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人庄子

 岐黄堂中醫 2017-09-22

  

                




庄子和一般人的最大不同是,人们都眼红的东西他看不上,而他看重的东西人们却往往并不在意。庄子最看不上那种追名逐利以至于为此而机关算尽蝇营狗苟的人,他骂这些人骂得痛快,与这些人的界限划得很清楚。庄子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用现在的话说,“温饱”就可以了。其实,在他做那个“漆园吏”的时候,好像连温饱也难以保证,有时候揭不开锅,需要出去向别人借米。即使这样他仍然不改其志,自我感觉很好。

  庄子的这种怪脾气,人们通常把它解释为“清高”。好像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我们所说的那个叫“尊严”的东西,他为了某种信仰而甘心苦自己。《史记》里面记载庄子的文字只有235个字,可司马迁还是把楚威王请庄子出山的那个故事给写上去了。庄子没有对楚王派去的人高谈阔论,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了利弊:“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他说一头牛等到养肥了,要杀掉它用于祭祀的时候,再想变成一只瘦小的猪崽还有那个可能吗?这和《庄子·外篇·秋水》里的那个拿“神龟”打比方的故事一样,都是说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你们给我那么高的地位那么多的好处,可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险,这我都看到了。所以,“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由此看来,庄子自有自己的算计,他不是有意难为自己,他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样来解读庄子,好像更能说得通。

                    




  惠施是庄子的一个谈话的对手,与庄子交往多年,似乎也不怎么了解庄子。他认为他喜欢的东西庄子一定也喜欢,为此被庄子好一顿奚落。庄子去梁国看惠施。有人对惠施说:他来了,你的相位不保了。于是惠施下令大梁城里搜寻庄子,三天三夜也没搜着。还是庄子登门来见他了。庄子说:“你知道南方有一种名叫鹓雛的鸟吗,它从南海一直飞到北海,在那样辽阔的旅途中,它不见梧桐不下宿,不遇练实不进食,不逢醴泉不下饮。正在它飞过的时候,下面有一只猫头鹰,口里衔着一只早已腐烂发臭的死老鼠。猫头鹰生怕鹓雛夺它嘴里的死老鼠,急得仰着头大叫。现在你惠施不也是把住你梁国的相位对我大叫吗?”更可笑的是那个叫曹商的宋国人,秦王给了他几辆车,他到庄子面前卖弄,引出了庄子的一段千古绝骂。庄子说:“我听说秦王病了请医生来看病。能给他的背痈排脓的赏一辆车,能给他的肛痔吸脓吮血的赏五辆车,做得越臭越下贱的给的车越多,你也舔了秦王的痔疮了吧?”

 




 惠施和曹商都是很实际的人,而庄子怪怪的,有些不可思议。用现代人经常提出的那个问题设问的话,惠施、曹商与庄子比较,谁生活得更幸福呢?这个问题可能没法回答。但有一点可以想象,如果让人们投票表决的话,参与的人越多庄子的支持率就会越低。
  人在这个世界上忙碌,像蚂蚁一样,拼着命把所有能搬动的东西往自己的窝里搬,为的是自己名下有更多的归自己“所有”的东西。可是人们却并不曾想过,我们拥有的东西许多是用不着的。“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是庄子借许由之口说出的话。尧帝要把天下给许由,许由说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用,我不要。而另外还有一些东西,它不属于任何哪一个人,但任何人又都能无偿地享用它。庄子的着眼点和兴奋点正是在后者:日月山河,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皆朋之友之诉之求之,随时随地拿它们说话,和它们逗趣。庄子临终前他的几个学生在商量如何好好地安葬他们的先生。庄子说,我把天地当棺椁,日月是连璧,星辰如珠玑,装饰得很富丽。世界万物尽做我送品。我的葬具齐备了,你们再也不用操心了。学生说,没有棺椁我们怕乌鸦老鹰吃了你。庄子说,弃在露天送给乌鸦老鹰吃,埋在地下送给蝼蛄蚂蚁吃,还不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定要夺了这边的食物给那一边呢?这是你们偏心呀!

 

 

                                             


 


 世间不在你名下但可供你享受的东西无穷无尽。问题是你有没有那个敏感,有没有那个情趣,有没有那个胃口,你能不能领悟,够不够聪明。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身外的一切,都是“双向选择”。

  庄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可他又从来不想证明这一点。庄子不和别人过不去,也不和自己过不去,从不轻易生闲气。如果不是有人找茬儿,他不骂人,也不贬低人。他真的是把世界把世人给看穿了。在庄子面前谁也不要装腔作势,谁也不要自作聪明,谁也用不着自惭形秽。这位庄先生眼睛里自有一番风景:帝王龙袍下面掩盖的是和常人一样的躯体,学问有时也不过是游戏的辞藻,人们不断引述甚至奉若神明的格言常常就是一些束缚人们的绳索,那些以教化为目的的说教其基本的作用是毒害和麻痹。正因为如此,庄子除了借同惠施谈话和辩论以阐发他的思想外,不和别人争论。他大概觉得这实在没有意思。所以他也没有敌人。孟子这人喜欢评头品足,他批杨朱批墨翟批许行,唯独不批庄子。他可能觉得没处下口,在庄子面前就像孔子见到老子的感觉一样,有些不知所措。但更多的可能是他觉得庄子那一套对他既无损害也构不成威胁。

  庄子,天下第一“通人”。他的思想深沉、敏锐、自由而且洁净。在庄子那里,思考本身就是乐趣,就是享受。他的思绪如泉水如清风如闲云,那么自然,那么流畅,同时又那么高深莫测、踪迹难寻。看庄子的文章,如同他一起沐浴,赤条条通身畅快。庄子的寿命特别长,他至少活了八十多岁,比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多出了许多。这与他坦荡明净的心境不无关系。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大概算得上是庄子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所有观”了。和庄子交个朋友吧,那你会一辈子快乐,你心中有一块石头他也能给你化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