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黑端子石砚的真伪考证

 崔光军的图书馆 2017-09-18
(2017-06-16 19:29:41)


[转载]千年黑端子石砚的真伪考证

     石家有儿玉含晶,嘘为云气吸为晴。   
     纯精与之相感并,孕育万状流千名。
     黄昏鬼器不忍听,且为白鹅了黄庭。

  这首北宋诗人崔鶠(1058——1126)的《子石砚》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笔者蓄砚多年,对端砚中的“子石” 、“黑端”心仪已久,一直梦想见到它的芳容。
  2005年夏天“福缘天降”,有幸认识了“武汉香港路旧货市场”的程业平先生,在他店里得到这件 “黑色卵石古砚”(见砚照)。程先生说“这是很老的端砚,大开门的老古董”。粗看此砚,黑不溜秋,古古怪怪,回家再细看,眼睛一亮,心一惊:这难道是古人所说的“黑端天然子石砚”吗?
一、查文献  古人两种观点相左
  唐宋以来,端石中究竟有没有黑端子石?宋代人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苏易简、欧阳修、杜馆、崔鶠、陈元靓、赵希鹄等诸家认为有,而且认为是端石之上品。米芾、唐询等诸家,提出了质疑,予以否定。
  宋·米芾(1051——1107) 《砚史》中说,他曾到端州调查过子石,“遍询石工云:子石未尝有。其在岩中,实于大石板上凿,岂有中包一子者?余尝谓若溪流中多有卵石,容差褊可崭面,磨墨。所谓‘石子’,世讹为‘子石’。至有斫样相似而为之者,于理必不于大石中心,复生卵子也。世之好奇者,又以歙州罗纹石作子石砚。”
  宋·唐询(约1000——1060)《砚录》中说:“昔人云,山有自然圆石,剖其璞而得焉,谓之子石。又云,每取石,必祭以中牢,不然则雷霆震动,失石所在。予尝以二说诘诸山下故老,皆云无之。”
  米芾、唐询都是名人,又是官人,还是品砚高手,他们的观点对后世砚学家必然产生影响。
  清·施闰章《砚林拾遗》说:“余案米说良胜……岩石凿去黄膘胞络,方见砚材,是为子石,亦似非。”
  清·孙森《砚辩》说:“所谓下岩石出黑色、青花二种,世久罕见,其说俱不足援证。”
  从“米史”、“唐录”以及“施”、“孙”的论述中,可以知道一个信息:他们都没有见过“黑端”,没有见过“端州子石”,虽做过调查访问,但只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施”“孙” 两人仅是同意米芾的观点,沿袭他们的说法而已。所以,他们的观点都不足为信。
  从文献看,最早论及端州“黑端子石砚”的应该是苏易简,随后是欧阳修等诸家。
  宋·苏易简(958——997)的《文房四谱·砚谱》中载“端州石砚匠,识山石之纹理,乃凿之五七里有一窟,自然有圆石,青紫色,琢之为砚,可值千金,故谓之子石砚。”
  宋·欧阳修(1007——1072)的《砚谱》中载:“端石出端溪,色理莹润,本以子石为上。子石者,在大石中生,盖石精也。”
  宋·无名氏《端溪砚谱》中载:“凡岩石皆有膘,如玉之瓜蒌也,胞络黄膘凿去,方见砚材,所谓子石也。”
  宋·赵希鹄(生卒年不详,公元1231年前后在世)出身皇室宗亲,在宫中见过很多古物重器,是位博学善鉴的考古学家,他在《洞天清录·古砚辩》中说:“世之论端溪者,唯贵紫色,而不知下岩旧坑,唯有漆黑、青花二种。初未尝有紫,无它,未曾观古研耳”。并特辟一条目详述:“端溪下岩旧坑,卵石黑如漆,细润如玉,叩之无声,磨墨亦无声……下岩旧坑又一种卵石,去膘方得材,色紫青黑,细如玉,有花点如箸头大,其点别是碧玉清莹,与砚质不同……青黑之中,或有白点如粟,排星斗异象,水湿方见,扣之无声,磨墨亦无声。此品南唐时已难得,庆历间坑竭(按,即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下岩上有一坑出此二种石,别无新坑”。
  明清两代砚文化学者,如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古砚论》及清代吴兰修的《端溪砚史》等,都认同赵希鹄的观点。
  值得关注的是,乾隆年间的考古学家陈龄自己藏有一件端州下岩黑端砚,并在他所著《端石拟》中说:“端溪水坑中洞下岩之,色最淳古,石极细嫩,有纯黑色及青黑色带青花者,宋时采取已竭,今古砚中亦罕见此品,即有,亦唐五季宋初之物。”又说:“其青黑而带灰苍,湿者微紫,谓之黑端。以明莹光泽无驳脉者为佳,质中有青花,甚明莹,散则如雨点,聚则如藻荇者,品亦上上。因质过嫩,最易成凹。予曾得一砚于虎林(杭州)是此石。”
  从以上苏易简等诸家的论述中,可以知道两个信息:
  第一,他们见过实物(即黑端子石砚),又知道实情(即实物之根底)。
  第二,赵希鹄、崔鶠、陈龄都是考古学家,其中陈龄自己还藏有一件黑端砚。崔鶠能用诗歌来表达对“子石砚”的珍爱,赵希鹄能对“黑端”析辩得十分的精到,说明其论述都是以实物作依据的,是在直观下得出的结论。所以,他们的观点,是可以采信的。
  又一个可信的论述是,我国地质学四大创始人之一的章鸿钊(1877——1951)所著的《石雅》书中说:“端砚佳者似出烁岩或角烁岩中,砾岩俗称母子石,意子石在岩中,一如子在母怀中也。”还说:“下岩坑亦卵石也,卵石一名子石,不必尽产于水中,山中亦有之”,并引用《广语》云:“凡香有结,石亦然。端之结者为砚,其石大至数尺,去其不结者,取其结者,仅得掌许,故砚之大而佳者最难得。”
  章鸿钊是我国德高望重的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他在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及地质学史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他对“子石”的论述,为“端州砚石中有天然子石”,提供了地质学方面的依据。
  从文献中得知,唐宋之时,端州砚石坑中(端溪下岩旧坑中)曾一度出产过 “黑端子石”, 后来,再不曾出砚。其“黑端”,色黑如漆,质细如玉。其“子石”,原生于大山岩石之中(子石为大石中生),是由乱石包裹的一个“石结” ,它外形如卵,内含奇质,有“石核”、“石精”之誉。
二、说子石  今人众说纷纭
  可是,千百年以来,“端州黑端子石”未作定论。当今之世,人们说起“端州有没有黑端子石” ?也是众说不一。
  有人说“麻子坑等山坑也许有”, “老坑(水坑)绝无”。 也有人说“只见歙州子石砚,端州砚坑无子石”。 还有人说“古时候,端州有子石砚问世,不过,它是选用较有天然气韵(具有石皮、虫蛀等纹理)的端石,由制砚匠人用手工琢磨形成的‘天然子石砚’,实为人工子石砚”。 
  说起“黑端子石是怎样产生形成的”(即黑端子石的成因)?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大石头里,长出来的”,也有人反驳说“不可能” 。有人说“是‘地火’,烧出来的”, 也有人反驳说“这是不可信的鬼话”。有人说“是在溪流中经长期冲刷、滚磨出来的”, 也有人反驳说“绝不可能”, 理由是“端石是板状岩石,质性坚密柔润,溪水小了,冲不出子石,溪水大了,会将端石冲碎而消亡。再从地势上看,端溪在上,砚坑在下,坑下的端石怎能崩落到上面的溪水中呢”。
  以上种种说法,使人产生疑惑,因此,多数人都认为黑端及黑端子石根本不存在,实属误传。
  不过,另有少数人却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他们认为:“端石中有黑端,也有黑端子石”。 
  第二,他们认为:不能用山地、河谷、溪中的普通鹅卵石(子石)的成因,简单地套用到黑端子石身上。黑端子石的成因更为悠久和复杂,它是“地壳运动”的产物。
  远古时代的肇庆,是一片茫茫的浅水海湾。数亿年前,肇庆当地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导致地震爆发,天地巨变,山崩地裂,河水倒流,海陆变迁……一些碎块端石经受水与火(高温)的不断冲击,失去棱角成为不方不圆的卵状石块,散落在山体岩石之中,又经千万年的大地孕育而形成的一颗颗实体遗物——黑色天然子石。其形为卵样,其质是端石,其性与现代出坑的端石不完全相同。它的成因,涉及地应力、地壳运动、地震以及地质构造、岩石、矿物等方面的学问,是地质学专家们研究的课题。
  笔者认为,以上“少数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基本上认同他们的观点。
  可是,论定古砚要有根有据,关键是要有根据(即证据),要见到古代遗留下来的实物——传世的黑端子石砚。
  现在,传世的黑端砚确实极少,但偶尔在一些公私馆所还能见到,笔者也蓄有一件“明代黑端淌池砚”(见砚照)。
  最为出色的黑端实物是广东省博物馆珍藏的那件“唐代黑端三足辟雍砚”。 这些都是历史的证物,可以确认:黑端是存在的。
  可想而知,既然有黑端石,就很可能有黑端子石。
  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人没有见过黑端天然子石砚。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那件“宋端溪天然子石砚”(见《西清砚谱古砚特展》专著第202页),的确是一件“依原生天然子石,不加磨治而成”的子石砚,但它是紫端子石,不是黑端子石。
  笔者所蓄的这件“黑色卵石古砚”,如果说是“黑端天然子石砚”, 那必须要通过鉴定。
三、鉴古砚  十种传统方法辨真伪
  这件“黑色卵石古砚”,究竟是不是“黑端天然子石砚”? 只有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考查鉴定后,才能确认。
  首先,笔者于2012年秋,求教广东砚学家、《中华砚学通鉴》专著的作者欧清煜先生,帮忙询访一下肇庆当地石工们,对 “子石” 的看法,欧先生告诉我:“石工们说,古时端州出过黑端,也出过黑端子石,老石工们叫子石为‘包卵石’,因石质特好,也有人叫它为‘石胆’、‘石核’、‘石精’。但是,子石出在肇庆的哪个山、哪个坑?却各有其说,没有一致的看法。”
  后来,求教相关科学鉴定部门、地质检测部门,测一下此古砚的存世年代、地质矿物成分,目的是想知道它是不是唐宋时期的古物,是不是端石。答复结果是,他们“没有这方面的仪器和人员,现在还做不了”。
  无奈之下,“求人不如求己”,只有自己动手,用传统方法,即收藏界戏称的“眼学”来品鉴了。
  1、量尺寸:此砚长21厘米,宽16厘米,通高6.8厘米,体重7市斤。上手,有压手感。比重较大,可知石之坚实。
  2、看型制:砚为随形,是个原生态的石头疙瘩,体态呈不规则卵石状,虽粗头呆脑,但朴厚稳重,有不凡之气势。
  3、查工艺:周身没有丝毫人工修整、打磨痕迹。纯属自然天成,是大自然造化的“天工”之作。
  4、听石声:用手扣之,是哑声,即无声;用小棍击之,发出“笃、笃”的木声。可知其石质结构致密,有“石髓”之相。
  5、手摸体验:抚石手感如玉,觉得此石幼滑、娇嫩如小儿肌肤。手抱石,感觉有凉气,有手指痕迹。呵气,立现一层薄水雾。
  6、观石色:通体黝黑,色黑如漆,莹润光亮。浸入水中,在强光下,内透紫气,似有佛门之意境。
  7、辨石纹:砚体上,有大小、深浅不一的十六个天然“虫蛀”孔眼,十分悦目。浸入水中,可见少许“白筋”(古人称谓)纹理,今人称“玉带”或“冰纹”。
  8、查墨痕:砚面顶部可见使用痕迹,小小堂心,微微下凹,是古人采用旋圈式研墨方法留下的的凹痕,堂内墨锈隐约可见。
  9、鉴包浆:周身旧气开门,包浆盈厚,油润,自然。气韵高古,应为千年古物。石中也许还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10、看品相:鲜有缺损,整体完好,表相尚佳。传世古砚,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能生存下来,令人称奇。
  通过以上十个方面的“眼学”品鉴,可以认知:
  1、此石具有“石结”的特性,它是一件原生态的天然子石,具有千年古砚的气韵。 
  2、此石的质理和石品具有端石的特征,是一件端砚,具有唐宋遗物的天象。
  3、此石具有“色黑如漆,坚润如玉,外形如卵石,内中含奇质”的黑端子石砚的特征。
四、结论  是端州黑端天然子石砚
      
  理由有三:
  第一、查文献,查到了“黑端子石砚”存在的历史根据。
  第二、鉴古砚,找到了“黑端子石砚”存在的实物证据。
  第三、将实物与文献对照分析,此古砚的石形、石质、石声、石色、石品、石韵,与文献中所记载的基本相符。
  鉴于还未进行“科学仪器测试”, 现在只能初步确认:这件“黑色卵石古砚”极有可能就是千百年来,砚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宋代端州黑端天然子石砚”。

读砚感言:
  古砚如海,深广莫测,我辈真是学无止境,亦探无止境!以上之“考证”,仅是“一家之言”, 文中有的问题还须深入探讨和验证。今来“抛砖引玉”, 拜会师友,诚盼交流互动,共同破译千古疑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