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病

 清茶清清 2017-09-21

商血压病,中医没有与此完全相等的独立病名。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分别将眼前昏黑,头运旋转者,称眩晕;头晕头痛,面赤者,称肝阳;自觉头痛者,称头痛;顽麻,不知痛痒者,称麻木。  
辨证论治  
(一) 肝胆实火证   
临床表现:头晕头胀,头中热痛,夏季或中午或在热的环境中时头晕头痛加重,心烦易怒,口苦口干,尿色黄赤,舌尖红,苔白或黄白,脉弦数或弦。   
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克  栀子10克  黄芩10克  柴胡10克  生地10克 车前子10克
(布包)  泽泻10克  木通10克  当归10克  甘草10克。
加减:  面赤者,加石决明15克  草决明15克;
大便燥者,去木通、车前子  泽泻,加芦荟6克  酒军3克。
(二) 肝郁血虚,郁而化火证
临床表现:胸胁苦满串痛,头晕头痛,心烦心悸,五心烦热,口干,失眠,妇女月经不调,舌苔白,脉弦细小数。
治法:养血舒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栀子9克 
丹皮9克  夏枯草15克  薄荷3克  甘草6克  生姜三片。
加减:脉兼滑,胸闷较重,加瓜蒌15克;心悸较重,加丹参15克。
(三) 肝郁血虚,痰火阻滞证
临床表现:头晕,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烦,烦热时而上冲,冲至胸、头时则汗出,胸满,舌苔白,脉弦滑。
治法:舒肝泻火,养血化痰。
方药:奔豚汤加减。
川芎10克  当归10克  黄芩10克  白芍10克 葛根15克 半夏10克  桑白皮15克  甘草6克  生姜三片。
(四) 肝阳上亢证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面赤,遇热则头痛,头晕加重,心烦易怒,或头重脚轻,口干,脉弦大,寸脉尤甚。
治法;重镇潜阳。
方药:(1)镇肝熄风汤。
生赭石15克  生石决明30克  生龙骨15克   生牡蛎15克   生龟板15克 
怀牛膝30克  生白芍15克  元参15克 天门冬15克 川栋子10克  生麦芽4克  茵陈4克  甘草3克。
(2) 生石决明30克  钩藤15克  夏枯草30克   生地15克  生白芍15克 
黄芩9克  甘草6克  菊花12克  (李翰卿法)。
加减; 痰多,呕吐者,加竹茹9克  南星6克;
尺脉虚者,加熟地9克  山萸肉10克。
(五) 气血俱虚,肝火上冲证
临床表现:头晕乏力,甚至下肢沉重,轻度浮肿,心烦口干,舌苔白,脉虚大而弦。
治法:益气养血,平肝泻火。
方药:龙芪枯草汤
生黄芪30-60克  当归9克  地龙15克  白芍15克  夏枯草15克  茺蔚子15克  龙胆草12克  防风3克。
加减: 心悸,加五味子9克  麦冬9克  陈皮9克。
(六) 肝风内动,风痰入络证
临床表现:半身麻木,头偶晕,口干,脉沉弦滑。
治法:熄风化痰通络。   
方药:熄风通络汤加减。 
钩藤15克  地龙15克  赤芍10克   枳壳10克  丝瓜络10克  连翘10克 
香橼10克  佛手10克  稀莶草10克  桑枝30克。
加减: 痰多者,加竹茹10克。
(七) 肝肾阴虚,阴虚阳浮证
临床表现,头晕耳鸣,视物昏花,腰膝酸软,足跟作痛,舌苔白,脉沉细稍数。
治法:滋补肝肾,佐以平肝。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菊花10克   枸杞子10克   熟地24克   山药12克  山萸肉12克  茯苓12克  泽泻12克  丹皮12克  草决明15克  石决明30克
(八) 阴阳俱虚证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或无明显的头晕头痛,精神不振,记忆力衰退,腰膝酸软,遗精耳鸣,五心烦热,畏寒,舌苔白,脉沉弱。
治法:阴阳双补。
方药:二仙汤加减。
仙茅15克   仙灵脾15克   当归10克  巴戟天10克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杜仲10克  桑寄生10克。
(九) 气虚血瘀证
临床表现: 半身沉重,或半身麻木,或半身憋胀,舌苔白,脉患侧虚大或弦大,健侧沉或缓或涩。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生黄芪30—60克    赤芍15克   地龙15克    钩藤15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  红花l0克  当归l0克  防风3克  白蒺藜10克。
(十) 气滞血瘀证
临床表现:头晕或头痛,偶有心烦心悸,面色青,舌有瘀斑或质暗,脉沉细涩。
治法:活血逐瘀,佐以理气。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0克  生地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枳壳10克   赤芍10克 
柴胡10克  川芎10克  桔梗10克  甘草6克  牛膝1 5克
(十一) 气虚,清阳不升证
临床表现:面色恍白,头晕头重,尤以早晨为甚,疲乏无力,舌苔白,脉虚或沉弱。
治法:益气升阳。
方药:益气聪明汤加减。
蔓荆子10克   升麻10克  葛根15克   黄芪15克 党参12克  黄柏10克  白芍12克  甘草6克。
(十二) 气阴两虚,清阳失升证
临床表现:早晨起床后气短,上午10时后气短开始好转,下肢沉重,腰酸,舌苔白,脉虚大。
治法:益气养阴,升举清阳。
方药:补中益气合六味地黄汤。
黄芪15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当归10克   生地10克 
山药10克  山萸肉10克   茯苓l0克   泽泻10克   丹皮10克   柴胡6克 
升麻6克。
(十三) 痰湿郁滞,气郁不畅证
临床表现:头重如裹,体肥多痰,腹胀而满,下肢浮肿,舌苔白,脉沉滑。
治法:理气化痰。
方药:木香顺气丸加减。
香附18克  木香9克  陈皮9克 半夏9克  枳实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神曲9克  莱菔子9克  砂仁6克  草决明15克  泽泻9克。
(十四) 气血两虚,气滞血瘀,痰湿郁滞证
临床表现:头晕头重,肥胖浮肿,腹满腹胀,胸胁满痛,背困乏力,夜间口千,舌质红或有瘀斑或暗,脉弦滑。
治法:益气养血,理气活血,燥湿化痰。
方药:参芪丹鸡黄精汤加减。
党参15克   黄芪30克   丹参30克   鸡血藤30克  夜交藤30克  苍术15克  白术10克  青皮10克  陈皮10克  当归10克  黄精10克  生地10克  柴胡10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  薄荷3克。
(按) 辨证论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辨证
1.注意一般的社会倾向性:肝阳上亢虽是本病的一个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2.本病辨证的要点有三:一面色,二脉象,三症状。
面色:面赤,尤其脸的上半部、印堂部红赤者,为肝阳上亢;面色忧郁状者,为肝郁;面色青者,为瘀血;面黑者,为肾虚;面呈污秽色者,为湿浊;面色恍白者,为气阴两虚。
脉象:弦数者,为肝火;弦涩不调者,为气滞血瘀;寸脉大而上入鱼际者,为肝阳上亢;尺脉大而滑数者,为肾虚相火妄动;尺大而弦者,为肾阳亏损;虚大者,为气阴俱虚;左脉大于右脉者,其病在肝;右脉大于左脉者,其病在脾肺。
(二)论治
1.注意一般的用药倾向性:例如;将肝阳上亢证作为本病的唯一病因,而认为人参、黄芪、川芎、柴胡等为禁忌药,而将虚证者予不顾。
2.注意加减药物:例如:肝阳上亢者,宜用钩藤、夏枯草、石决明、草决明、代赭石;肝火上冲者,宜用夏枯草、龙胆草、栀子、黄芩、青箱子、茺蔚子;气虚者,宜用黄芪;肾虚者,宜用肉苁蓉、锁阳、仙茅、淫羊藿、巴戟天;阴虚者,宜用生地、女贞子、元参、白芍、知母; 麻木者,宜用地龙、钩藤等。
3.注意夹杂证的配伍用药:例如:气血俱虚,又有肝火者,宜在补气养血的基础上,配合泻肝火药等。朱进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