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学习感悟

 健行zhz 2017-09-20

《黄帝内经》学习感悟----要怎样锻炼才对身体有益

 

现在的人非常注重保养,但又不会保养,常常是心血来潮,就立志要锻炼身体,往往却又坚持不下来,或者坚持了,但效果却是适得其反,为什么会是这样?《黄帝内经》给出了答案。

《内经.上古天真论》云:“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其中的“形劳而不倦”就是我们锻炼身体的一个标准,既要让身体劳动,让身体动起来,又不能太疲倦。再看我们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搞锻炼往往是一分钟的热度,要不就不搞,一搞又累得半死,太疲劳了又使下次锻炼产生畏难情绪,最后不了了之,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写照。所以,内经是不主张过度疲劳的。

为什么过度疲劳不行呢?《内经。生气通天论》又讲了,“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意思是人在烦劳的状态下,阳气就会亢奋外越,导致阴精逐渐耗散,如病久积到夏天,就会使人煎厥。阳气以固密为常,过度疲劳会导致阳气外张,阳气一旦失去固密的本性,就会耗散加快,同时耗散的阳气出来以后,形成的不会是少火而是壮火,是壮火就会伤害阴精,《内经》言“壮火食气”,讲的就是这里,所以长此以往,就会阴阳两虚。我们运动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补充阳气,因为运动可以扶阳生阳,这是众所皆知的道理,但由于运动的方式不对,这个度没有把握好,反而造成了阳气的损耗,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的道理。

另外,我们搞锻炼还要顺应天时,因为人生活在天地之中,实际上就是天地派生的一份子,所以要与天地同起同落才好,《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内经指示我们要顺从天地的生长收藏,春夏养阳就是要养阳气的生长,秋冬养阴就是要养阳气的收藏,否则就是逆天行道,后果是很严重的。那么以之指导我们锻炼身体,就是春夏的时候我们可以尽情的折腾流汗,生发我们的阳气,也利于排出一年以来的积毒,但到秋冬的时候就不要那么的运动流汗,要以适量运动不流汗为基准,利于身体阳气的收藏,这部分阳气是来年阳气生发之根本,很重要的。

所以,我们锻炼身体总结起来有三条原则,一是要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身体耐受的能力来,以不感觉疲劳,留有余趣为准;二是要坚持,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但形成不了新的生活规律,反而打破了旧的生活方式,人体的平衡一旦打破就可能适得其反;三是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运动的强度,要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样的运动形式才能帮助到我们的身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