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GA临床指南]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药物监测(中)

 wyzdfj 2017-09-21



     这份文件是2017年美国胃肠病学会(AGA)对于IBD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官方推荐。这份指南由AGA临床指南委员会起草,经AGA董事会批准。同时推出一份Technical Review,写明了所有推荐项目的出处和证据。


指南最重要的精华都在今天的内容,建议收藏(编者按)


不同生物制剂,被动TDM目标谷浓度并不相同(见表4):


      之前不同目标谷浓度的研究,源自不同的维持治疗期横断面研究,患者获得临床应答和缓解的情况也不一样,并没有专门设计分析继发失效的患者群体。基于目前已有的证据,指南建议维持治疗期IFX目标谷浓度为≥5 ug/ml,ADA≥7.5 ug/ml,certolizumab ≥20 ug/ml。

 

维持期anti-TNF治疗继发失效的患者,如果药物谷浓度低于这个阈值,提高剂量可能收益更大;如果药物谷浓度高于这个阈值,转换治疗可能更好。


非常重要的是,对于无临床症状但内镜下炎症持续,或存在肛周病变的患者,被动TDM的目标谷浓度应该更高,这种情况更倾向于先提高药物剂量,再考虑转换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患者都适用于统一的目标谷浓度水平,数据提示阿达木单抗(ADA)药物浓度的cut-off值并不像英夫利西单抗(IFX)那样确切。此外,目前还不确定UC患者达到临床治疗效果所需的浓度比CD患者更高。

 

基于上述证据和药物的目标谷浓度,本指南给出一个临床流程,用于患者和医生对被动TDM共同作出决定。


1. 治疗刚开始,应该只检测药物谷浓度。如果浓度达到或超过目标浓度但仍然疗效不佳,尽管提高浓度也是合理的治疗选择,患者依然可以考虑直接转换其它作用机制的药物。

 

但对于无临床症状但有内镜下疾病活动的患者,或合并有肛周疾病的患者,用于评估的目标谷浓度应该更高。在谷浓度充分高的情况下,抗抗体检测的结果不应该作为指导临床决策的依据。

 

2. 如果谷浓度低(患者IBD疾病活动,药物浓度低于推荐的目标水平)而且没有抗抗体产生,应该考虑使用下列优化治疗方法:缩短用药间隔/提高药物剂量,和/或联用免疫抑制剂。

 

3. 如果检测不到药物浓度(浓度极低或浓度为0),抗抗体滴度高,患者应考虑转换其它机制相同或机制不同的药物。

 

4. 如果检测不到药物浓度,存在抗抗体但滴度低,应考虑缩短用药间隔/提高药物剂量,和/或联用免疫抑制剂优化治疗。尽管最终仍有部分患者会转化其它药物治疗,但通常在决定转换其它药物之前,应尝试提高剂量或缩短间隔的强化治疗。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商业试剂盒对抗抗体检测结果有差异,有的试剂盒非常敏感,能检测到滴度非常低的抗抗体,但这并没有多大临床价值。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临床相关的抗抗体滴度阈值,也不清楚同时检测到药物和抗抗体时,抗抗体对药效到底有多大影响

推荐二:


     目前,对anti-TNF治疗的处于疾病静止期的IBD患者,常规主动TDM的相对收益和损害还不清楚。虽然在理论上可能会获益(药物谷浓度和患者临床、内镜应答存在关联,个体间药代动力学特征各异,抗抗体影响药物清除和疗效),但仍担心会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容易导致过早的转换治疗(目前对于低滴度抗抗体的临床意义仍不了解,因此造成对药物谷浓度和抗抗体滴度做出的解释不一致)。

 

虽然经过仔细的考虑后,选择性的使用主动TDM可能会带来获益,但目前并没有多少证据支持主动TDM,而且这一策略的整体获益目前也不明确。因为在这一方面缺乏支持的依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本指南对这个问题不能给出任何推荐意见。

 

目前并没有任何RCT或观察性研究,比较提前主动TDM对缓解的影响,只能使用间接证据。这方面一项RCT是TAXIT研究(利用谷浓度调整IFX治疗),所有患者先通过剂量优化达到IFX谷浓度3-7ug/ml,之后被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接受主动TDM,一组不进行TDM。结果显示,IFX谷浓度低的患者,经过剂量优化到3-7ug/ml后,患者达到临床缓解和生物学缓解的比例增加。但1年后达到持续缓解的患者,常规主动TDM并不优于非TDM(RR, 1.04; 95% CI, 0.881.24)。

 

这项研究提示,治疗起始通过TDM优化剂量会使患者获益,但后续重复的TDM(例如在每次IFX用药前)在1年并没有显示出额外的优势。对于常规主动TDM到底好不好,这项研究只提供了间接证据,因为所有患者起始谷浓度都经剂量优化到3-7ug/ml。在起始剂量优化期 并没有对照组,所以研究仅提示起始药物谷浓度偏低的患者经剂量优化之后,达到缓解的比例更高。且由于部分浓度过高的患者降低剂量,节约了费用,但常规主动TDM带来的长期效果并不确切。

 

这一研究并没有解决单次主动TDM,或剂量优化的时间点带来的临床结果。TAXIT研究的重要发现之一,是发现没有接受常规主动TDM的患者,IFX浓度检测不到和抗抗体产生的比例更高。这可能会增加长期疾病复发和治疗失败的风险。但由于TAXIT研究随访期不长,还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另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IFX输注前接受常规主动TDM的患者,由于疾病复发或输注反应而被迫停药的可能性,比未接受常规TDM的患者更低。

 

另一方面,通过对anti-TNF注册试验诱导治疗期数据进行事后分析,提示第4周和14周谷浓度较高的患者更可能达到缓解。这一结论也得到了一项后续研究的证实,通过剂量优化可获得更高的临床缓解率(优化前65%,优化后88%),同样也提示早期基于TDM进行剂量优化是合理的。但早期TDM剂量优化获益的程度,患者远期临床结果,和TDM的推荐频率目前还不确定。

 

常规TDM可能也不是没有负面作用。因为在常规治疗中无症状患者的目标谷浓度还不确定,低浓度抗药抗体的重要性尚不清楚。主动TDM检测很可能导致正处在缓解期的患者接受过早的、不合理的治疗转换。同时,常规主动TDM合理的频率和时间间隔还不确定,不同试剂盒检测相关的费用也各不相同。

 

还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直接对比常规主动TDM和非TDM患者临床结局,并回答下列问题:常规主动TDM是否更好?如果更好,多久进行一次TDM比较合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