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交易链(jiaoyi360)】 假设公司销售了100元的存货,销售额是150元,客户于3个月后支付,那么这150元就变成了“应收账款”,50元是“毛利润”。所以,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就多了一个“应收账款”。 ![]() 假设编写报表时,成本和销售都已确认,那么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请看上图):左边栏目400元的存货减少了100,营业额全部都是应收账款,还未收到,此时150的应收账款-100,多出50元的“毛利润”,资产增加了50元。右边栏目应该怎样变化呢?销售收入赚了50,也就是股东权益增加了50,总资产变成2050。左右两边重新平衡,都是2050元。 现金流量表是否有变化呢?想想:存货卖出,钱包是否收到钱?这时还没收到一分钱,所以,现金流量表无任何变化。 ![]() 150元的营业额将引出利润表。我们可以简单记录:营业收入150,营业成本是多少?就是存货的100元成本,获得的毛利润是50元(忽略其它销售费用、税收等)。需要注意的是,未收到任何的现金,但会计已记录此利润,这是会计上特有的规则,利润和现金是有区别的。所以,现金流量表对利润表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 再看上图。根据资产形态进行分类,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属于一年内可以变现的流动性资产;而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是一年以上变现的资产,属于非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构成了总资产。同理,用一年的规则,右边的负债项目可分为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也是常见的会计报表项目。 看到这里可以发现,资产负债表的左边栏目是根据资产的变现能力进行排序,货币的变现能力最高,所以排第一。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差,排在最下。 通过以上的记账分解,大家是不是理解了三张表的关系?现金流量表本质上是资产负债表里货币资金明细的一个记录,而利润表其实是对资产负债表里股东权益的分解说明,对不对? 以上不是教大家怎样记账,记账方式没必要太深入,这是记账会计的事,不是投资人的事。通过简化案例就容易明白报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建立的,理解报表的原理是为下步做财务分析提供一个基础,投资人需要懂的是管理会计而不是记账会计。另外,需要理解的还有折旧、摊销、商誉等等项目,这些问题一律交给百度。如果还不明白,可以像我一样把上面的表自己做一遍,基本就熟悉了。 您对此系列满意吗?您希望我们提供哪方面的内容?可留言。#交易链#微信公众号很快会更名,届时大家会看到更符合我们气质的标识与名称。@今日话题 ---------- 延伸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