始皇帝也认为“重典治国”同样可以来稳定国家、通过这种“极端的重刑主义”来改善国家的自然经济,只是最终秦帝国的“暴刑”荼毒甚重,民众的奇异、社会动荡最终就是导致乱世到来。因此,汉帝国才会在立国后,开始弱化“重典主义”治国的设想,采取“休养生息”为汉帝国立足,修复脆弱的农耕经济,才能保障汉帝国进一步的盛世来临(因此“乱世用重典”也大多只适合在乱世,若在和平时期采用重典治国只会适得其反,走上秦帝国的老路子)。

古史今说:亚洲史上各国因何均认同“乱世用重典”!(第452期)

隋末唐初“乱世需用重典”,看对“重典”其对国家运用的坚强度,合理度轻重很重要

  • 日本网议(“乱世用重典”实际上很持久耐用,尤其是在国家不稳之时)评论:两汉帝国以来所谓的乱世“重典治国”,实际上在盛世之时,也开始以“法律道德化”的角度被逐步加强,而“隆礼重法度”则是华夏王朝制度的一大特色。以“引礼入法治”的角度,一方面为统治者建立“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观念,形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结构,这样做的好处可以减轻新兴王朝为维护统治而所需要的成本,接着再“以德化天下、明刑制以治之”就可以确定古代王朝在一定时期内的“长治久安”(自此历代王朝不管是开明的唐宋、还是以法治治国的明帝国都是依靠“刑制为主”,不过此时的“重典”并非是乱世时的滥用,而是成为惩治犯法、滥权之人的合法手段)。

古史今说:亚洲史上各国因何均认同“乱世用重典”!(第452期)

元末乱世,太祖用重典治世,后世帝王以法治治国,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规条

  • 日本网议(严苛的“乱世重典”存在相对性)吐槽:在乱世时期,“重典”存在的作用就是为了尽最大限度来稳定社会动乱,虽然这种“乱世用重典治世”往往在绝大多数历史时期,都难以真正帮助王朝帝王们完成决策的预期。不过乱世的“重典治世”却能在盛世年代,也可以间接帮助王朝快速步入安定社会状态中。就论“以法治国”的明帝国为例,在明孝宗时期曾修订《大明律》,第一次在世界律法史上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而《大明律》提出的这种“不因言杀人”的平等律法在当时西方的启蒙运动时期备受推崇,形成了近代西方史上的“欧美法系”,皆是因明初用“重典治国”而发展日益成熟的明代律法从中受益而来的(可见明代的明孝宗不仅是位中兴的好皇帝,实际上他对法律方面的称得上“法治天才”的帝王,他明白清楚过多依赖“重典”治国带来的隐患)。

古史今说:亚洲史上各国因何均认同“乱世用重典”!(第452期)

明末清初时期的“治乱世用重典”有所走形

  • 日本网议(“乱世用重典”实为“乱世”之时的非常手段)评论:古代中国的任何一个乱世时期,不管是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还是明末清初的时代,统统都采取“重典”治世、其次治国,这些都是为了能够使得乱世迅速结束,尽快步入稳定时局的“非常”手段(因此“乱世用重典”、将“儒家、法家”合流,就成为能够建立一个稳定而快速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制国家必走的阶段)。

古史今说:亚洲史上各国因何均认同“乱世用重典”!(第452期)

宋辽西夏、金时期的大乱世之下的“重典治世”引致局部地区的“盗贼之患”更乱

  • 日本网议(“乱世用重典”和“盛世用仁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吐槽:北宋王朝时期,当时因立国不久所以面对土地的严重兼并、外患沉重、冗官弊政等推行“重法地法”来“重典”治国;只是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宋王朝中期就开始出现危机,其中“盗贼之患”是最具特色的。其中更以北宋时期的仁宗、英宗、神宗一直到哲宗时期采取的“以恶治恶”的严厉打击贼盗的力度,也是一种“重典”,可是最终也没达成预期的理想治国效果,最终还导致宋王朝成为古代中国史上局部地区“起义频率、次数”最高的王朝(乱世用重典是非常手段,盛世用重典治国则要运用适当的力度打击方可)。

用“重典”治乱世哪个时期最适合 (单选)
0
0%
“魏蜀吴”时期
0
0%
“南北朝”时期
0
0%
五代十国时期
0
0%
元末明初时期
0
0%
清末民初时期
0
0%
应势而为,重典并非只在乱世用

结语:关于今天本期《古史今说:亚洲史上各国因何均认同“乱世用重典”!》文章结束了!如若您喜欢或支持小编的文章,欢迎订阅、关注、交流、讨论、转发或收藏、点评、点赞!感谢各位的支持!每日精彩文章与您同享!当然也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的观点和交流意见给小编我,大家共勉而行!

欢迎大家关注小编原创《古史今说》其他精彩文章!

注:声明头条作者90大历史所发原创文章、视频、图文等均在今日头条首发!未经原创作者允许请勿擅自修改、发布以及抄袭!

'本文已入驻快版权'原创作品转载平台'。'如需转载,请登录快版权获取正版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