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凯 | 比负能量更可怕的是正能量服用过量

 单向独白 2021-04-06

这是『思想周刊』的101篇文章

15年皮克斯造了一部大热的电影:《头脑特工队》

它讲述了小女孩Riley搬家到旧金山,整个过程中她的生活被脑中五个情绪小人所掌控,展开了一场脑内情绪的奇幻之旅。

影片中,代表快乐的Joy作为“戏份”最多、最重要的角色,无疑是整部片子的焦点。但我在看完这个电影之后,却十分讨厌Joy。她总是霸道地占据着大脑控制台,把其他情绪都推开。一定要让主人公的记忆必须全都是快乐的。还经常“欺负”其他情绪,每次出现快乐以外的记忆球时,她就很不爽,尤其是对代表悲伤的Sadness。Joy总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把“正能量”挂在嘴边的人;

他们总是努力呈现出乐观积极的样子;

总是劝你忘掉那些不开心的事,强迫你想点儿高兴的事;

总是跟你说,新的一天阳光明媚,你也要加油!

他们的座右铭是“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心点呢?”

说好听点叫乐天派,而实际上,他们是一群无法容忍任何消极情绪的“正能量狂魔”。比起那些充满负能量的人,正能量狂魔更令人讨厌。 有时候当你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ta就会蹦到我面前,努力逗你开心。

“你怎么又不开心?高兴点儿高兴点儿!”

“你这样发愁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吧。那你还愁什么?”

“相信自己~只有你变得爱笑了,生活才会美好起来!”

正能量狂魔最恐怖之处在于,不仅他们自己每天24小时都要表现得积极向上,而且如果他们看到别人有一丁点儿“丧”,就会立刻冲上去逼对方也要“阳光”起来。总"丧"固然是存在问题的,但比丧更可怕的是永远正能量。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全被掩盖了

其实仔细想想,生活中令人不开心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如果你问我最近有什么开心的事,我可能很难回答。但你要问“最近发生什么让你不高兴的事了吗?” 我能马上给你说出一堆。这其中,可能有很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洗衣服洗到一半停电了;加班到十点正好错过末班车;钱包又丢了.....

也可能有严重的丧失或痛苦,像是女友突然说分手;或是熬了几夜改出来的总结报告,被领导一句话否掉了;我们以为只要能继续生活工作了,悲伤的事情就结束了。但事实上,是痛苦仍在继续,只是大脑在帮我们抵抗这些痛苦。

人类会本能地回避负性情绪带来的伤害。我们可能会跟自己说:

这件事也没有那么坏;

我其实并不难过;

……

拒绝接受事实,或是认为痛苦的思想、感觉并不存在,这种处理不愉快的方式,被称为否认的防御机制。它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比如当人们听到一个噩耗时,通常第一反应会问:“啊?不可能吧,我不信!”很多人会用否认来抵御生活中的挫折和无法抗拒的压力。正能量狂魔对于否认的运用尤其熟练。

比如有些人总在朋友圈里转发正能量的鸡汤,每天都对着镜子跟自己说“相信自己!我能行!”然后鸡血满满地迎接新一天。劝自己也就算了,他们还总是拿自己的积极理论去宽慰别人,想要告诉别人痛苦中还有一丝希望,这不仅是无效的,而且还让人很崩溃。我曾经听到一个怀孕的妈妈很痛苦地说自己流产了,她的朋友却跟她说:“但至少你还能再怀孕啊”。

同理,有的人会跟家里遭了火灾,失去了一切的人说:“至少你还活着呀”。遇到这种事,就算再怎么转变看法、改变观念,它还是一件客观的负性事件,并不是强行找“事情积极的一面”就能得到宽慰的。都遇到这样的事了,连让人难过一会儿都不允许了吗?

此外,正能量狂魔认为所有情绪发泄都是无用的。他们认为遇到挫折后,哭没有用,只有立即振作起来,想解决办法才是正事。他们总想让事情立刻变好,但我们都明白,遇到的坏事不可能因为几句话就好起来。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需要人们先处理情绪,之后再去想解决办法的。而狂魔们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处理负性情绪,所以只会一味地认为悲伤“没有用”,慌忙地掩盖掉,然后装作什么都没发生。长时间掩盖、转移痛苦之后,他们所表现出的也只是一种假性的快乐。也许内心深处的痛苦情绪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了解,这也是正能量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那些天天高兴的人,心里一定很苦吧

听起来有些奇怪,虽然正能量狂魔容不得自己或别人悲伤,但往往是悲伤和痛苦的经历造就了他们。在正能量狂魔的生长环境中,表达负性情绪,可能是一件不被允许的事情。父母或是主要照顾者对于情感、麻烦的容忍度很低。当他们哭闹、难过的时候,可能遭到了父母的恐吓和暴力制止;他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准哭!”

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他们不得不去隐藏悲伤、愤怒、恐惧……并逐渐学会了不表现出任何负性情绪,转而逼着自己去做一个24小时都开心的人。所以那些正能量狂魔并不是生来如此,而是不得不如此。

长大之后,他们就带着儿时习得的应对负性情绪的方式,来处理生活中的不快,父母的呵斥变成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们在心里对自己说:“不准哭。”但不论是难过还是痛哭,其实都是情绪的正常释放。悲伤是人类最基本、最正常的情感之一,它应该被允许和接受。 

近些年,心灵鸡汤如同过江之鲫,但时过境迁,尽管现在还有很多人热衷于煮鸡汤,但也都不好意思这样标榜自己了。就像“奇葩”这个词,那年从母校高中毕业,因升学率高。学校自吹自擂,在校门口拉起横幅:“一朵奇葩、一个样板、一面旗帜”。估计现在如果在用“一朵奇葩”美誉自己,路人看到一定会捧腹大笑。所以心灵鸡汤从某种意义上已成为贬义词。但这不要紧,只要给它换个说法,继续可以粉墨登场。所以正能量这个词最近使用频率特别高。继续着那些人兜售着他的成功学、处事学、治愈系。

我们为何对此不感冒呢,因为我们清楚的明白,就像你熬了一天一夜,你不能在煮咖啡喝浓茶了,你更不能吃蒙汗药回家和你老婆欢快一把。此刻睡眠才是你真正需要的东西。你内心真正需要的是和平和安静,而不是打鸡血的刺激。有些正能量,总喜欢编故事,然后拐弯抹角地给你讲一大堆道理。把偶然的幸运转机当着必然来论证。甚至有的来主观意淫臆想来“指导”我们。他们住高档别墅从来没有租过房子,会向你阐释租房比买房活的更自由精彩。当然我这并不是说买房一定要比租房好,而是说他们真不适合说这些话。比如有的人成功是建立在家世和权势的基础上,总会一味的向你强调拼搏努力的重要性。在比如,一些传销的洗脑大师,也会和你讲国学,讲《弟子规》,讲孝道,无在乎不断的心理暗示你要听话顺从,便于掌控。当然还有那学者大师、情感系专家,就不多说了。他们灌输的正能量或许更加隐蔽,需要我们有颗独立的头脑才能甄别。

生活依然需要鼓舞得力量,但是陈述事实和身体力行的情况下,让一个灵魂真实的感染另一个灵魂。而不是言语上的挑逗,把你一时说的热血沸腾、人仰马翻。更不是在编故事,以一副拯救天下苍生的姿态在那里布道施德,那是伪善虚假而缺乏仁慈的。所以,能否真正给我们带来能量,首先看它是否诚实。比如当你每周都去做祷告,诚实的面对自己的信仰,那么那些教义就能给你带来持久的精神力量。《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为什么能感染这么多观众,因为它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才有了撼动灵魂的价值。在网上看到流传甚广的文字:什么姑娘远嫁,你将失去什么之类的,也看到大学情侣毕业后一对对分散。恰巧我有一对异地恋的朋友,他们在波澜不惊的爱情中走到一起。我说你们的婚礼我一定要参加,你们诚实的爱情给我带来了相信爱情的能量。

   与此相反,对于一些负能量。如果只是在消费苦难,博取同情,一副历经沧海的样子。什么自艾自怜呀,无病呻吟,让多少悲伤逆流成河呀之类的,同样不遭人待见。这样看来,就无所谓正能量负能量,只有我们诚实的面对这个世界,保持独立的头脑。让灵魂苏醒,才是最好的能量。

快乐不是唯一值得追求的东西

真正的情绪健康并不是“天天开心”。而是一个人有能力去感受到多种情绪。由某一种情绪所主导的(无论是快乐、悲伤、还是愤怒)情绪生态都是非常不健康的。情绪的多样性比单纯地追求某种情绪——比如快乐,要重要得多。

《康熙来了》中,艺人“蝴蝶姐姐”在宣传自己的写真书时,给自己封了一个“快乐冠军”的称号。

当她带着很勉强的笑容说自己不论何时都会很快乐,也希望大家都快乐的时候,小s和蔡康永说:

正如快乐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样,悲痛、伤感,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装作看不见,不代表它就不存在。比起掩盖和否认,也许我们还可以做的是,在悲伤来袭时,去感受它。如果感到消极的话,那就允许自己消极几天;想哭的话,就让自己哭一场。生活中需要正能量,但不能充满正能量。只有当我们给予了负能量足够的空间之后,那些快乐才能更加真实地被感受。

相比之下我自己更喜欢负能量,就好像鲁迅在《喝茶》里说到过,我们有痛觉,一方面是使我们受苦的,而一方面也使我们能够自卫。正能量的确能让人进步,但是负能量才是能让人做出改变的,社会和人性的残酷我们必须要面对,北影北电的性侵事件逼的女学生走投无路,所有的消息都被官方封锁,中国的留学生在国外被绑架和杀害的比比皆是,虐童事件层出不穷。拜金、浮躁、权力和金钱操控的很多事情我们无能为力,我们要通过负能量的东西来警醒自己保持初心和改变自己的缺点,就好像正能量里说,胖胖的善良女生天真可爱会有人疼你入骨,总会有个男人愿意掏钱为你买下你喜欢的口红色号,把你捧在手心。事实是如果你又胖又五官普通还没什么实力性格还别扭,就是没有男神会爱你啊,这是现实。正能量和负能量没有好坏的,关键在于你能否正确的看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